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才刚到不久,各大车企就纷纷公开自己10月的销量表现。有的车企可谓是愁云惨淡,有的车企则是一路高歌猛进。前些日子,比亚迪也公开了10月份的销量。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乘用车10月全系销售88898辆,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12.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0003辆,同比增长262.9%。
不难看出,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成绩确实非常耀眼。事实上,这几年比亚迪的表现着实有些令人吃惊。也不知道是因为更换车标的原因,还是这几年在技术层面的持续投入终于有了回报?DM-i混动技术能跟丰田相提并论,刀片电池更是收获了一众支持声。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凭什么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呢?
混动、纯电遍地开花,比亚迪新能源再创新高
跟大多数车企不同的是,比亚迪布局新能源的策略并非单一押注混动或者纯电“一条腿”,而是选择“两条腿走路”。坚持DM插混+EV纯电战略,以期颠覆传统的燃油车市场。此外,比亚迪的混动技术虽然出色,但跟日系混动技术还不太一样。日系混动主张“以油为主”,而比亚迪DM-i技术主打多用电、少用油、高效用油,这一点就深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根据具体销售数据显示,比亚迪DM车型销量节节攀升,10月DM车型销售38771 辆,同比增长444.1%,销量领跑国内混动车型市场。除了国内市场,DM-i车型在全球市场同样不可忽视。其中,秦PLUS(参数|询价) DM-i、宋PLUS DM-i(参数|询价)在9月份就分别杀入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榜单,分列第四名与第六名。
纯电方面,元Pro(参数|询价)在10月则继续刷新了销量记录,单月销量高达6507辆,在EV车型当中算是表现较为亮眼的。此外,随着比亚迪e平台3.0的上线,还从此解决了纯电车安全和低温续航等方面的痛点。尤其是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海豚,更是在10月销量达到了6018辆,比亚迪未来在纯电市场的前景,不可限量。
解读比亚迪财报,为何会出现增收却不增利?
虽然在10月份的销量表现不错,但根据前段时间比亚迪发布的财报显示,我们注意到比亚迪仿佛陷入到了增收不增利的一个状况。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比亚迪营收409.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165万元;第二季度营收498.9亿元,扣非净利润4.5亿元;第三季度营收543亿元,扣非净利润5.18亿元。
不难看出,比亚迪在季度营收表现上都非常出色,但在利润方面似乎并没有一鸣惊人,当然也是保持了一个上升的趋势。而根据财报显示,今年1月到9月份,比亚迪的营业成本同比去年增加了51.81%。而比亚迪给出的解释则是,“主要是汽车、手机业务增加所致”。
那么问题来了,业务增加可以解释营收增长,但为何利润却没有太大起色呢?其实这跟比亚迪自身的业务布局以及研发投入有关。具体来看,比亚迪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2.34亿元,这也说明了比亚迪能够实现销量攀升的关键,是以技术驱动市场销量。
而在营业成本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的多项业务成本都不低,尤其还有原材料成本上涨问题。要知道自从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就一直在涨价。比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从年初3.5-4万元/吨,上涨到当前的6-6.5万元/吨,人造石墨负极由3.2-4.5万元/吨上涨到4.0-6.0万元/吨。受限于疫情影响,我们认为未来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估计还会持续波动。
距离市值突破一万亿,比亚迪还需要多久?
既然增收不增利,那么为什么比亚迪还能保持9000多亿市值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上面已经解释了,比亚迪营收高利润低是因为盘子比较大,业务比较多。在当下,比亚迪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为手机组装、汽车销售与电池业务。其中,手机跟汽车业务占比高达九成。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手机组装的利润很低,参考富士康就知道了。
所以放眼未来,汽车尤其是新能源,以及电池业务才是比亚迪的主方向。据业内资深人士预测,随着四季度DM-i加速放量,比亚迪当季销量有望达到30万台,环比三季度增加约9.4万台,汽车业务的利润也有望加速释放。如此来看,比亚迪的前景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甚至突破万亿市值也不是太大问题。
在我们看来,比亚迪的市值之所以能够在自主品牌中“一览众山小”,离不开销量跟产量作支撑。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全球车企几乎都陷入到“芯荒”当中,而比亚迪却能独善其身?这主要由于比亚迪自己拥有车规级半导体,所以相较其他车企,受到的负面影响就比较少了。
除此之外,比亚迪市值之所以被众人所看好,还跟当下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有关系。要知道,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一路高歌,除了芯片不受太大限制之外,电池也是关键因素。新能源车辆,续航是关键,电池则是核心。而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多年来的深耕细作,确保了其在行业领先的地位。甚至就连特斯拉与苹果都要向比亚迪买电池,你就说这业务前景大不大吧?
写在最后
比亚迪距离万亿市值,不过一步之遥。虽然目前来看,其超高的估值跟略薄的利润有些不搭调,但从资本市场对比亚迪的信任度来看,比亚迪还是拥有非常不错的前景。起码,连股神巴菲特都对比亚迪充满信心,何况其他投资者呢?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比亚迪拥有足够的市场保有量上。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比亚迪整车产能的目标是300万辆,而当下比亚迪手握多达16万辆订单。相信在未来,随着青海、西安、重庆二期工厂等产线陆续投产,比亚迪的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相比其它车企而言,比亚迪的赚钱之道绝非依靠单车利润,而是通过不断提升市占率跟保有量,逐渐奠定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比亚迪的机会就在眼前,万亿市值或许只是“开胃菜”,代表自主品牌与特斯拉展开巅峰之战,或许对于比亚迪而言,才更有意义。
2023年12月6日 ,五菱官宣旗下首款超A级家轿五菱星光正式上市。新车提供70标准版和150进阶版两款配置,价格分别为8.88万元和10.58万元。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
2023年12月6日 ,五菱官宣旗下首款超A级家轿五菱星光正式上市。新车提供70标准版和150进阶版两款配置,价格分别为8.88万元和10.58万元。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
12月6日,奇瑞探索06都市版正式国内上市,都市版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1.99万-12.99万元。同时,探索06悦野版探秘+车型也同步上市,价格为14.49万元,全
不用很多钱,10万元左右,颜值、内涵还有科技一个都不能少!12月6日,五菱首款超A级新能源混动家轿五菱星光正式上市了,官方售价:8.88万-10.58万元。比预售价格更加惊喜,这可
12月1日,“长安启源挑战赛”正式拉开序幕。首场活动在重庆西部汽车试验场举行,长安启源通过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向用户展现数智AI电驱领先两代的“硬核”技术实力。与此同时,长安启源现
你想穿越戈壁沙漠?还得北京BJ40刀锋英雄版!
http://cools.qctt.cn/1701881934188v.mp4
咋一听“枭龙”这个名字,即代表骁勇又有尊贵威严之感。哈弗用枭龙来命名显示其布局新能源市场的野心,也相信哈弗枭龙MAX可以助力哈弗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多为一款多功能的SUV,哈弗枭龙MAX自从上市以来,市场表现非常亮眼,月销量接近7千台,市场认可度极高,下面我们来着......
12月6日,探索06都市版正式上市,售价分别为11.99万元(舒适型)和12.99万元(豪华型)。同期还上市了悦野版探秘+,售价为14.49万元。购车可享1000抵7000、至高2
12月5日晚,定位“新行政电动旗舰”的岚图追光PHEV在2023岚图科技日上迎来全球上市,新车将打破BBA等传统合资品牌在混动豪华轿车的垄断地位,重新定义新时代的行政豪华标准,开创
12月6日,奇瑞探索06都市版正式国内上市,都市版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1.99万-12.99万元。同时,探索06悦野版探秘+车型也同步上市,价格为14.49万元,全
无论在过去的燃油车时代,还是如今的新能源电动化时代,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和主动安全配置相比,被动安全才是保护车内乘客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方面对汽车的用料、车身结构等都
作者 | 赵试2023年12月6日,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有限、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发布通知:高国林不再兼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东风有限副总裁。周锋任东风有限副总裁,
12月6日,奇瑞探索06都市版正式国内上市,都市版共推出2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区间为11.99万-12.99万元。同时,探索06悦野版探秘+车型也同步上市,价格为14.49万元,全
目前,蔚来已经开始携手吉利、长安逐步开放换电业务,试图扩大朋友圈让电池业务创收,但这一做法也相当于挖开了自己护城河,如何保障老车主的权益维持高端服务的品牌形象需要蔚来今后能够仔细研究一番。
【2023年12月6日 】,五菱官宣旗下首款超A级家轿五菱星光正式上市。新车提供70标准版和150进阶版两款配置,价格分别为8.88万元和10.58万元。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
2023年12月5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3年11月产销数据。今年11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22,849辆,同比增长40.30% ;1-11月,销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话,那么“卷”字最合适不过了,从“卷”价格,到“卷”产品,再到“卷”技术等,总而言之,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内卷”,想要在新能源赛道占领高地。价格
过去大家常常说:得中型轿车,得天下。毫无疑问,B级轿车市场从来都是真刀真枪的肉搏战。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消费心理的改变,B级车的市场地位依旧不减,豪华品牌、合资品牌、中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