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022年3月5日)在上海外滩的电竞中心展厅里,赛力斯主导华为参与的问界M5第一批车辆,终于正式交付用户手里,也标志着这款自2021年12月23日发布以来,就倍受关注的明星车型,终于完成了从“梦幻”到“现实”的最后一步,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之前,网络上关于问界M5无论是褒是贬的满天言论,作为消费者都无法辨别真假。但今天之后,相信我们会做出正确的判断,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宵小和键盘侠们无处遁形,因为,终于能在路上见到问界M5的真车了!
其实早在2021年底,身为华为智能汽车BU的余承东就立下了“卖30万辆!”的2022年Flag。随后,关于华为一年到底能不能卖掉30万辆车,网上也是争议颇多。毕竟就销量而言,可以看到2021年造车新势力表现最突出的三兄弟,也都没有一家突破10万辆的大关。
那么问题来了,余承东为什么敢夸下海口,认为华为具备一年可以卖掉30万辆车的实力呢?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看来,华为的优势主要来自产品跟渠道,只要把这两方面做好,那么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算难事。但从造车到卖车毕竟拼的是真刀真枪,华为真的拥有这个实力吗?
华为“卖车”将面临哪些挑战?
在我们看来,华为“卖车”的最大问题肯定不会来源于产品。客观来讲,当问界M5横空出世之后,才惹得很多业内人士不断猜测,华为究竟会不会改变之前坚决不下场造车的态度?特别是从赛力斯SF5到AITO问界M5,华为在此前的基础上已经吸取了不少经验。所以能够看得出来,华为对于问界M5可谓是信心满满。就产品力而言,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亦或者是车机交互,问界M5都有一定的产品竞争力。
旁的不说,作为一款增程式新能源车型,问界M5搭载的是四缸发动机,这点比理想ONE的1.2T三缸机也要强上很多。尤其某媒体此前还针对理想ONE进行了十万公里拆解测试,结果发现发动机渗油现象非常严重。试问,当然AITO再推出一辆中大型产品之后,大家还有什么理由去买理想ONE呢?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问界M5,未来还会更多品牌旗下的车型进驻华为旗舰店,丰富的产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华为店内年销量的关键。
产品没有问题,那么产能这边呢?巧的是就在虎年春节前夕,负责生产问界M5的小康股份特地在重庆两江工厂举办了生产保供大会,一季度要生产1万辆问界M5!要知道问界M5是在2021年年底才开启预售,现在一个季度就要生产1万辆,可想而知,问界M5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除了产品跟产能,华为还有相应的销售渠道作保障。事实上,我们也在华为不少线下门店见到了问界M5的身影。至于有些人质疑华为店内的销售人员能否适应汽车销售的工作,据我们了解,在华为店内,数码类产品销售跟汽车销售其实是分开的。并且,对于问界M5的销售人员,上岗之前都要到重庆进行培训,以保证后期的销售工作不会出现大纰漏。所以,除了前期可能会略有一些局促之外,大家完全可以信任后期的华为汽车销售团队。
除了“卖车”,华为究竟会不会亲自下场造车?
回到“华为究竟会不会亲自下场造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事实上在2021年年底的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大家都看到了余承东那么卖力地演讲。有那么一刹那我们都差点以为华为要改变之前的态度,选择“亲自下场造车”了。但事实上,错觉终归是错觉。
关于外界流传的各类“华为早已亲自下场造车”推测,余承东也只是淡然表示,“目前AITO问界M5的整车研发、整车制造都是小康赛力斯负责,华为在产品造型、内外饰设计及品牌营销方面助力,包括智能座舱、电机、电控等用的是华为的技术和零部件。”
分工明确,是华为跟小康赛力斯之间达成的默契,也是死守“华为永远不会造车”的承诺。只做自己擅长做的事,可以说,华为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车联网模块、电子部分等领域,以便更好服务各大车企。
其实大家一直以来都在纠结华为会不会造车,也并非凭空猜测,毕竟就拿问界M5来说。这款车拥有华为的尖端技术,包括新车的推广宣传跟渠道销售,华为也是一手抓,唯独没有华为的LOGO而已。不过,之所以会引出这些质疑声,并不是大家怀疑华为造车的水平,甚至很多消费者都满怀期待华为能够亲自下场造车。
但在我们看来,华为是否亲自下场造车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华为现阶段跟各大车企合作的车型究竟具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能不能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趋势。如果华为的技术能够汽车产业带来切实可观的改变,那么即使华为不造车也毫无关系,毕竟那时候找华为合作造车的企业,想必早就排成了长队。
华为“卖车”如此卖力的原因是什么?
华为“造车”之所以会给大家带来困惑,主要还是因为用力过猛。当然,华为深度参与造车也是跟近年来的遭遇有关。自从被漂亮国制裁后,由于缺少5G芯片,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不断下滑。
那么智能手机业务受损,总得从其它业务找补回来。对此,余承东表示,卖车可以帮助华为零售店活下来,帮助零售商挣钱。的确,要知道在商圈开店,不管是租金还是人员成本,都不会太低,卖车带来了巨大利润确实可以抵扣掉高端手机市场流失的利润。
除此之外,在新能源市场爆发后,造车新势力不光颠覆了市场需求,还对销售渠道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余承东看来,汽车零售业态也已经转向了商场以及线上为中心的零售网络。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车企再从0开始构建零售体系,那肯定是笔不小的投入。但如果借助华为的渠道,既可以实现双赢,又能带动华为的业务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华为深入参与汽车产业,也跟构建宏大的鸿蒙系统生态圈有关。特别是在鸿蒙系统生态圈逐渐完善的当下,抛去智能手机、手表、办公、智能家居等终端领域,如何让现在的2.2亿余台鸿蒙系统终端设备数量再实现一个新的量级提升,汽车市场自然是最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敢想敢干又有尖端技术傍身的华为,或许才是当下自主品牌最或缺的合作伙伴。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网上对华为一年30万辆汽车销售目标的质疑声,大多还是因为对于自主品牌的不信任,以及部分消费者的不自信心理。一直以来,自主汽车品牌少不了被人误解,价格合适就是低端?合资进口就一定好?这不就是一种“病”吗?如果说,我们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试问中国汽车产业还能有翻身的一天吗?
不过,好在从这几年自主品牌的增长来看,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在销量上的不断攀升,可以说还是有很多中国消费者开始接受自主品牌。而在自主品牌、国产品牌的影响力上,华为当然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毕竟凭借一己之力,在智能高端手机市场超越过苹果、三星这些老牌巨头。而在其将天赋带到汽车产业后,会不会造就一个新的奇迹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我们届时一起来探讨一下!
最后,再次恭喜今天喜提问界M5的各位车主,给你们的眼光点个赞!
15万内能落地的纯电SUV,萌哥有什么好的推荐?|选车234期
13.98万买合资MPV销冠?现代库斯途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此时此刻,才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纯电代步小车怎么选?从目前的市场来看,3-4万的车型也能满足基础的代步需求,但是在安全性以及实用性上还是差点意思。而10万左右的车型,又显得有点大,城市代步不太方便。在7万左右的车型中,销量最好的两台车分别是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后面还有一台东风旗下纳米01销量也在不断攀升。那么......
裸车降至12万左右 主打动力及性价比 本田英仕派能否平替雅阁?
5月1日,一汽丰田再次率先公布月度销量数据:2025年4月销售新车65,024台,同比增长32%;继一季度以销量超过17.2万台,实现同比增长9.6%之后,再次续写正增长记录。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34,794台,占比54%;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39,087台,占比60......
比亚迪一季度海外销量破21万辆!七国摘得销量冠军!
全新牧野青配色+至高6.06万权益,问界新M7质价比拉满
在选购车型的时候,大家可能会顾及实用性方面,最终妥协主流车型,那么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我们的答案是猎装车,猎装车型拥有常规轿车的大部分动态性能,实用性又比普通轿车或者轿跑车更好,最重要的是如今猎装车已经属于个性化的选择,在路上开的回头率并不低。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极氪007GT......
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不局限于“买车就为家用代步”的单一需求。
奥迪入华37年再出发:“双品牌”重塑豪华电动车格局
综合续航破千、带激光雷达、有高阶智驾、全系2+2+2六座布局、还是一款中大型SUV,顶配只需18.98万,性价比是这款产品刻在骨子里的标签,零跑C16。本期就来试驾体验零跑C16,看这台新能源中大型SUV在静态、动态方面如何抓准家庭用户的需求。
即日起至5月31日,购新奢纯电SUV岚图知音,可享“首付5.4万起+5年0利息”金融方案,日供低至70元,配合至高1.8万现金直降及2025国补,17.89万即可拿下MUSE铂金奖设计+5C超充黑科技
一提起中大型轿车,大家脑海中会有哪些品牌?估计很多网友不会想起宝骏这个品牌,但宝骏品牌却在近期打破了这个印象,带来了宝骏享境。这是一台车长超过5米,轴距达到2.9米,尺寸堪比德系BBA 56E的一台全新中大型轿车。那么它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又将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对宝骏享境这款车做一......
一家五口出行,理想L7 Ultra家用SUV优选!
虽然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但燃油车技术的发展却并未停滞。
5月1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科技潮品SUV钛3亮相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钛3共计5个版本,惊喜价格13.38万起,并提供至高5500元的金融贴息政策,以及5大超值购车权益。 “一反常钛·3生万象”,方程豹钛3凭借其独有的“1机3舱”潮流配置、“E+2C......
联诚发LCF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领克900正式上市,到底谁慌了?
作为国内“方盒子”SUV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捷途旅行者自上市以来凭借硬派造型与可城可野的性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3月底,2025款车型以“36项升级”为核心,在外观、内饰、配置、越野性能等几大维度实现全面进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款新车都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