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7日12时许,韶关市五里亭附近,一辆特斯拉追尾一辆货车,事故导致特斯拉车头受损严重,轿车驾驶人当场死亡。目前事故原因调查及善后工作仍在进行中,但从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特斯拉在毫无减速的情况下冲向正常行驶的货车,这不得不让人再次对特斯拉刹车问题心生窦疑。
今年3月份,河南张女士与特斯拉因刹车问题产生纠纷。4月19日,投诉未果的张女士铤而走险,身穿“刹车失灵”T恤于上海国际车展上站上特斯拉展车车顶进行维权,虽该车主后因过激行为被拘留了5天,但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从“刹车失灵”到“数据安全” 特斯拉到底怎么啦?
焦点:特斯拉刹车到底有没有问题?
上海车展特斯拉“维权事件”并非首例投诉,2020年,特斯拉曾因“刹车失灵”多次被新闻报道,而这不禁让消费者怀疑,特斯拉的刹车真的“失灵”了吗?被誉为电动“神车”的特斯拉真的安全吗?
就此次维权女车主事件的始末,争议颇多在电子机械刹车助力泵到底有没有工作?到底是车主操作不当,还是特斯拉产品缺陷?
同样遭遇特斯拉“失控”的天津车主成为特斯拉国内维权成功“第一人”。在2019年也曾遇车辆刹车和油门全部踩不动的情况,只能通过控制方向盘把车辆移速溜车到应急车道上。后来车主多方寻找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所经历的三家鉴定机构均无法对刹车失灵问题进行鉴定。最终胜诉的原因却是在检测过程中“意外”发现,二手车存在结构性问题。
据悉,特斯拉Model3采用的电子机械刹车助力泵是博世iBooster线控刹车系统,这款刹车系统是博世为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而开发的一种新产品。与传统燃油车使用的制动系统不同,该刹车系统中,制动意图的传递完全由电子控制。
该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集成行程传感器检测制动踏板的动作,并将此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优势之一在于“能量回收”,即能够将制动时产生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力释放出来。
据专业人士分析,刹车踏板的信号一般情况下是直接传递给整车控制器,但也有可能在紧急状态下直接传递给iBooster控制器。如果ABS控制、电磁阀控制、ESC与iBooster和驱动电机能量回收交互之间的控制算法被特斯拉“定制化”,很有可能为刹车助力消失带来隐患。
问题:为何第三方机构无法检测?
无论是车顶维权的女车主,还是已经胜诉的天津特斯拉车主,为何在关键证据举证中一直“卡壳”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上?
上海车展维权女车主的父亲今年2月驾驶特斯拉行驶在高速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她认为事故是由于特斯拉“刹车失灵”所导致,但拒绝到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车辆的刹车检测。原因是目前能做进口车检测和鉴定的只有一家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机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隶属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可提供安全与性能、节能环保与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国际认证及培训等各个领域的认证及相关技术服务。相关人介绍,这是一家认证机构不是检测机构,做不了检测工作。
虽然商用第三方检测机构较多,但又存在认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天津特斯拉车主维权时,就曾经历“同一辆车,三次检测鉴定,报告出现两种结果”的情况。虽然特斯拉在公告中称,愿意在客户同意、政府指定或监督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任意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但至今,双方仍未就选定鉴定机构一事达成一致意见。
具备进口车安全评估的机构不具备检测资质,而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又不具备进口车质量检测的能力,这一矛盾成为特斯拉与维权车主纠纷悬而未决的关键原因。
原因:针对新技术的检测能力缺失?
为何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特斯拉刹车问题的检测会“束手无策”呢?在广州最早开展汽车售后服务培训工作的林工程师介绍,尽管国家对制动性能有明确的标准,然而对于电动汽车制动性能,特别是涉及企业对制动力的算法,目前没有相应的检测机构有能力进行检测。“涉及因素比较复杂,由于技术没有达到标准化,每个厂家软件设计算法不一样,因此不存在一个国家标准,这的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他表示,目前的检测只能做到静态检测,也就是制动性能检测,而制动过程的检测,没有具体算法和标准,“例如到有资质国家机动车检测站,可以对4个车轮、制动力的大小等制动性能检测,路试得出结论是制动性能和装备是否正常,但由于测试道路摩擦系数有变化,不可能还原事故的一瞬间,只能对制动效果有参考,对于软件偶发性问题,只能评价其优劣性,不能对实现的过程进行评定。”
这就意味着,“目前找到满足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很难,同时对于厂商提供数据的真实性也没有一个监管机制,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维权的可行性不大。”
传统汽车以硬件为主,因此传统汽车发生事故时,有较为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可对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专业鉴定。随着汽车走向“电动化+智能化”,汽车硬件和软件的融合是趋势,软件系统对智能化汽车越来越重要。当发生事故时,一些智能化系统的数据记录、存储、读取、处理成为判定事故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针对自动驾驶数据的确权以及发生事故后车企公布数据的流程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存储、记录有着相关要求,但对如何保证车辆数据的真实性和防篡改性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未出台。
特斯拉“维权事件”的焦点不仅在于“刹车失灵”的真相,还暴露出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当前的发展痛点,例如,自动驾驶数据的安全问题、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监管问题、智能联网汽车的第三方检测发展滞后问题等。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4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53%。新能源车在中国的迅速增长,智能化加速“上车”,出现类似特斯拉“刹车门”的几率会越来越大,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于智能汽车的维权模式以及数据监管也成为该行业发展路上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
澎湃同行,共赴新程!小米之家合肥双店同开,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
比亚迪率先为智能泊车兜底!这妥妥的对自己的产品有十足的信心。 以后买车,智能驾驶不光看有没有,更得看车企敢不敢兜底。
看了就想拿下 马自达双车闪耀长春车展
预算10万买燃油轿车,为什么说奇瑞艾瑞泽8值得买?
7月8日,一纸裁定书正式宣告广汽菲克破产清算。
家载美好 海豹06DM-i旅行版&海豹06EV上市发布会青岛站圆满收官
现在居然还有人不了解“汽车三包”都包啥?您信吗?所以科普汽车行业行规,或者汽车三包相关法规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有车友评论说网红那辆MPV是他开坏的,我觉得咱得讲理,不能这么说…
银河A7共推出5个版型,分别是150km星舰版、150km探索+版、150km远航版、70km探索版、70km启航版,官方预售指导价为10.38万元-13.38万元
为智能泊车兜底!比亚迪智驾OTA迎来全面升级
7月12日,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一汽丰田携旗下全新bZ5、皇冠陆放、普拉多、荣放、锐放、亚洲龙、格瑞维亚等多款重磅车型亮相A3-07展位,以丰富的产品矩阵,全面展示了其在电动化、高端化、智能化领域的前沿成果与技术实力,带来一场极具科技感与品......
202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问界蝉联品牌发展信心指数第一
大众 CEO奥博穆谈中国车市:比亚迪是可敬对手 竞争倒逼技术升级
国内外风评,两极分化?大众、福特CEO评价比亚迪,都给夸上天了
售价21.99—27.99万元 起步即满配的岚图FREE+正式上市
蔚来充换电一体站|宿州砀山幕天冷链物流园正式上线
7月9日,比亚迪抛出两颗“重磅炸弹”:一是官宣启动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覆盖旗下四大品牌,涉及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二是郑重承诺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而作为本次升级的核心车型,秦L于7月11日在天津举办“全秦进化,泊车无忧”体......
21.99万起售,岚图FREE+用上华为乾崑智驾,比理想L6更值?
停车怕剐蹭?怕保费暴涨?怕技术不靠谱?现在,比亚迪天神之眼直接把这些焦虑碾成渣——全球首个给智能泊车「兜底」的车企,就是这么硬气!
致每一个越来越好的你 老朋友新经典 全新C11
比亚迪宣布启动“天神之眼”系列史上最大规模的智能驾驶系统OTA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