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 EVOS 开始,重新认识福特

从 EVOS 开始,重新认识福特

极客汽车 1729浏览 2022-01-23 IP属地: 未知
图片

福特最近有点儿忙。

一边是备受瞩目的纯电 SUV Mustang Mach-E 在 12 月正式开始了交付。另外一边,全新的福特中国设计中心,2022 年 1 月 17 日在位于上海的福特中国 Dx Hub「福创谷」正式启用,当天还一并发布了最新一代的福特蒙迪欧。

表面,是中国人一向看重的,辞旧迎新的仪式感。对福特有所了解的人会明白,背后是福特在华转型的收获期。

故事还要从同样是在 2021 年登场的福特 EVOS 说起。

「从 EVOS 开始,福特相当于革了自己的命。」

彼时,福特中国 EVOS 整车项目总工程师关英超如此说道。2021 年 4 月 19 日,福特中国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了福特 EVOS 车型。

除了标志性的动力强劲和操控感之外,试驾过福特 EVOS 的人大多会给出一个反馈:这辆车很不「福特」。有「无新能源不智能」的普遍固有印象在先,福特 EVOS 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不仅不像一辆燃油车,更不像是从福特走出来的产品。

行业与坊间的关注点普遍集中在了 EVOS 那亮眼的智能化表现,和这辆车一点儿都不「福特」上。随着那些疑问慢慢变成结论,看到这些的福特中国项目团队知道,最初的选择、推倒重来的决断和无数的夜不能寐,都有了意义。

图片

新规则之下,每个人都是新玩家

2019 年,福特汽车全年在华累计销量约为 56.79 万辆,相比巅峰期 2016 年-2017 年的销量,下滑明显。

「车企们只要不停重复造车卖车、造车卖车就能过好的安稳日子,要过去了。」有行业媒体如此评价道。

一方面是蔚来、小鹏、理想等新玩家以各具特色的打法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缠斗多年的老对手们,纷纷在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咬着牙转型。

转型并非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更何况传统品牌无论是产品的价格与分级早已固化,用户们为之津津乐道的种种,也正是建立在多年来固有认知的基础之上。

时至今日,中国仍是全球汽车最大市场之一,这里留给所有人的机会也许是公平的,但窗口期是冷酷无情的。

牌桌上的每个人都要自救。自救与挣扎的区别,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审视,是重新认清自己和周围。

无论如何,合资公司在产品研发主导权上的弱势,都是不争的事实。跟恨不能一年迭代两次的消费级智能手机市场大大不同,新车型的研发往往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要想更好地顺应趋势、甚至预判趋势,就需要更加灵活的本土化策略。

2019 年 4 月,福特中国发布了「2.0 战略计划」。用福特中国掌门人陈安宁的话来说,以「更福特,更中国」为核心的「2.0 战略计划」,实质上就是从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向「一切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的转型升级。

图片

当简单的功能对标形式无法再成为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对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的理解,成了每个人的起跑线,乃至延伸出去的赛道。

「从 EVOS 开始,福特中国产品中心的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始自发性地往这个方向去发展,这为我们未来车型开发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所有车型开发的根基。」有 EVOS 项目团队成员回忆道。

图片

从推倒重来开始

「福特 EVOS 会是一款填补燃油车智能化短板的车型。」

从最开始,没有人对这个定位有异议。放在福特 EVOS 已经面世的今天来看,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智能化表现与受众反馈,恰恰是对那份决断的回应。

舍弃成熟的产品模型,从平台、底盘、电子电气架构到整个车身都是全新的工作。EVOS 项目团队判断,这个级别的车型不管在哪,标准的研发周期都会在 40 到 42 个月,约合三年半左右。

「如果现在的产品看上去足够好了,那放在三年后呢?竞争力在哪里?」EVOS 项目团队的成员们反复问自己。不能只满足于强于福特过往车型,还要着眼于三年后的市场,让设计和产品力更有竞争力。

没有人能准确预见三年后的设计流行趋势,但在对市场有清醒认知的前提下,打磨出足够先锋和超前的设计,到时候 EVOS 仍然会以亮眼的造型,跟竞品们同台竞技。

于是福特 EVOS 项目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倒重来。

图片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福特中国领导层义无反顾的支持。为了具备前瞻性的潮流外观,为了兼具科技感和未来感,造型上一遍又一遍地设计、打磨、调整已是日常。两个月一次的造型调整,背后是团队持续性的市场调研在做支撑。

调研的结果还被用来成功说服福特底特律总部。如何让高层理解中国消费者对设计的追求、对座舱智能化的需求等等,是个持续的过程。

没有人会认可问世即过时的产品。福特上下清醒地认识到,EVOS 问世之日要面对的是体量巨大、活力充沛的中国市场,是敢于、乐于为好的设计与体验买单的中国消费者。

福特中国领导层说,「以最大胆的方式去做这辆车」。这句话给了每个人培养开放性思维的决心。

从今天来看,福特 EVOS 项目团队的推倒重来,对前瞻性、科技感、未来感的坚持,让 EVOS 的造型、内外饰设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即便这份坚持让真正的项目周期少了一年多的时间,EVOS 团队还是守住了最终的上市时间之前完成交付。

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福特 EVOS 项目团队用「中国速度」实现了他们的初衷。

图片

「逆向」创新

许多保持着旺盛的持续创新能力的大型科技企业,都有举办内部创新大赛的传统。就像著名的微软 Hackathon(骇客松),从每年一届面向全球微软员工的创新大赛上,孵化出了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产品,著名的团队协作工具 Microsoft Teams 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EVOS 项目开发的初始阶段,福特在公司内部举行了类似于内部创新大赛的活动,请所有员工从个人角度提出想法:

实际日常用车过程中,或者想象的使用场景当中,哪些会是用户的使用痛点?

一辆车如果做到哪些方面,会让人觉得这款车特别有心意?

什么样的产品会给日常出行带来方便、给生活带来亮点?

……

每个人认知世界的角度各不相同,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福特内部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创意点。这里的所有人,并不只有福特中国,也包括远在美国底特律总部和全球其他区域的同事。

图片

为了更好地利用起这些宝贵的创意,福特甚至专门请来了培训师,帮助团队一起梳理观点和想法。通过内部评选机制,那些公认最有价值的创意点,公司也会提供资源,比如通过快速样件,让大家把创意更好地展示出来。

从用户体验出发,对福特 EVOS 项目团队来说,是思考模式的改变。创意点与产品力的决策来自集思广益,来自大量的用户调研,基于硬核数据和客观事实,而不会是地球另一端某间装修豪华的会议室里,几位设计总监拍拍脑袋冒出来的灵光乍现。

「从用户体验出发」仍是思考的核心,任何细节都是。

近几年,座舱中的无线充电板已经成为标配,但位置的各不相同,背后是底层逻辑、乃至底层逻辑的根本性不同。有些设计倾向于把充电中的手机「藏起来」、尽可能地将之远离驾驶者的视线。而有些设计则不那么在意,可以「让位」给杯架或是物理按键,只要看上去不碍事就行。

著名的华人游戏设计师陈星汉曾在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提到,如果一样东西出现在作品中,那设计者就要给自己三个理由,来证明它的合理性。

福特 EVOS 项目团队从用户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用户希望自己的手机在车内,时刻处于容易看到和接触到的位置。这个角度,为团队重新设计无线充电板的位置提供了依据。原本的设计中,扶手箱放杯架的位置恰好是用户拿取手机最为方便的位置。当用户有需要的时候,稍微挪一下视线,就可以看到手机屏幕上的内容。

图片

团队意识到,手机在车内的存在,并不是车机的对立面。与其费尽心力地让手机从视觉中消失,不如主动缩短驾驶者的手和眼睛与手机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方便、习惯与安全性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

基于这样的认知,EVOS 项目团队明确了将这里作为无线充电板的位置,杯架挪到其它位置,根据用户需求重新设计、布局。

很少有人发现,福特 EVOS 的无线充电面板对手机壳十分友好,充电效果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这些小细节,背后是 EVOS 项目团队对中国用户日常习惯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Never Say Never:

摸着石头过河的智能化

第一次坐进福特 EVOS 座舱的人,基本都会被那块 27 英寸的 4K 中控大屏吸引。即便对这辆车持保持意见的人,也大多会对这块屏幕给出积极正面的评价。

然而,1.1 米长的整块屏幕只是载体,背后是福特 EVOS 团队在「无人区」中探索和挖掘的过程。

图片

福特 EVOS 内饰设计工作从 2018 年 4 月开始,最初的规划是一块 15 寸大竖屏。但是,谁也无法判断,屏幕设计的趋势会在 EVOS 三年后问世时走向何方,用户的接受度又会是什么样。于是,除了造型设计之外,福特中国又针对智能座舱的设计、功能与交互,组织了深入的用户调研。

福特 EVOS 项目团队的 HMI(人机交互)设计师们,做了一组为期半年的用户跟踪调查。受访对象的二十组家庭,和工程师们在他们最熟悉的家庭环境里,一起沟通对座舱和驾驶的需求。然后双方一起坐到车内,进一步剖析从通勤到出游等实际环境中的需求细节。

无论用户是自己单独一个人开车,还是与副驾驶乘员一起。不同的用车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每个用户的关注点也许会有部分重合,又或者大相径庭,这些来自用户最真切的声音,都被 EVOS 团队仔细收集和消化,成为决策的基石。

来自用户的结论,比起竖屏,大家普遍更喜欢横屏。

时至今日,贯穿式的横屏设计成为了当前最先锋的屏幕设计方向之一。但在三年前,EVOS 团队不仅在市场上找不到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对象,还要更多考虑设计的前瞻性、差异性、扩展性。

当然,三联分体屏幕是可以被多数人接受的,时至今日也是如此。但这不符合福特 EVOS 自身的定位,于是团队再一次将三块分体式屏幕的方案推倒。

来自用户和市场部的反馈提供给了团队思考的方向。结合反馈,重新设计过的屏幕变成了两块,一块 12.3 英寸的高清仪表屏,与一块 27 英寸的超高清中控整屏,两者在外观上通过连接融为一体,在功能上又有所区别,中控屏与副驾屏「合二为一」。

尽管最开始没有人知道这么做对不对,也没有人敢说自己心里有底,别的设计方向就一定能做成,更不用说安全性上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最终团队还是达成了一致,克服眼前的困难,用自己的诚意,将最新的设计、更好的体验,通过最安全的方式带给用户。

业界之前没有这个尺寸的大屏量产的先例,那么如何解决可能随之产生的安全方案缺失的问题?

于是,福特 EVOS 采取了将安全气囊设置在屏幕后面的设计。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屏幕自身钢化玻璃的高强度会成为第一道保险。坚固且不易碎的特性,即便在安全气囊爆破的情况下,气囊会在瞬间将屏幕包裹住,从而避免破片飞溅产生深层伤害。

项目团队一边与安全气囊的团队进行谨慎的设计沟通,一边与屏幕玻璃的供应商确定定制化的参数需求。不停地数据模拟、爆破测试,不断优化屏幕的结构设置和安装位置,配合安全气囊的展开区域,以满足整车的碰撞安全标准。在保证安全上,团队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验证方案的可靠性。

图片

有了前瞻性的硬件配置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用户真正地用起来,如何强化体验,如何不让屏幕的尺寸拖了交互的后腿,是所有人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从规划到应用,任何一个中间环节没有跟上,产品的亮点就会成为槽点。

不是传统的单屏,不是主流的多屏,没有繁多的物理按键,福特 EVOS 这块大屏的一切都在挑战着团队的设计功底,和想象力的上限。

从根本的交互理念上,福特 EVOS 团队将车内交互的关注对象,从以驾驶者作为唯一的中心,拓展到兼顾主驾和副驾的体验。

在福特的全球体系中,历来智能座舱的设计主导权都是以北美为主。北美的基础架构进入各区域市场之后,再由当地团队进行本土化的再设计与后续开发。

EVOS 是个例外。

或者说,由 EVOS 开始,福特开创了新的分工模式。在福特 EVOS 项目中,由福特中国团队负责车内大屏的 HMI 设计,负责搭建框架和所有页面的设计,北美团队负责大屏的视觉呈现,比如色彩建议等等细节。这也使得 EVOS 的 IVI 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既融合了北美团队的架构,同时又相对独立。因此,合作中的双方需要保持有深度的交流,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内部竞争。

中国在互联网应用方面走过这许多年,早就已经从低原创高模仿的早期阶段,走到了能够引领全球创新的的快速迭代期,这其中少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开发者们的努力。

就像在车身设计的过程中,拿出无法被拒绝的依据说服底特律总部支持推倒重来一样,在搭建座舱智能化体验的过程中,福特中国团队凭借对自己用户与市场的理解,将主导权把握在了距离中国市场和用户最近的自己这边。

图片

福特 EVOS 的 HMI 设计最大挑战,是如何在 27 英寸的大屏上做到合理的触摸区域布局。相对于小屏幕设计中,屏幕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被轻易触及的特性,这块屏幕对 HMI 团队的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福特中国的工程师们先是针对 27 英寸中控屏的架构,设计了横向滚动功能。而后,工程师们针对不同的驾驶场景,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分别是面向用户独自驾驶的单人模式、与面向前排多位乘员的联合驾趣、分屏两种模式:

联合驾趣模式既可以调动副驾的能动性,又能实现主副驾协同合作的导航方式;

分屏模式则将 27 英寸的中控屏分为两块屏幕,主副驾乘员可以分别在一分为二的屏幕上进行各自的任务和操作,譬如主驾乘员专注依据导航路线驾驶,副驾乘员则可以通过连接独立声道的蓝牙耳机,在自己面前的分屏上沉浸式享受在线视频内容。

图片

舞台搭好了,还需要演员们上来唱戏。

在应用生态上,福特 EVOS 团队既没有「大撒把」式地通过应用商店模式引入大量第三方应用,也没有走少而美的「精品」应用路线。

与百度的合作,为 EVOS 带来了百度地图、爱奇艺、随心听、随心看等优质导航和内容资源。

但这些对 EVOS 来说还不够,团队为 EVOS 定制了专属应用,其中不乏像是面向车内休憩场景的「自由秘境」、主打惊喜信息的「时空秘境」这种面向细分场景的应用类型。多方应用生态的丰富与细致,使 EVOS 即便在登场的 2021 年直面新势力头部企业的热门车型,也能表现出不落下风的产品体验与高可用度。

「我们不是闭门造车,都是基于这些很实际的客户反馈、需求和使用场景,来打造我们的 EVOS,才有了以 27 英寸整屏来实现主驾副驾交互的硬件选择、有了新的多维交互模式、新的 SYNC+2.0 车机系统,整个这一切真的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贯穿始末。」福特中国车机系统应用高级经理 Forrest Wu 回忆道。

写在最后

不只是汽车行业,全球的产业格局都在发生着剧变。巨头陨落,新贵崛起。

面对不断缩小的窗口期,越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企业,就越有必要更快地顺应时代。

「EVOS 是我们的新起点。」这是长安福特总裁何晓庆在 2021 年某次分享会上的第一句话。

摸着石头过河,是整个福特 EVOS 项目最真实的写照。

这一遭,把「福特中国 2.0」战略的所有节点,都跑通了一遍。

图片

福特南京工程研发中心

图片

福特南京测试中心

人们常说,人类对未来的焦虑,往往源自于心底的未知。

就像几年前的福特。以前,没有人想过要做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里,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小姐有一句颇具东方哲学智慧的台词:「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几年来,福特一边不断审视自己,一边重新理解中国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一面思考,一面重塑自己。那个后知后觉的福特,正在变得愈发开放、包容和果断。

作为「福特中国 2.0」战略中的「四大中心」,福特中国设计中心、产品中心、新能源中心和创新中心相继落地,为福特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转型和创新、提升产品与品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产纯电 Mustang Mach-E、SYNC+2.0 智行互联系统、BlueCruise L2+级别的主动驾驶辅助、FNV 智能互联全网架构、持续优化迭代的整车 OTA……福特在电气化、智能化方面的「承诺」,正在一一兑现。

我们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

就像许多人不理解,EVOS明明是个看上去很「电动」的名字,为什么却给了一辆燃油车,还是辆智能化水平不低的燃油车。

在我们看来,福特 EVOS 之所以被赋予这个名字,并非是要蹭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的流量。相反,它应该是「evolution」(进化;演变)的复数形式。

不管是 EVOS,还是福特在中国的变化,都会成为接下来所有进化的起点。

图片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