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来汽车宣布完成10亿美元股权融资,投资者包括来自美国、英国、瑞士等地的知名长线投资机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未来技术平台及车型开发,以及扩大充换电网络。此外,部分资金将用于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持。然而,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谨慎,蔚来美股在融资公告当晚下跌近9%,港股次日也以下跌收盘。股价表现反映出市场对蔚来频繁融资却持续亏损的担忧。今年以来,蔚来已通过多轮融资累计筹集超过百亿元,但在经营压力未减的背景下,其融资能力与盈利目标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
从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来看,蔚来营收达到190.1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大幅增长57.9%。交付量为72,056台,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毛利率方面也有所改善,综合毛利率回升至10%,其他销售毛利率首次转正,达到8.2%,创下历史新高。现金流储备增至272亿元,环比实现增长。这些数据显示出蔚来在业务复苏和运营效率上的积极进展。然而,公司上半年净亏损仍高达120.3亿元,同比扩大15.87%,综合毛利率仅为9.1%。高研发投入、重资产运营模式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盈利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在融资与财报的背后,蔚来正站在一个关键转折点上。公司创始人李斌多次公开表示,蔚来目标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不仅关系到市场信心的恢复,也将检验蔚来多年高投入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随着乐道L90和全新ES8等新车型的上市,以及多品牌战略的深入推进,蔚来正在尝试走出亏损困境,但其面临的考验依然艰巨。
蔚来汽车一直以来都展现出了较强的融资能力,本次10亿美元股权融资是其今年内的又一次资本补充。根据公告,此次融资以每股5.57美元的价格发行美国存托凭证,每股43.36港元的价格发行A类普通股。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和德意志银行等机构担任本次发行的承销商。这也是继今年3月融资35亿港元后,蔚来在年内完成的又一轮大规模融资。截至目前,蔚来今年通过股权融资累计筹集资金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然而,资本市场对蔚来的融资举动表现出复杂态度。融资公告发布后,蔚来在美股市场大幅下跌近9%,港股也以下跌收盘。这一市场反应显示出投资者对蔚来频繁融资却始终未能实现盈利的耐心正在减弱。截至目前,蔚来市值已从高峰期的4000多亿元缩水至约100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有分析认为,蔚来本轮融资的背景是其正在全力冲刺第四季度扭亏的目标,但投资者似乎对其能否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存有疑虑。
市场疑虑并非没有根据,蔚来在充换电设施、直营渠道和智能化自研等领域的投入巨大。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行政及研发费用合计达到1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亿元,费效比高达46%。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600亿元,单个季度研发开支保持在30亿元左右。截至今年8月,蔚来在全国已建成3467座换电站,这类基础设施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短期内难以贡献正向现金流,反而不断消耗公司资源。尽管融资可缓解现金流压力,但蔚来亟须证明自身具备持续造血的能力。
此外,蔚来的现金储备与亏损规模对比也令人担忧。目前公司现金储备为277亿元,仅比其一年净亏损额度略高。这意味着如果无法尽快实现盈利,蔚来可能仍需继续融资来维持运营。这种依赖外部输血的模式,显然难以获得资本的长期认可。如何在保持技术投入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成为蔚来必须解决的难题。
蔚来在2025年第二季度表现出较明显的复苏势头。营收190.1亿元和交付量7.2万余台的成绩,超出市场预期。环比增长57.9%的营收增幅和71.2%的交付量增长,显示出公司在市场需求回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方面取得进展。毛利率水平回升至10%,其他业务销售毛利率也首次转正,达到8.2%,显示出一定的盈利能力改善。现金流储备增至272亿元,为后续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公司对第三季度给出了更积极的指引,预计交付量将达8.7万至9.1万台,营收有望突破228亿元,这些指标都将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这些亮点仍难以掩盖盈利问题的严峻性。上半年,蔚来净亏损同比扩大至120.3亿元,综合毛利率仅为9.1%。尽管李斌提出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但分析认为实现难度极大。根据部分机构的测算,蔚来需要将毛利率提高至17%以上,且月交付量超过7万台方有可能盈利。海通国际分析师指出,虽然蔚能通过零部件通用率与自研率提升来实现成本控制,但目前能见度有限。这意味着蔚来在实现盈利目标方面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目前,蔚来计划通过乐道L90和全新ES8等高价高毛利车型拉动增长。乐道L90起售价为26.58万元,BaaS电池租赁方案起步价下探至17.98万元。全新ES8的预售价较老款便宜了10万元左右,BaaS版本起售价为30.88万元。这两款产品预计在第四季度才能贡献完整产能,分别计划在10月和12月实现1.5万辆的月产能。交银国际分析认为,乐道L90月销量可能稳定在5000台以上,这将为后续L80车型的推出奠定基础。但要支撑整体盈利,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仍需进一步观察。
蔚来面临的另一重挑战在于其多品牌战略的落地效果。除了主品牌NIO,乐道面向家庭用户,萤火虫定位入门市场。李斌透露,四季度乐道和蔚来品牌的单月产能目标均为2.5万辆,萤火虫品牌为6000辆。虽然多品牌战略有助于覆盖更广泛的市场,但也意味着研发、渠道和营销成本的增加。在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市场波动中,蔚来能否稳定提升毛利并控制费用,将直接决定其盈利目标能否实现。此外,公司还需要维持现有产品线的销量规模,例如2025款"5566"系列车型,这对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销售网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产品层面,蔚来正试图通过扩展SUV矩阵抢占更多细分市场。李斌透露,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三款全新大SUV,包括ES9、大五座SUV ES7以及乐道L80,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这意味着蔚来将继续聚焦大型SUV市场,优先保证毛利率较高的产品推出。目前,蔚来将销量增长寄托于乐道L90和全新ES8上,两者均定位为六座纯电SUV,配备四驱性能、零重力座椅和空气悬挂等高端配置。公司预计这两款车型在四季度的毛利率目标将达到20%,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目标。
多品牌战略被视为蔚来覆盖不同用户群体的关键。李斌在内部讲话中强调,多品牌之间的协同优势开始发挥作用。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长期有望提升市场份额。乐道品牌专注于家庭用户,以较高的性价比为卖点;萤火虫品牌定位入门市场,旨在扩大用户基础;NIO品牌则坚持高端定位,维护品牌溢价。这种差异化布局有助于蔚来进入不同的价格区间,扩大市场覆盖面。然而,品牌多元化也意味着更高的运营复杂度,如何平衡各品牌之间的资源分配,避免内部竞争,成为蔚来需要谨慎应对的问题。
从市场反馈来看,乐道L90和全新ES8的上市为蔚来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反响。乐道L90在配备多项高端功能的情况下,价格未突破30万元大关,展现出一定的产品竞争力。交银国际分析认为,该车型月销量可能超越市场预期的5000台。全新ES8通过价格调整和产品升级,也重新吸引了市场关注。蔚来7月和8月销量合计达到5.2万辆,9月预计交付3.5-3.8万辆,显示出环比增长势头,这些积极信号为蔚来实现三季度交付指引提供了支撑。
展望未来,蔚来的发展路径充满机遇也布满挑战。如果第四季度能达成月交付5万辆、毛利率16%-17%的目标,公司将首次实现单季盈利,这不仅有助于提振用户信心,也能缓和资本市场的疑虑。李斌认为,盈利将消除用户对蔚来经营稳定性的担忧,预计30%-40%的潜在客户正是因为担心公司可持续性而犹豫不决。此外,盈利也将证明蔚来的管理能力和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即便实现季度盈利,蔚来仍需要面对行业淡季、政策变动和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李斌也坦言,明年一季度传统上为销售淡季,加之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带来新的压力。此外,蔚来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的推进也需要持续投入。公司正在稳步推进欧洲市场扩张计划,今年将在更多欧洲国家开展业务,这对公司的资金和运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终,蔚来的故事不再仅仅关乎融资和销量,更关乎一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成自我革新,从资本输血走向自主造血。这条路漫长且充满变数,但也是其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效率提升和战略调整,蔚来正在努力证明其商业模式的长远价值。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蔚来能否真正走出亏损困境,还要看其能否在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