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已然过去,回望这一年的车市,可以说是艰难的一年。受到芯片短缺与零部件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车企的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新车交付时间长的现象较以往严重很多。在此背景下,虽然汽车产能受到限制,但销量依旧实现了增长。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零售销量达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的差异化,消费需求逐渐偏向新能源汽车。那么,2021年新能源汽车车型销量前10有哪些看点呢?
一、微型车:大有市场
新能源汽车微型车整体表现出色。如表所示,闯进前10的微型车共有3款,分别为宏光MINIEV、小蚂蚁、奔奔E-star。三款微型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48819辆,占2021年TOP10车型总销量约39%。其中宏光MINI EV以销量高达395451辆在销售榜中排名第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跑者。
可能很多人会很好奇,一款微型车凭啥能以黑马之势占据销量榜首?其实,仔细分析这款产品,优势很明显,那就是经济且实惠。对于A00级这个市场,业内都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时,宏光MINI EV的上市,燃爆了微型车这个市场。凭借着起步价仅2.88万元的价格,可实现城市通勤的产品特点,满足了三、四线城市用户的需求,成为了网红级别的热销单品。宏光MINI的目标人群很清晰,即刚出社会的上班族、宝妈、老年人。在合法上路的同时,凭借其小巧可爱的车身成为大部分人喜爱的车型。
宏光MINI EV的火爆也带动了国内微型车市场整体销量的提升。从表中来看,奇瑞小蚂蚁在2021年的销量达到76987辆,同比增长翻番。小蚂蚁年销量能突破7万,与这款产品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凭借着全铝车身的安全特性再加上AI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手机无线充电、一键自动泊车、一键远程控车能智能化配置,满足注重品质的消费者。
同样在微型车上发力的还有奔奔E-star。奔奔E-Star是一款油改电车型,于2020年4月正式上市,指导售价6.98-7.48万元。虽然奔奔E-star在同级车型中空间较大,但销量一般,2020年销量仅为9700台。同年7月,宏光MINI EV上市,半年时间交出了近12.8万辆的成绩单。当然,奔奔E-star想复制其成功之路,推出价格为2.98-3.98万元的奔奔E-Star国民版。正是价格的下降,让消费者更加青睐于这款车。据数据显示奔奔E-star全年的销量为76381辆,同比增长582.70%。但在笔者看来,长安奔奔E-star除了空间和价格优势外缺乏其它竞争力,或在2022年退出车型TOP10。
二、轿车:竞争激烈
当然,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也离不开比亚迪、广汽埃安这些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如表所示,比亚迪的多款新能源轿车跻身进年销量前十名,秦PLUS新能源销量达到166111辆,汉年销量为117323辆,埃安的AION S的年销量也达到了73853辆。
具体车型来看,比亚迪秦PLUS能有如此好的销量表现并不是只靠单一车型,包含DM-i车型与EV车型。其中,秦PLUS DM-i车型上市后,给整个车系的销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0万左右的价格,秦PLUS DM-i的内饰、空间及配置都不错,且可油可电,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的另一款车汉也是卖得很火。在国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里,空间大、豪华排在第一位,而汉正好满足这些要点。汉的长宽高为496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是一款中大型轿车。另外,汉的内饰用料十分大方,皮质包覆、缝线点缀、实木纹理、铝材装饰,搭配左右对称的环抱式座舱布局,豪华感十足。空间大、内饰豪华再加上比亚迪安全系数超高的刀片电池,汉没有卖不火的理由。
来自于榜单的另一款轿车广汽埃安AION S,全年销量为73853辆。近年来,广汽在新能源车上不断发力,埃安系列也凭借着不错的性价比赢得了不错的市场。AION S作为广汽埃安独立之后的首款车型,B端网约车用户占比不少。但随着AION S PLUS上市之后,这款车凭借着动力输出强劲、续航超长等特点,或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AION S Plus全系配备了广汽埃安的杀手锏——弹匣电池,该技术能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够做到无起火、爆炸等现象。
在此次榜单中,特斯拉可谓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大的鲶鱼。其旗下车型Model 3全年的销量为150890辆,同比增长9.80%。Model 3作为一款3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是特斯拉旗下的走量车型,凭借着动力强、颜值高以及不错的市场口碑,再加上其品牌知名度高,这款车型在中国可谓是爆火。
三、SUV:潜力无限
在国内的燃油车市场,SUV比较受欢迎,但在新能源车市场SUV并不如轿车受欢迎,就2021年新能源汽车TOP10榜单中,闯进前十的SUV共有三款,占前十总销量的26%,不论从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占比都不如轿车,但占比相对于2020年则提升了15个百分点。闯入TOP10的Model Y、宋PLUS新能源和理想ONE还是颇具实力。
相较于Model 3全年的销量,Model Y则略胜一筹,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69853台。仔细来看,Model Y卖得如此好,与它的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Model Y较于MODEL 3空间大、离地间隙高,2021年Model Y的起售价为280752元,即使选配1项也还可以获得国家的购车补贴,这一点俘获了不少消费者。加上特斯拉的品牌力,使Model Y很容易在同级别的车型中胜出。
在比亚迪的SUV车型中,宋系列可以说是比较耐打的一款车型。首先宋PLUS新能源占据了车型矩阵优势,提供不同动力版本的车型。其中DM-i版本较于传统燃油车省不少油,用车成本降低,车型优势更加明显,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作为唯一一家在榜单上的造车新势力,理想值得被点赞一下。仅靠一款车型打天下的理想ONE,被业内人士唱衰增程式是常有的事。作为一款中大型智能电动SUV,理想ONE可以做到1080km的超长续航,售价也只有33.8万元。无论是空间、智能、续航能力还是定价,理想ONE都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据数据显示,理想ONE全年销量达到了90491辆,同比增长177.40%。这个成绩对于理想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理想ONE成功之道归于两点:其一是增程式领域几乎没有竞品;二是理想集中资源在单款车型的单一配置,减少了排产的负担以及缓解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
结语:全年来看,特斯拉虽然多次深陷舆论旋涡,但两款车型都能进入前五名,不得不说其实力确实不容小觑。除此之外,TOP10榜单中已不见合资品牌身影,说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2021年随着补贴的退坡,TOP10微型车的销量与TOP10的总销量比为38%,相对于2020年37%的数值,几乎持平,说明消费者的购车导向完成了从政策型向需求型的转变。2022年,新能源补贴再次退坡,或并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力争2027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推动其与电网融合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作为超快充领域引领者,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极氪......
近日工信部核查了2016-2020年间车企的新能源补贴,有些车企因为车辆的要求并不能满足新能源补贴标准,所以对补贴金额做了核减。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黄牛的“业务触角”正伸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日,某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大量高价求购岚图FREE+订单的帖子,甚至有用户发帖“愿用某新势力YU7订单加价交换FREE+提车名额”。这场订单争夺战的源头,是7月12日岚图FREE+的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
纯电小钢炮,外观足够战斗,年轻人会喜欢埃安UT Ultra吗?
沉没成本和战略转向,该如何权衡?
整体变化不大,还是那些车。
从CBD到无人区, 纵横G700带来了全地形豪华电混越野SUV应有的素质。
比亚迪与足球少年赴梦世界舞台
最近,2025长春车展上的一汽奔腾成了行业焦点。不是因为什么高调发布,而是他们旗下的“悦意双子星”——悦意03和悦意07,上市仅三个月就累计交付突破1.6万辆,这波成绩确实有点惊艳。
吉利控股集团上半年总销量193万辆 同比增长30% 新能源销量超百万
全球化的经验
15万左右的价格下,把“高配”变“标配”,哈弗猛龙燃油版值得选?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我介意别人的老婆也长得像刘亦菲。”
我又相信爱情了!看着他们,你也一定相信。这对00后情侣用500天时间,在杭州与上海之间跑出22万公里爱情轨迹,相当于绕地球5.5圈的距离,每天400公里的往返,到底怎么坚持下来的?答案藏在阿维塔12的智驾系统里——18.6万公里的辅助驾驶里程,占总里程的85%,这组数据揭开了长途......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7月12日,长安福特东南区在杭州千岛湖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试驾活动,专注于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车型的全场景性能体验。此次试驾覆盖了城市街道和场地试驾,全方位展示了这款E生代混动座驾的卓越实力。
开的越多,越是觉得不对,和特斯拉Model 3差价高达15万,却有不输特斯拉的体验。 高阶智驾、座椅按摩、大空间、高颜值......这真的是2万美元能买到的车?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