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湃 2浏览 2021-10-27 IP属地: 未知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大众作为最了解国人购车需求的车企,大部分车型自推出后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但唯独在新能源领域,大众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先前推出的ID.4和ID.6车型,市场表现也是反响平平。好在,这次上汽大众终于是把ID系列真正的首款车型ID.3带到了国内,虽然有些迟,但还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上汽大众ID.3在前几天正式公布了价格,售价15.9888万-17.3888万元,共有3款配置车型,分别是15.9888万元的纯净版、17.3888万元的极智版和ID.初见版。我们这次试驾的车辆为顶配的试装版车型,虽然是试装版,但与最终成品交付的车辆基本不会有太多变化,下面我们就直入主题,和大家聊一聊试驾感受。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ID.3开起来的第一感受就是悬挂调教很硬,能将路面情况反馈的非常清晰,无论是道路上的坑洼还是井盖都能让车内人员有所感知。但从操控的角度来看,硬朗的悬挂给ID.3提供了过弯时良好的支撑性,尽管ID.3的整车重量是达到了1760KG,但在过弯时的侧倾抑制很到位,可以给驾驶者提供较强的信心。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ID.3的转向并没有像悬挂那样,带给人那么直接的感受,还是以舒适好开为主,虚位较为适中,指向性只能说在家用车中属于比较精准的,不至于太极端。驾驶模式选择中可以调节转向力度的大小,从最轻到最重相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调节。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由于后置后驱的布局,前轮少了传动轴的干扰,所以ID.3的前轮转向角度被调节的更大,城市道路中调头非常方便,即便是双向两车道的小路,ID.3也能轻松一把过,但同时,方向盘的转圈圈数也更多,达到了3圈以上。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车辆在两边A柱后方设置了小三角窗,并且由于座椅下方电池包的布置,ID.3的驾驶坐姿是属于偏高的,视野非常开阔,但因为车头设计的较短,停车时不太方便判断车头与前方距离,基本上只能依靠前后雷达。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ID.3的动力输出被调节的非常像传统燃油车,可以这样说,就算你之前从没开过纯电动车,那么你开上ID.3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应。整个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可以感受到起步时,动力被行车电脑有意的限制,即便将电门踩到底,215胎宽的轮胎也不会出现任何的打滑现象。但是整体加速并不慢,电动车在动力表现这一方面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ID.3的加速表现依旧能秒杀那些同级别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说下缺点,ID.3在驾驶感受方面的缺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隔音,没有了发动机声音的掩盖,ID.3在风噪和路噪抑制方面表现挺糟糕的,个人认为隔音降噪的表现甚至还不如Polo,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是一辆试装车的缘故,但如此表现确实不太像德系车的应有的水准。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第二点是刹车。ID.3的刹车脚感有些奇怪,前三分之一的制动力非常轻微,但踩过了这一阶段后,制动力又会有个突然的释放。能感觉到的是,ID.3的部分制动力是由动能回收组成的,或许刹车前段仅有动能回收参与,这一点还需要后续的验证。对了,顺便提一下,ID.3配备的这套刹车系统和ID.4上使用的是同一套系统,没错,后轮还是鼓刹。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最后说一下ID.3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麋鹿测试方面,ID.3在70km/h时速下,可以轻松通过麋鹿测试,车身反应干净利落,并没有因为车重而影响发挥。只是215胎宽的轮胎略微有些抓地力不足,若是换上更宽的轮胎,相信ID.3麋鹿测试的成绩一定会给到我们惊喜。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在绕桩阶段,车辆重心的转移迅速,悬挂支撑性到位,车辆尾部虽然没有预想中的灵活,但毕竟车身尺寸较小,整个过程没有拖泥带水,表现非常不错。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总体而言,ID.3在驾驶感受这一层面给到了我们不小的惊喜,没有像传统大众车型偏向中规中矩的调校,反而是牺牲了一部分舒适性,从而将这台小车打造的乐趣十足。后置后驱的独特布局以及电动车自带的低重心特性,也让ID.3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说,ID.3这款车是现阶段上汽大众所有车型中最有驾驶乐趣的。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ID.3的外观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此简单带大家回顾一下。前脸采用封闭式进气格栅设计,两侧大灯通过贯穿式的灯带相连接,整体辨识度很高。下方保险杠处带有光束粒子图案作为装饰,显得前脸更加精致。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车身侧面看起来还是比较修长的,四个车轮被设计的非常接近车身的四周车角,再加上较长的轴距,视觉效果比较运动。新车将配备18寸或20寸的轮毂,无论哪款样式都是比较耐看的。C柱上的光束粒子图案与车身前脸相互呼应,并且采用了撞色的设计,彰显个性。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车尾采用了双色拼接的设计,黑色的尾门十分醒目,整体看起来偏年轻化。后备厢正常容积为385升,放下随身的背包之类还是够用的,我们也用随身物品给大家演示一下。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这次试驾我们也拍摄了上市车型的五种颜色,每种外观都有对应搭配的内饰配色,具体可以参考上图。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内饰方面,ID.3保持了ID车型家族的简约设计。全车内饰基本上见不到实体按键,中控上的触控按键会有振动以及声音的反馈。大量的功能都被集成在了10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内,整块屏幕的操作界面比较清晰,但是反应速度上还有提升空间。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车内储物格丰富,随身物品都能找到对应位置摆放,前后车门都有放水的位置,满足日常两到三人的物品摆放没有问题。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后排空间在同级别中属于上乘,根据现场体验,ID.3的后排空间几乎可以达到标轴中型车的状态。但全车配备的充电接口都是Type-C接口,这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适应。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最后还是要吐槽一下主驾驶车门上的车窗控制按键,误操作率实在是太高了,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哪怕是将REAR键换个位置,使用体验都会好的多。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电动“高尔夫”?我更愿称为电动“甲壳虫”,试驾上汽大众ID.3

说实话,上汽大众ID.3的驾驶体验是给到我惊喜的,和以往大众车型截然不同,ID.3绝对是一台个性鲜明的车。大家都说ID.3是大众电动化时代的高尔夫,但笔者认为,ID.3更像是甲壳虫,相比高尔夫,ID.3更好开、也更好玩,就现阶段而言,ID.3绝对是大众车系里最具乐趣的那一位。如果你的购车预算在17万元左右,想要一台驾驶乐趣丰富,外观内饰更具个性,配置新潮的小车,那么ID.3太适合你了,当然,你也要接受它没那么好的舒适性,糟糕的隔音和内饰的廉价感。在国外,ID.3车型是有高性能版本的,笔者非常期待高性能版本可以引进国内的那一天。那么你对上汽大众ID.3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吧。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35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