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国内豪华车市场中,各类车型数不胜数,但是主打豪华纯电的SUV确实屈指可数,但这一细分领域并不缺乏忠实的车迷。虽然奥迪 e-tron作为“老将”依然备受追捧,但是作为“后起之秀”的凯迪拉克LYRIQ也成了众多用户的心头好。那么,当这两款都拥有强劲实力的产品上演同台对决,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
气场十足的外观造型放出耀眼的光芒,尽显高端
基于奥特能平台而来的凯迪拉克LYRIQ,采取了黄金配比的车身看上去美观大方,前脸线条流畅圆润,整体看上去非常饱满,双侧车灯造型狭长,科技感十足。流光星雨直列式LED大灯看上去也很是新颖,在点亮时,更是放出耀眼的光芒,尽显高端。非常丰富的动画效果,在车展上更是吸引不少时尚潮流的小哥哥和小姐姐。
而车身侧面,车体的腰部线条一气呵成,将整个车身勾勒得像雕塑一样,硬朗而不僵硬,同时尾部采取了溜背式设计,大大减少了风的阻力,驾驶起来更有如神助。尾部则有着激烈的层次感和设计感,与前脸彼此呼应,整体造型细长弯曲,点亮后时尚感油然而生,吸引了不少关注,在一众油改电的车型里,独自闪亮。相比较奥迪 e-tron,还是凯迪拉克LYRIQ辨识度更高,成为年轻人的心头爱。
高级舒适的内部设计,极其惊艳
内饰也是十分惊艳,一块33英寸的环幕式超视网膜屏极其亮眼,它具有9K分辨率,可显示10亿种色彩,屏幕素质堪比专业显示器。晶钻电控旋钮,主旋钮外圈采用带有精致滚花工艺的真铝材质,内部镶嵌立体凯迪拉克徽标。除此之外,仪表板边缘雕刻的水鸟标志,精致的六向空调控制旋钮,“珠宝盒式”的抽屉式储物格等都是极致的精致豪华。还有激光蚀刻图案贯穿于以金属薄膜为基底的木制饰板,配合26色氛围灯,形成树影婆娑的科技艺术之美。这豪华程度上LYRIQ肯定不输奥迪 e-tron,甚至要更胜一筹。
此外,在空间方面,长宽高5003/1977/1637毫米,定位于中大型SUV的凯迪拉克LYRIQ这体格绝对不算小,但看起来其实并不会觉得臃肿笨重,而且这样的数据表现在同级别当中是属于优势的。而奥迪e-tron车身尺寸长度为4901mm,宽度为1935mm,高度为1616mm,轴距为2928mm。很显然,LYRIQ后排实际体验的空间更宽裕,更舒适。
兼顾家用与性能的强大配置
年轻人更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感觉,所以动力方面是他们看重和在意的。新车采用后轴电机驱动,最大功率255千瓦、峰值扭矩440牛·米,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为6.9秒,后续将推出的四驱版车型的“零百”加速时间将缩短至4.9秒。这样的动力系统大大增强了这款车的可玩性,而且这种体验感远超同级产品。而奥迪e-tron采用双电机驱动,以实现电动四驱,整体性能表现远不及LYRIQ。
总之,续航问题解决、满足豪华程度、有品牌知名度就行了,可是不仅于这些,在外观、平台、功能、性能、视觉、触觉方面,LYRIQ给出了同级别中大型豪华SUV没有的东西,任谁都会心动吧!
比亚迪全球427万辆销量背后?赵心童揭示极致追求
比亚迪携手赵心童!冠军精神点燃全球战略
5月27日,东风纳米06以7.99万-10.99万元的限时售价强势登陆。这款定位大可玩,尽情6的A+级纯电SUV,凭借央企技术背书,正在掀起一场颠覆传统价值体系的技术平权运动,该车将与比亚迪元UP展开直接竞争。
比亚迪创新突围?赵心童助力品牌文化出海
比亚迪腾势登陆欧洲,赵心童代言演绎品牌国际化双线突围
比亚迪携手赵心童!冠军精神驱动中国智
“最资格”大六座云感座舱 领克900又创造新标准
比亚迪作为“CCTV. 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加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践行品牌强国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的科技力量与时代担当。
比亚迪签约赵心童!斯诺克冠军成全球品牌大使
在汽车圈,也有一位热衷于公益的“李连杰”,长期默默坚持搞环保公益项目,它就是广汽本田。
传统豪车破局者?XT4质价比爆表,“质价比之王”实至名归?
开中国星遇见多彩非遗,赏庐州面塑观三河古镇,以车轮为笔书写了一场现代工业美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华章~
比亚迪携手赵心童!0.01毫米精度对决微米级标准
2.0T与2.0自吸,扭矩差100多牛米,功率为何只差10千瓦?
实测价格、充电速度谁更亲民?零百加速/制动距离差距多大?底盘调校与乘坐舒适性有何差异?本期深度对比揭晓两款热门车型真实力,续航同级却性格迥异,谁是性价比之王?看完再选不踩雷!
比亚迪携手赵心童!冠军精神点亮斯诺克世锦赛
宝子们!刚提问界没几天就把充电桩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彻底实现充电自由,这幸福感直接拉满!今天就把我的保姆级安装攻略分享给大家,建议先码住慢慢看~
立全球,更中国
全系标配 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胎压监测,高配车型搭载 10.1英寸中控屏,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导航及娱乐系统。
不久前,东风汽车和华为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背后既是东风在央企重组压力下的一次技术突围,也是华为为了继续生态扩张的关键选择,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汽车市场或许就要从规模竞争转向技术定义权的争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