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车业杂谈 3807浏览 2022-02-11 IP属地: 未知

2022年汽车市场已经拉开了新一轮竞争。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也许或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意义的年份。自本世纪入世以来,围绕“市场换技术”、“中国品牌何时才能真正做大做强”的讨论不绝于耳。如果从80年代中外合资汽车企业设立起算,市场换技术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争取到了40年的发展时间,也该到了兑现的时候了。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1月12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除了通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等毫无悬念的信息。更发布了一系列令中国汽车产业乃至国人对中国品牌振奋乐观的数据。

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954.3万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44.4%,比上一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已经接近历年最好水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4.3%。

笔者以为,中国品牌不断向上攀爬的背后,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新旧势能、中外力量转换的深刻写照。

01

后合资时代已经开启 跨国企业依然优秀却已不再独领风骚

在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微增长甚至是零增长的背景下,有人进步,自然就有人退步。众多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驰骋了三四十年后,正在不得不迎来越来越艰巨的战略转型,以此来适应中国市场的急速变化。

2021年,如果说法系、韩系等弱势品牌继续衰落并不能代表整个跨国汽车企业的整体衰落方向,那么以大众代表的德系、日系等传统豪强状态则表明,事情远非过去那么简单。

正在进行深度转型的大众品牌首当其冲,曾经南北大众双双逼近200万的强势表现早已不再。一汽-大众全年销量180万,同比下滑13%。而作为中国第一家乘用车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全年销量更是下滑17.5%,销量120万辆,在排名榜上更是被中国品牌在年度销量超越。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大众转型决心和动作自然决然不减,ID系列仍在不屈不挠地向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发起冲击,但是其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并不能由此断定大众代表的合资企业就此全部沦落,但显然的是,属于合资引领的时代已经悄然结束。

02

自主品牌全系上位 智能化、电动化、品牌向上多重发力

诚然,在应对芯片危机、灵活的供应链能力方面,本土作战的中国品牌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如果把中国品牌集体向上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此,显然并不合适,甚至是有失公允的。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中,自主品牌占据五席,在前十五中自主品牌的席位则增加到7个。与中国品牌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44%的整体表现恰好对应。

自主三强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强势。通过智能化、电动化、品牌向上的综合发力,三家头部车企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吉利汽车再次坐上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头把交椅,2021年批售销量达到132.8万辆,排位更是超过上汽大众,跻身销量三甲。

在CS75大型SUV销量达28万、UNI系列年销量突破12万、欧尚品牌年销量达22.8万辆等经典产品助力下,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超过120万辆。

而长城汽车加上皮卡的销量达到128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第二阵营同样可圈可点,借助在新能源赛道的迅猛发力,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销量达到73.5万辆,同比增长74.8%,是所有国内传统车企中增速最快的企业。奇瑞汽车借助海外的出口表现,其全年销量也逼近百万辆。

可以说,在经历多年的培育发展之后,中国品牌已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发展阶段,向上势头不可阻挡。

03

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未来 有赖于科技为核心的转型重塑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才是关键。正如不少业内专家所理性地看待,过去一年自主合资一上一下的鲜明表现。其很大程度上由于合资车企僵化的体系导致。

如在应对芯片危机中,众多的传统合资车企靠一级供应商,而中国品牌更灵活,通过各种方式找资源,包括直接联系芯片厂家购买,因此能获得更多资源。

显然,中国品牌并不能就此怡然自得,一旦疫情缓解和全球供应链能力提升,将直面来自资金、利润和技术全面优势的跨国车企竞争挑战。

1月28日,丰田汽车官方宣布,包括其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在内,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0%,至105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销量第一。而为了全面应对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深度变革,丰田正在依靠自身的丰厚利润,全面加大投入,仅在电池领域,未来十年,丰田将投资136亿美元研发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和电池供电系统,以在未来的十年中取得关键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

作为丰田的主要竞争对手,大众更加野心勃勃,在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发布的2030 NEW AUTO 战略中,大众将逐步投入730亿欧元以上的资金,研发下一代超级平台。

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路径在哪里?在激烈的产业竞争和智能化、电动化产业变革下,中国品牌依然要围绕科技实力提升,全面构建提升属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合资品牌不再独领风骚,中国品牌必须在2022年“活出自我”

正如在1月12日的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朱华荣表示,未来十年,一定会诞生世界级水平的中国品牌。但首要的是,中国品牌要全方位提升战略转型能力。首先从方向上,要加速向智能、新能源、低碳、出行服务、科技公司的特征去转型,这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中国必须抓住的战略转型机会。

同时要围绕经典产品,要加快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该向“健康化”方向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更加安全的私家车出行方式,车内健康问题无疑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三是对于本土作战的中国品牌,更要精准洞察年轻一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品牌上抢抓新营销变革,向中高端市场进军。

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品牌提出的最中肯和最科学的转型建议。

写在最后:纵观欧美强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汽车工业的重要性无以复加,经济强国一定是汽车强国。而汽车强国的立足点必然是拥有全球一流的本土品牌。对于已经培育三四十年的中国品牌,面临着百年未有的产业变局和崛起机会,实在不能错过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当然在中国品牌的群体努力下,也相信不会错过这个历史机遇。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业杂谈 7万粉丝    7907作品 关注 车业杂谈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