对于特斯拉的态度:
对消费者缺乏起码的尊重,灾难性公关,水土不服,产品底层存在设计缺陷,不尊重北美以外的消费者。
对于维权车主的态度:
只要是基于事实的理性维权,坚决支持。但是,不要试图利用媒体与公众的舆论来达到自己不合理的诉求,否则很容易自食其果。
整个维权发酵过程简单回顾:
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媒体日,特斯拉女车主在特斯拉展台走上Model3车顶维权,引起关注报道。
随后维权车主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随后官方媒体进行报道跟进,特斯拉微博道歉。
1,@中国市场监管报的微博在4月22日19:11发布了一篇文章“最新独家!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特斯拉如是说~”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8860770844984#_0
正式这个不完整的数据公布,以及有倾向性的报道,激起了大家的讨论高潮。对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波助澜。
之所以要用有“倾向性”来描述,标题“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引来微博上一个话题瞬间进入热门,#特斯拉提供刹车事故前1分钟数据#
然而,微博文章中只提供了一个事发前下午6:14:21.35-6:14:27:69的6秒34的数据的不完整截图。
然而,就是靠着这6秒钟的截图,网上掀起了各种各种的分析,报道。视频的,图文的,站车主的,质疑特斯拉的。质疑特斯拉公布数据的,车主要求隐私保护的。
对于数据,我有一点疑问。在这篇文章的数据截图只截取了这6秒34数据的一部分,然后再后续的其他的报道中,却看到了更完整的数据,报道来源显示特斯拉官微,但是特斯拉官方微博目前却无法找到。是发布后又删除了?如果是,特斯拉真的是骚操作太多了。特别是在搞自己用户这点上。
所以一个6秒钟的数据,生生被搞成了1分钟,然而,如果真的是一分钟的数据,也许能解开更多谜团。
特斯拉数据真实性?
无足够证据判断,但我个人更倾向认为数据是真实的。在目前这种舆论环境下,提供假数据比赔偿多少钱承担的风险大得多,即使一个公司再没有公关,再秀各种灾难公关骚操作,相信也会有脑袋清醒的人。
但是基于此,对特斯拉的底层设计,提出疑虑。数据采集的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英语:Event data recorder,缩写为 EDR)是一个安装在汽车上,用于记录驾驶状态等资讯的设备以便在交通事故时提供证据。参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事故資料記錄器)的可靠性,关键性数据缺失(刹车踏板行程),采样间隔,看起来都不是很专业,这也是大家质疑数据真实性的原因之一。并由此引发一个新的疑虑:
消费者对数据的拥有权到底有谁主导?
特斯拉的美国官网是提供消费者自己获取EDR数据的,而且包括目前特斯拉在售所有车型。参考:https://edr.tesla.com。但是,目前仅针对北美地区?这个就强烈感觉被区别对待了。中国和其他地区消费者就不配么?还是因为中国缺少法律的支持?
完整的EDR数据是可以向监管机构提供的。
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020年1月13号开始调查了一个叫Mr. Brian Sparks提出的的特斯拉突然加速(SUA)要求召回的申诉。最终NHTSA在2021年1月8号发布了调查结果,调查的246起事故中,全部判定为人为事故。
具体报告,大家可以参考下面链接:https://static.nhtsa.gov/odi/inv/2020/INCLA-DP20001-6158.PDF。
报告中没有公布与中国事件一样的Excel数据表,但是公布了一组EDR数据图做证据,基本能判断与中国数据提供信息差不多。里面有一个关键数据就是加速踏板位移百分百这一项。制动踏板也是只有踩踏信号,没有位移信号。(这两点后面会提到,可能会成为判定事故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目前证据来看,个人有几个假设判断。
1,目前情况下,倾向认为特斯拉不可能数据造假。但是数据采样率不足,关键信息不足,也暴露了特斯拉在底层安全设计上的缺陷。特别是采样率不足这点,在上面提到的NTHSA的报告里也有提及。而且加速踏板有记录位移信息,制动踏板却只有信号没有位移信息,这也是容易引起诟病的地方。
2,特斯拉作为一款纯电车,加速是很快的,这是一个我们可能容易忽略的事实。Model 3短时间达到120km/h只需要不到10秒钟的时间,事故车辆事发前最高车速118.5km/h,我倾向认为是有可能的。
但猜测这应该是个瞬时速度,不是持续的高速行驶。虽然很多人去当时事故道路做过测试,觉得达到这么高车速不可能,那肯定是持续这个高速不可能,开一辆加速很快的车,达到这个瞬时速度应该是没问题的。
而且,关于这点论证,从车主公布的数据有一定论证,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特斯拉提供的数据是有加速踏板位移信息的。
但是遗憾的是,不管是能看到的@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数据,还是后来车主公布的部分数据,都没有看到事发前1分钟,甚至是车速达到118.5km/h时前面几秒的数据,特别是加速踏板的位移数据,如果有,可以印证我上面的猜想:瞬时加速,持续时间不长。但是,基于此,不是想对车主做出指责,只是人有时候对速度的感知是不准的,车主描述的车速60-70km/h应该是一个驾驶的平均车速。
3,张女士有提到她父亲在驾驶的时候有出现刹车踏板僵硬的情况,这个情况在很多媒体老师@此地无垠王垠 的测试或者试驾过程中出现过,这点是特斯拉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也很可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这个特斯拉必须有个说法。虽说刹车在建立压力,但是踏板变硬对于制动有没有影响?包括机械的影响,对驾驶者心理作用的影响?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明。
4,截止到目前没有听到事情进入法律程序的事实,反而是看到新闻说维权的张女士希望谈判重回正轨。这点上,维权的女士被骂得很惨。但是我觉得对个人消费者来说,无可厚非,一是她没必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要和一个流氓企业死磕到底。另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结束战斗,没被媒体推着走,个人反而觉得是明智之举。媒体也利用她赚到了流量,大家都是在相互利用,没有利益绑定,无可指责。只能说,会有一点遗憾。因为有可能真相会被隐藏起来了。
5,消费者对数据的拥有权为什么会有区别对待,北美地区就可以获取自己车辆的完全EDR数据,为什么其他地区,中国就不可以?这个特斯拉必须给个说法。
6,特斯拉对消费者有暗示性的指责(倾向性用词),对媒体和维权人士的恶意攻击一点没有一家世界级企业的风范。反而特别像一个街头小混混,谁都不能惹我,惹我我就要还回去。好产品能成就一个企业,但是垃圾的企业文化,也可能毁掉一个企业。建议多向苹果学习。
以上是本人基于目前网络信息的一点个人想法,仅代表自己观点,欢迎沟通交流。
比亚迪智能泊车:技术与责任的双重裂变,重塑行业新范式
湛江硇洲岛,被低估的海岛宝藏,超全攻略来啦!
潮到犯规!smart 携米奇天团横扫天津,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这个校园营销赛还是太超前了!心动的offer与奖金池,等你来赢!
魏总咋又摊上事了!魏牌高山8不好吗?
传统豪华不愿给,国产车却卷上天?一文看懂零重力座椅是什么
因男友驾车出车祸致截瘫的女子再次发声:遭遇网暴,网传消息不实
现在大家买车智驾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不能完全依赖智驾,但也必须承认有了智驾的辅助开车的确变得简单便捷了不少,最近看到比亚迪李云飞的微博#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作为目前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比亚迪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
家用空调,关机再开要等会儿才制冷,汽车空调为啥一开就凉?
近日,2025中国二手车经销商百强榜正式发布。澳康达以320963.7的综合指数,蝉联百强第一。
7月4日,赵长江在社交媒体发出了一封告别信,在总结“连续三月实现月销破1.5万台,平均售价达38.1万元”的成绩同时,也正式宣告奔赴方程豹事业部。与此同时,与他同龄且同为校友的李慧离开方程豹,正式接棒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一职。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比亚迪巴西工厂的建设,再一次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实力
比亚迪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全方位守护用户每一次泊车安全
福州鼓楼 AITO 新店开业!问界全系集结共绘智能生活
7月8日,“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如约而至。活动现场,享界将主角光环完全给到了用户:一枚从用户呼声中长出的车标、一群把车开进生活的真实车主、一座用户争相打卡的超级工厂,让大家看到,享界“宠”用户从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做出了豪华范本。
大家都知道2025年是买车看智驾的时代,而就在各车企还在为L3级自动驾驶责任划分时,比亚迪在智能泊车领域做到了责任与技术的双突破。用户使用天使之眼泊车发生事故,无需报保险、不涨保费,一键直连比亚迪售后,打消用户使用智驾的后顾之忧。
20万级最强智驾SUV?小鹏G7动态体验!赢麻了?
全新智己L6:好看好开还防晒,姐妹们的“梦中情车”!#智己汽车#全新智己L6
领跑紧凑型SUV市场,双buff加身的途岳家族用情绪价值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