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之间,2021年已经快要走完。
研判2022年的整个汽车产业,无疑成为产业各方关注的热点。
12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并发布了明年预测报告。根据中汽协的预测,在今年1-11月中国汽车市场新车累计销量已达到2348.9万辆的基础上,2021年中国车市新车销量将达到2610万辆,在细分市场结构中,最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年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
展望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尽管芯片危机仍将持续。但有多重因素有利于2022年车市的发展,如中国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宏观政策促进汽车消费、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海外需求旺盛、芯片供应逐渐恢复、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提升等。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销量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
笔者以为,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相比总量更为关键的,是竞争格局的演变。
01
电动化、智能化提速,自主品牌竞争排位赛日趋激烈
尽管2021年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深受芯片和疫情两大危机困扰,但中国品牌表现得可圈可点。
以当前中国品牌头部三强长安、长城、吉利为例,就2021年的表现来看,其领先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统计,截至11月份。三家头部自主车企2021年累计销量均突破百万辆大关。
长安汽车11月销量达到8.9万辆,前11个月累计销量约为104.5万辆,越过百万辆大关。长安两大经典产品系列CS75和CS55在11月均突破了2万辆,旗下中高端产品UNI系列也达到1万辆。
在哈弗作为主力贡献7万辆的态势下,长城汽车同样突破了百万辆,累计销量约为111.9万辆。
而来自吉利汽车的公告显示,11月,吉利控股集团销量约为13.6万辆,环比增长22%;今年前11个月,吉利控股集团累计销量约为116.9万辆。
自主头部如此强势,是否意味着自主品牌的排位赛之争就风平浪静许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且不说,自主头部三家已经分别围绕多品牌、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战略调整。单论后面排位的自主品牌,其竞争实力决不可轻然忽视。
在其中,比亚迪就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借助新能源赛道的领先优势,比亚迪的冲击效应日渐强大。根据乘联会公布的11月厂商销量前十五排行榜单,比亚迪凭借81.9%的同比增长成为“黑马”,在自主品牌中排位第二。
此外,如上汽乘用车、广汽、奇瑞等,均展现出相当的竞争力。
可以预期的是,2022年的自主品牌排位赛之争,将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白热化。
02
蔚小理进入稳健发展阶段,华为、小米汽车战略加速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私人渗透率提高。而在其中,最为关注的就是3家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在历经四五年的初步积累之后。今年也步入了相对稳健的发展阶段。
今年以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三家家交付量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屡创新高,不断提高资本和市场的预期。根据三家企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距离2021年全年距离还有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三家已经共同跻身十万辆俱乐部。
十万辆,对于非常注重规模经济的汽车产业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当良性的信号。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对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而言,留给其大展手脚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一如最近所爆料出的新闻,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包括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
正如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的回应,雷军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造车相关的事务上面,这是一个姿态,更是一个行动。自今年初宣布进军电动车领域后,小米汽车确实不断提速,迎来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包括公司注册、团队组建、投资并购、小米总部和工厂基地落户等。
而对于华为,对于到底是选择做产业的深度赋能者还是亲自下场造车,目前尚未有明显的定论。但毫无疑问的是,内外夹逼之下,华为的汽车战略必须要提速了。
华为通过渠道门店销售的首款智选车型赛力斯SF5,华为参与的程度并不算深,小康主导下的汽车销量一片惨淡。于是乎才有了12月2日金康赛力斯发布与华为共同打造的汽车品牌AITO,综合各方信息,显然这是真正具备深度华为基因的品牌。
与此同时,华为还要辗转腾挪于长安、北汽等合作伙伴之间。
但同样无论如何,对于造车新势力和科技企业布局汽车,2022年都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年份。
03
丰田电动化突然惊醒,跨国汽车纷纷加速四化战略
巨头苏醒,大象转向,这是丰田在年末抛给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大信号。
12月14日,丰田汽车举行了关于电池电动汽车战略的新闻发布会。丰田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资4万亿日元(350亿美元)开发电动汽车,目标是届时在全球每年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雷克萨斯品牌计划到2030年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销量全都是电动汽车,到2035年纯电动车销量占该品牌销量的100%。
相比过去一年间,丰田章男频频抨击特斯拉和纯电动汽车,表示对电动车的崛起非常担忧的,认为纯电动汽车对应对气候变化作用并不突出的表态,丰田此次的战略发布转弯之大,不能不令人咋舌。
但的确时移世易,面对中国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成长,丰田无疑难以安然自若。
而另外一家跨国巨头大众汽车的转型同样艰苦困难。
在经历了削权之后,得以留任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自2022年1月1日起,迪斯仍将担任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管理董事会主席,但不再负责集团旗下核心汽车品牌的运营,转而专注于集团战略管理。但迪斯仍将全面负责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部门CARIAD的业务,表明大众的转型道路虽然险阻但依然向前。
在新的一年,可以预期的是,以丰田、大众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仍将在磕磕绊绊中加速战略调整,而规模最大和最有创新活力中国市场无疑是其发力的重点。
写在最后:于百年未有之变革的汽车产业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2022年的规模总量稳定有加之下,是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科技企业和跨国巨头的风起云涌。至于谁是最终的胜出者,则需要深度考验各家的战略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变革决心了。
魏建军泼冷水:车企跟风的隐藏式门把手,到底是好是坏?
比亚迪见证赵心童逐梦夺冠,海狮07EV(BYD SEALION 7)陪伴了他攀至巅峰的每一步,这款不久前刚刚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成为了他在英国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最佳出行伙伴。
问界M8电池乌龙:三元锂变磷酸铁锂?合格证印错引争议
美学进化:点亮“金标”新识别ID. EVO概念车延续大众一贯对设计语言的严谨理解,在“理性科技”基础上注入“情绪表达”。 ID. EVO概念车并非仅凭科技立足,而是在技术之上,引入了“感性体验”作为核心设计哲学。金标大众以此车型,回应新时代用户对情绪价值与数字智能并重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地位。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巴西、意大利,比亚迪凭借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球绿色出行转型迈入新阶段。
DeepSeek助力理想汽车智能驾驶跃迁:VLA开启“类人司机”产业革命
第22届温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收官:智电浪潮引爆瓯越
“反向操作”,逆袭车市——长安福特不打“价格战”,硬刚高端局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哪吒汽车将向供应商偿还4900万贷款。
5月8日上午,以“零起点 新征程”为主题的2025新疆4+1昆仑山汽车越野拉力赛暨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叶城分站赛媒体见面会及赛事启动仪式在叶城县召开。本站比赛是2025赛季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的第三站,赛事将于6月14日至18日在叶城县进行。
5月8日,奢享智能SUV——海狮07DM-i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6.98万元-20.58万元。新车基于比亚迪全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配备第五代DM技术,搭载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及超百项核心配置,为用户带......
林肯“星火燎原”计划闪耀浙江 24小时三家全新林肯中心盛大开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地位。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巴西、意大利,比亚迪凭借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球绿色出行转型迈入新阶段。
试驾2025款eπ007 它的产品升级点究竟在哪儿
阿维塔风阻系数造假,竟和20年前燃油车水平一样?
近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了2024年财报与2025年一季报,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窗口期,公司仍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凭借品牌力、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行业地位、业务韧性、股东价值等多重维度的全面进阶。
极氪突然退市,吉利可能在下一盘大棋 #极氪 #吉利 #李书福 #汽车
为了打消消费者心中的顾虑,同时也是推动汽车行业从价格战回归长期主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2025上海车展联合发布了“双终身”质保的服务体系,所以“双终身”到底质保了啥?南北大众定终身的背后又会给中国车市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呢?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重点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VLA司机大模型的作用、训练方法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