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斯拉的“光环”逐渐褪去,回归到一个普通品牌,品控差、内饰简陋、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就会被迅速放大,这个影响将是致命的。所以,特斯拉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住这个“光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赢得时间,这也是特斯拉女高管一直强硬的背后逻辑。
作者:HANWEI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一款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自然就会牵扯到维权,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是,不管是为了维护“用户至上”这个口号,还是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任,面对用户遇到的问题,车企一般都会想办法解决。
比如某日系车企的“机油增多门”,虽然前期反应也慢了,但重视后很快就解决了,不仅销量很快恢复,现在还冲上了细分市场冠军。
但是,特斯拉却反其道而行之,面对国内、国外的各种事故,首先都是“甩锅”,并不断强调“发生事故概率很低”,言外之意就是用户在无理取闹。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连国家电网都被甩过锅,普通车主更不必说了,终于引发了上海车展的女车主维权事件,将特斯拉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女高管陶琳面对维权车主一直表现非常强硬,在“不会妥协”之后,最近又提出“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大致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车太先进了,你们不会开。
先不说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就算是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一个产品容易让用户操作时产生误解并具有安全隐患,厂家也是要解决的。还记得,宜家一个柜子因为没钉在墙上砸到小孩,都是要赔偿的。
还有,用自动驾驶和人驾驶比出问题的概率就是偷换概念,智能驾驶是一项商业服务,用户花钱买的服务,出了问题厂家就应该负责。就说刹车,车子的提速快了,刹车性能就要与之相匹配,这是常识。

所以,特斯拉女高管的一系列强硬说法,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基于逻辑都说不通,相信这也不是她的初心,而是工作需求,背后另有隐情。要知道,对于一个新产品,如果被贴上不安全的标签,那基本上就凉了,这个代价特斯拉无法承受。所以,只能选择嘴硬,并不断甩锅。或者来一句“你告我去吧”,用高昂的诉讼成本吓退用户。
众所周知,虽然很多人把特斯拉比喻成汽车界的苹果,但其实内行人都知道,特斯拉和苹果完全不能比。苹果是一个老牌IT企业,并不是新手,并且A系列芯片、iOS系统、对色彩的调校等,都是技术护城河。
而特斯拉还是一个创业型企业,虽然市值飙升到世界车企第一,但是在核心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至于“造火箭”、“上火星”这些都是营销策略,与造车的能力没什么直接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马斯克将特斯拉定义为智能机器人公司,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汽车公司。所以,自动驾驶被视为核心竞争力,但到目前为止仍只能算是L2.5级,在业内并不算突出。
自动驾驶靠算法支撑,汽车企业都知道,安全问题一定是第一位的,比如刹车优先是铁律。但特斯拉依靠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敢于冒险,在自动驾驶上更激进,所以同样的供应商,特斯拉就出现了刹车失灵,这明显是软件层面的问题。
目前,虽然特斯拉方面仍坚决“不妥协”,并且网络上也突然冒出了无数“车主”或“粉丝”力挺,甚至采用给工作人员送奶茶这种类似安慰情侣的方式,搞得很肉麻,但是4月销量比3月大跌一万余辆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维权事件发生在4月19日,是否是造成销量大跌的直接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路上很多车主看见特斯绕着走的情况却经常发生,这不是一个好的苗头儿。

随着维权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再加上特斯拉女高管的火上浇油,甚至开始传出特斯拉要退出中国。比如特斯拉提前还贷、停止扩厂等消息不断传出,不过特斯拉在发给路透社的声明中说,上海工厂“发展进度正按计划进行”。
也就是说,特斯拉不会放弃中国市场,毕竟一方面中国市场空间巨大,并且消费者还比较认可这个牌子,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层面对特斯拉也比较友好,各种大开绿灯。相比华为在美国的境遇,简直是天上地下。
但是,特斯拉在纯电动车领域,已经不是唯一的选项,中国自主品牌也在迅速发展。比亚迪、吉利等传统企业,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华为、小米、百度、360等科技企业的组团杀入,让特斯拉的优势被不断稀释,销量也被分流。

在目前没有核心技术,而自动驾驶商业化变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特斯拉的光环会逐渐褪去,而回归到一个普通品牌之后,品控差、内饰简陋、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会被迅速放大,这个影响将是致命的。所以,特斯拉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住这个“光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赢得时间,这也是特斯拉女高管一直强硬的背后逻辑。
在此期间,销量必须继续扩大,一方面要在数据上碾压同行,确保绝对老大的地位,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也需要更多的用户数据支撑。基于此,可以大胆地预测,接下来特斯拉大概率还会降价,最近的涨价只是虚晃一枪,同时推出更廉价的车型——大约16万左右的Model 2。
对于消费者,产品不断降价自然是好事,但是这不应该建立在减配的基础上,参考Model 3的现状,不知道Model 2将“极简”到什么程度。当然只要安全问题解决了,以中国消费者的宽容,就算产品“丐”一些,应该销量还是会不错。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买车是否需要考“TSL专属驾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