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汽车观察家 2867浏览 2021-11-03 IP属地: 未知

曾经被李书福自谦为一棵小草的吉利汽车,如今已然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汽车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很多人认为,收购是吉利的一个显著标签,其实不然。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2021年10月31日,吉利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除了推出雷神动力系统,及旗下首款世界级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拥有六大混动天花板技术的雷神智擎Hi·X外,吉利汽车CEO淦家阅宣布,吉利将构建起智能吉利2025的“一网三体”: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以及由“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构成的三大体系,全维度推进“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高效实施。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在汽车观察家看来,大举收购海外汽车资产,只是吉利发展和扩张的一种手段;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汽车研发排名第一的不是合资车企 而是自主吉利

可能很多人的思维里面,觉得合资品牌技术牛,它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应该最多。毕竟,当初成立合资汽车企业的初衷是“市场换技术”。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合资企业并没有真正地得到技术,主要车型和技术都是从国外输入,他们看重的只是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以及由此产生的销量和利润。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相关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汽车研发排名第一的不是合资车企,而是自主吉利。“2021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上,吉利是排在前十的唯一汽车企业,排名第九,与一众科技巨头和国有大型企业并列。

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因为吉利管理层认为,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未来,人才和技术的不断进化,正是吉利发展的内驱动力。

正是吉利对研发投入的坚定不移,才造就了吉利在一网三体系,底层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过去10年,吉利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主要通过内涵式自研、外延式投资方式,积极拓展创新,突破技术边界。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在当晚的发布会上,吉利汽车CEO淦家阅表示,吉利汽车未来5年将投入1500亿元的研发资金。依托吉利全球“5大研发+5大造型中心”构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向智能时代转型,到2025年,软件人才将达到6000人以上。布局十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吉利全域科技领先。

这也是吉利汽车“九大龙湾行动”的第一大行动: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品牌研发投入第一。

看来,在技术研发上,吉利汽车确实是倾囊倒箧。因此,在技术投入这个维度上,充分佐证了这个观点:技术才是吉利的第一标签。

打破垄断告别恐慌 吉利将研发7nm制程车规级芯片

对于汽车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常规技术和核心技术。2020年,伴随着疫情和“芯片荒”,汽车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吉利汽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吉利汽车管理层认为,吉利的架构造车领先全球,做好架构之上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用户体验,关键在芯片、操作系统和大数据上。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为了打破国外芯片巨头对车用芯片的垄断而造成的恐慌,吉利决意自己研发这一核心技术。目前,在芯片研发上,吉利将量产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芯片,掌握核心竞争优势。

据介绍,这颗芯片,只有83平方毫米,但里面却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颗晶体管,一次性点亮。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在指甲盖上那么大的地方,建了88亿个房间,上面还盖了87层楼,这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

7纳米SOC芯片之后,2024到2025年,将陆续推出5纳米的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以及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达到256TOPS。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软件方面,吉利打造“端到端”一体的整车软件用户体验。在吉利汽车研究院搭建电子电气架构,整车基础软件,智能座舱软件,自动驾驶软件的全栈自研体系。和亿咖通、Zenseact等吉利生态一起,实现整车操作系统(底层OS技术,智能座舱OS,无人监管自动驾驶OS)和核心软件算法自研。

始终攻克和掌握汽车核心技术,不受外界左右和把持。从这一点上来说,吉利汽车做到了。因此,从核心技术这个维度上来分析,也能充分证明:技术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驱动用户体验跨越式升级 吉利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全栈自研

2020年,吉利汽车坚持高质量发展,进入“科技吉利4.0”架构造车时代,吉利已经拥有了CMA、BMA、SPA、浩瀚(SEA)四大世界级模块化架构,正式全面迈入架构造车时代。CMA架构赋能沃尔沃、领克和吉利“中国星”,全球用户已超过120万。高端产品大众化的中国星,正获得广泛用户的青睐,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百万俱乐部”。

但是,众所周知,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是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才能驱动用户体验跨越式升级?吉利汽车给出的答案是:自动驾驶技术全栈自研。这也是当晚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公布的“九大龙湾行动”的第二大举措。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目前,吉利是全球唯一具备卫星通讯和定位、高精地图导航、汽车芯片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智能架构为新基建、芯片、操作系统、大数据、卫星等组成的端到端的自研体系和生态联盟,是吉利的科技生态网。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终端是组成出行新体验的“三体系”。“一网三体系”都是针对吉利底层架构和技术的研发。只有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专注底层基建的构建,才是决定极致用户核心体验的核心所在。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智能架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众所周知,智能架构是一项科技新基建工程,是科技生态网的基础。吉利“架构造车”领先全球,它不仅可兼容多元化能源,更有领先的模块化优势,满足全球差异化的标准和用户需求,可以缩短研发周期,研发效率提升30%。

智能化的应用,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良好的呼应。今年,诞生于CMA架构的中国星旗舰SUV——星越L,导入了GEEA2.0电子电气架构,它赋予了“星越L”聪明的大脑和高速发达的神经网络,支持高度智能驾驶辅助,让燃油车也实现整车OTA,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后续,用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2.0电子电气架构。

当晚整场发布会的主题就是:智能吉利2025。面向2025,吉利智能架构将进化至GEEA3.0中央计算平台架构,引领智能汽车从“域控制”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转变。

吉利汽车CEO淦家阅表示,到2025年,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

写在最后:

参加完当晚的发布会,作为一个汽车媒体界的老兵,作为一个吉利汽车发展成长壮大的见证者,笔者感到既欣慰又兴奋。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吉利汽车可谓志存高远,那就是与世界共享未来。智能吉利2025发布会,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宏伟蓝图:

5年内,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引领智能移动终端时代;

2025年度实现集团总销量365万辆,保持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赶超主流合资品牌;

全面推进全球化进程,实现技术出海,2025海外销量达到60万辆;

全力加速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至2025年,碳排放总量减少25%,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升级,实现移动终端100%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

以技术引领实现价值创造,2025年实现EBIT超8%;

吉利是一家开放的创业型公司,3.5亿股股权,首批激励万名员工。

这些蓝图,都是“九大龙湾行动”的具体内容。汽车观察家认为,这些内容的背后,都是技术在作为强大的支撑。

收购只是一种手段 技术才是吉利汽车的第一标签

试想,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研发作为支撑,吉利怎敢放出如此壮语豪言?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体系作为支撑,吉利CEO淦家阅何来如此底气?如果没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自研,吉利汽车如何与世界共享未来?

因此,汽车观察家始终相信,李书福旗下的吉利汽车能从一棵小草长成参天大树,收购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技术才是营养的沃土。

(作者:何曙光)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观察家 6.2万粉丝    5667作品 关注 汽车评论及销量分析自媒体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