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的ID.系列,销量连差强人意的都算不上。
从9月份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排行榜上,第21名是一汽-大众的ID.4 CROZZ,销量3858辆,上汽大众ID.4 X销量3189辆,排在第24位,寻找ID.6 CROZZ和ID.6 X的身影,需要到40名以后,月销千辆以上,这成绩如果放在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身上,还算是差强人意的成绩,但举大众之力来推荐ID.系列,却只收获了这样的销量,大众在面子上,确实有些过不去。
有大众4S店的内部人士透露,销售一辆纯电车,相当于完成了3辆传统燃油车的任务,这足可见大众在纯电汽车的推广上,远没有表面上看的那样漫不经心,ID.3这个欧洲纯电车型销冠的到来,或许能够提升了一些销量,但在我看来,也仅限于增加一款车型而带来的销量,欧洲销冠的头衔并不会让ID.3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扶摇直上,毕竟两个市场人群的消费习惯不同。
其实,还真别怀疑大众ID,系列的产品力,对于上汽大众的ID.4 X和ID.6 X,包括新到的ID.3,我们小团队都曾经试驾过,从内部空间到驾驶质感,都还不错。几款纯电车型的驾驶感受让人感觉很大众,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开传统燃油车的影子,当然这种感觉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喜欢的人多数是大众传统燃油车的车主,因为驾驶习惯并不需要有多大的改变,而真正新能源的车主,往往不喜欢大众的这种风格,驾驶质感虽然不错,但是在科技氛围的打造上,较比造车新势力的车型,相差不少。
咱都知道,科技配置是中高端纯电车型的重要卖点,特斯拉并非赢在驾驶感受,而是赢在了科技感上。
如果大众ID.2真能沿袭大众ID.LIFE概念车的设计理念,那肯定在科技氛围方面,会提升一大块,才会让真正的纯电车型潜在消费者喜欢,最近,海外媒体流出一张大众ID.2的假想图,假想图与ID.LIFE的高度相似,外表方方正正,前脸是大众最新的设计风格,遮盖车标,有点小路虎的味道,借鉴ID.LIFE的车身尺寸4019*1845*1599mm,轴距2650mm,大众纯电车型的小车身大空间优势依旧被保留,因为就ID.2的定位看,一定是低于ID.3,借鉴大众其他几款纯电车之间的价格差,大众ID.2的起售价应该在11万以上,但由于科技氛围提高,价格会相对提升,但应该在13万左右了,引入国内后,如果起售价到了15万元,那基本和ID.3差不多了,那就内卷了。
这个价格下,大众ID.2的轴距都很主流了,欧拉好猫的车长4235mm,轴距也同样是2650mm。
最值得一说的,是内饰的科技感,ID.LIFE内饰中,在中控位置,并没有发现中控大屏,但一看方向盘就知道这款车的科技感很强,有些赛车的感觉,在方向盘上方设置有触控屏幕,应该会集成仪表盘和中控屏幕的作用,就这一个配置,就能让很多年轻车主不淡定。并且,据介绍,车内的很多功能,还可以通过手机设备来实现操作。而概念车中的投影幕布,投影仪会不会保留下来,还不好说,毕竟现在“汽车影院”的功能,还不是那么被认可,只能当成一个产品点来宣传吧。
在提升了科技感后,大众纯电车型的销量肯定会有一次飞跃,大众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成熟的销售渠道,只要产品对路,没有不成为爆款的道理,从燃油车几乎每款都经典的现实中,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个判断。
在变革的时代,最强大的战略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建能够应对各种未来的能力。油电同进,正是这种战略智慧的最佳体现。
9月14日,「智享驾趣 乾崑有约」深蓝汽车尊享试驾体验营在厦门方特假日酒店成功开展。本次活动通过全方位的产品体验和创新互动形式,向媒体和厦门消费者集中展示了深蓝S09、S07、L07三款车型的卓越性能与智能科技,彰显了品牌在智慧出行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理念,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科......
银河M9整体的驾控和底盘表现很有亮点。
紧凑型燃油轿车的护城河渐渐被攻破。
欧拉首款纯电SUV亮相工信部,搭载激光雷达,或定名“欧拉5”?
经过一段惨烈的“拉锯战”,传统燃油车可谓颓势尽显。
仰望U8L: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
消费者不爱吃预制菜,同样也吃不惯车企画的预制饼。
有云辇 更带感 秦L EV 上新发布会长春站圆满收官
9月13日,“龚赴云海 与JUN同行——宝骏云海私享会”圆满落幕。
等到接盘侠的同时,也将透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信用。
不玩虚的!曾毓群认证AION RT焕新款纯电续航第一梯队
32.99万起售,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有5C超充的插混MPV
2025年9月15日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至境L7首次公开亮相。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以鼎级安全重构行政豪华SUV新标杆
融资10亿美金之后,蔚来的问题解决了吗?
30年不过时,它靠什么成为车界“长期主义者”?
户外探险不将就、舒适不打折!深蓝G31对比钛7,哪款车更值得买?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以128万元起售价跻身顶级豪华SUV之列,堪称集安全、舒适与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凭借易四方、云辇-P+、全铝大车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全方位进化,即使在高速爆胎或深度涉水等极端场景中,依然从容不迫,堪称可移动的“安全堡垒”!
深度调整,其本质是一场挤泡沫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