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Myautotime 13浏览 2021-12-10 IP属地: 未知

虽然ID.3在国内上市不到百日,但在欧洲被寄予厚望的ID.3刚刚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质量危机。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事情并不复杂,欧洲一位较真的ID.3车主对自己驾驶了1年期的ID.3进行了续航实测。

实测之后,他发现自己的ID.3电池容量减少了4.4kWh。这意味着这台ID.3使用一年后,就损失了约7.5%的电池容量。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熟悉电动车的朋友都知道,这并不是件小事。倘若按照国内质保期内电池的性能衰减不能超过20%的规定,那么这台ID.3不到3年就得更换电池。

一旦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将不啻于第二个“柴油排放门”。


焦虑


对此,大众官方也通过测试,确认了电池容量大幅下降的事实。当然结论也在意料之中,这是一例“个案”,仅此而已。

牵一发而动全身。

欧洲市场ID.3电池衰减严重的公关危机,引发上汽大众紧急回应——国产大众ID.3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电池(欧版ID.3搭载LG电池),5年25万公里只衰减2.8%。

对上汽大众来说,这次回应是及时的,也是有效的。

公开资料显示,大众主要的电池供应商有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以及大众入股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等。

显然,在这几家电池供应商中,宁德时代的技术实力、品控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更何况,宁德时代几乎把控了中国市场的三元锂电池供应,如果出现严重的电池衰减问题,那么绝对不会是上汽大众一家的事情。

西方不亮东方亮。

围绕在ID.3电池上的文章并未停止,跟电动车技术、供应链都从零开始的欧洲大本营相比,上汽大众已经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了。

日前,通过上汽大众官方电池租赁购车方案,“不到10万块提ID.3”的消息满屏飞了起来。

无论你怎么看待大众,无论你怎么看待ID.3的未来,上汽大众电池租赁的购车方案,对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算是好事一桩。


真诚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大众品牌ID.营销高级总监傅强表示:目前ID.3一千余辆的首发版车型,上市两周就已全部售罄。因为芯片短缺,现在预订用户需要等上4-6周的时间方可完成交付。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由此推算,ID.3上市首月销售量已经破千。

不要小瞧ID.3这一千多台的月销量,这是上汽大众的一小步,却是大众ID.家族的一大步。

——要知道ID.6、ID.4分别是在上市后的第4个月和第5个月才实现这一目标。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在整个品牌矩阵中,大众希望以售价相对便宜的ID.3为箭头,带领整个ID.家族实现突破。

——所以,ID.3必须走量。

想要走量,就要便宜,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商业逻辑。

上汽大众在引入ID.3时,就刻意拉低了产品门槛,放弃欧版的550公里选项,将各版本续航里程统一为430公里,如此便能以更亲民的姿态入市。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但是,把车价继续杀下去不现实,把车价分期却很容易。

根据上汽大众的政策,如果采用电池租赁购买ID.3,那么前期购车费用将减少6万元。

以ID.3入门车型纯净版为例,原价为15.9888万元,减去6万元后价格仅为9.9888万元,租赁还款时间最长为5年,每个月需支付1000元。

我们都知道,ID.3不具备换电能力,而上汽大众给出的终极解决方案是:在5年后租赁电池还款到期,用户就可以获得整车的所有权。

更进一步讲,这就好比是定额免息金融贷款政策——定额6万,免息5年,每月还款1000元。

在电池上做文章的厂家不止上汽大众一个,还有蔚来。较之蔚来,上汽大众的方案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是价格更合理。

ID.3的售价15.988—17.388万元,按照电池占整车成本40%来估算,上汽大众把电池费用确定在6万元是合理的。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反观蔚来,即便最便宜的ES6,售价也是ID.3的1倍还多。在蔚来的电池租赁方案中,电池的折合价是7万元,基本上只占到车价的20%,仅仅比ID.3多出1万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ID.3的电池游戏规则更合理,也更人性。

另一方面,终极解决方案更托底。

ID.3的方案就是免息以租代购,到期后车和电池都归用户。初衷很明了,就是为了降低购车门槛,提高市占率。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蔚来则不同,租就是租,即便是车辆转手,下任车主仍需继续支付电池费用,没有期限。即便选取最便宜的方案,月租赁费用也要近千元,除非车主掏钱重新购买电池。

对于在华一向傲慢著称的大众来说,能做到这个程度确实已经难能可贵了。


无奈


遗憾的是,想走量和能走量是两个全然不同概念。

在欧洲,ID.3早已稳坐销量榜头把交椅,月销破万;在国内,今年前10个月,大众ID.系列电动车型在中国的销量约为4.72万辆,与8-10万辆年度目标相距甚远。

2022年,上汽大众ID.系列的目标是要尽快月销破万,争取达到年销13-15万辆。其中,主力车型ID.3被抱以很高的期望。

毕竟,从破千到破万,目前大众ID.在售5款车型,还没有一款车可以做到。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对大众的新能源战略来说,电池租赁的购车方案只是技术性的微操手段,ID.3对ID.家族的领军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跟所有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欧洲是ID.3的大本营。

哪怕是在欧洲市场犯下电池容量严重衰减这样巨大的失误,对ID.3而言,也算不上可怕的产品危机。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一方面,欧洲同类型的电动产品极少,能威胁ID.3的竞品基本上还没出现。

另一方面,欧洲人有更强的通勤刚需,ID.3的出现是同类型车型的存量博弈与存量替代。

大众一直希冀将ID.3的欧洲奇迹复制到中国,奈何欧洲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跟朴实无华,只追求功能层面的欧洲消费者相比,中国市场就复杂多了——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只要是车,就承载着阶层属性、文化喜好、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等。

在VW标的加持下,ID.3依然不会缺少拥趸。

然而即便是大众铁杆粉丝,还是需要跨过威马W6、广汽埃安AION V Plus、小鹏P5等一众竞品的阻拦,才能进入到自己的购车List。

——ID.3可能会走量,但绝对不会像大众期望的那么走量。

大众ID.3的焦虑、真诚和无奈


这对意图再造一个电动高尔夫的大众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无奈之下,ID.3必须采取更多促销方案刺激市场,电池租赁购车方案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ID.3电池租赁方案简单、明了,只不过一旦细品,它带着一点焦虑,一点真诚,还有一点无奈。

——这,注定是大众赛道切换之后的人生常态。

 
相关推荐
Myautotime 6951粉丝    3790作品 关注 2014年成立,中国汽车自媒体前30强!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