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这波营销操作,已经把“挤牙膏”、“吊胃口”这些方式演绎到了一定高度,挤了几周,终于挤出来了瞩目的“智能驾驶”相关内容,这一次的剧透,也让理想全自研的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正式与我们见面,还让我们看到了理想L9视觉传感器“眼”中的望京。
在此前的剧透照片中,我们就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了理想L9头顶上那颗“耸立”的激光雷达了,这颗型号为AT128的激光雷达来自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新贵——禾赛科技,理想汽车与禾赛科技在去年7月达成合作,此次搭载的是禾赛专为高级别辅助驾驶打造的128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它也是集度、高合以及突然放大招的路特斯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AT128的激光波长905 nm,相比蔚来ET7所搭载的图达通Falcon的1550 nm 功率更低,探测距离会更近一些,但10%反射率下最远探测距离也可达到200 米,给制动等反馈也留出了充足的冗余空间,场视角120° x 25.4°,二者可以理解成激光雷达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探测角度,而且一般情况都是对称的。激光雷达基于两个视场角形成一个锥形面积,绘制点云图像。
理想这颗激光雷达的亮点在于采用128个激光发射器,垂直排布,形成一条激光线,再通过一个1维的转镜,将线变成面,实现对前向环境的探测。这类带有转镜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点云密度和较高的分辨率,但是相对成本较高,而且其内部存在固定转镜的轴承,导致其使用寿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使用双楔形棱镜式激光雷达的小鹏P5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内部的楔形棱镜为固定式,稳定性较强,成本较低,但相对的在相同时间内点云密度和分辨率也更低。这就要看车企到底是要顾及哪部分了,成本高但是效果更佳,成本低效果差但可以增加数量增加冗余度,相应的对于算法平台的要求也就更高。
随着理想L9宣布激光雷达成为其智能驾驶的硬件配置,国产新势力“蔚小理”三家也一起走进了“激光雷达”时代,三家就像说好了一样,知道理想汽车每周三要爆新料,小鹏和蔚来也不约而同的前后脚发布了两家激光雷达的“秀肌肉”视频,三家的激光雷达分布方式有两种:车顶和前灯组下方。
理想L9和蔚来ET7的激光雷达都“长”在了车顶部位,这种布局的优劣势很鲜明:
优势在于:首先其布置位置高,特别是SUV车型,不易受到遮挡影响,“站得高,看得远”,其视角趋同于驾驶者的视觉位置,能更好的从驾驶者的视线点出发;其次,车辆前部碰撞几乎不会损伤它,损坏可能小,降低车辆维修成本;再者,由于没有布置在前包围或保险杠部分,可为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留出空间,什么?你说理想L9没说有毫米波雷达?额....;最后,这是我的疑虑:如果当初开模设计的时候,就没打算装激光雷达,后期激光雷达出于其他原因被迫“上马”,那么你说它能安在哪里?车内?车内不行,视线被前机舱遮挡,车内顶部还要给摄像头留位置,那就只能放在车顶了,不协调也就不协调了,起码“有了”。
劣势正巧可以对应着每一个优势:既然设计在了车顶之上,那么车的整体设计感、感官上的完成度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车主的维修成本是低了,那么意味着后期厂家少赚钱呗,现在越来越多车企把车辆设计成为易损件,卖车才能赚多少钱啊,修车那可不就是厂家说的算了,说给你修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车企把它设计得那么牢靠,那就是完全不考虑后市场啊;也有可能是我浅薄了?前脸只要不撞激光雷达就不会坏,说不定车顶上更容易坏,夏天太阳暴晒下的黑色车顶温度甚至能够超过70度,而激光雷达的极限工作温度大多在80度,这样长期临界于极限工作温度的工况,势必有可能会影响激光雷达的寿命和效果。
小鹏在P5车型上,激光雷达被放置在了前灯组下较低的位置,这也是目前行业内大多数车型的布局方式。
究竟哪种布局方式更好,也要看激光雷达的基础性能、算法识别的效果、成本考虑以及其和其他传感器的配合程度,车载激光雷达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说完了激光雷达,理想L9的感知传感器配置也很丰富,包含6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和5颗200万像素摄像头。
在理想L9上两颗前向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可以实现120度广角范围的覆盖,官方称同时兼顾最远 550 米内车辆、行人及锥桶等物体的识别。
曾经特斯拉和蔚来采用的前向三目摄像头,每个摄像头的探测最远距离都不同,前视主摄像头检测距离一般为150 - 170m,前视广角摄像头检测距离在50 m左右,前视窄角摄像头可达250 m甚至更远的距离。理想L9的像素提升,但靠摄像头直接把探测距离又扩大了一倍,是不是有些夸大呢?
我认为500米以上的探测距离是有可能的,但是仅限于车辆,对于行人和锥桶也能识别的说法我觉得有些夸大。
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它可以探测到100 - 150 m范围内的行人,并且在窄视角的场模式情况下,大约可以探测到500 m左右的动态车辆,180m左右的小目标。
德国大陆集团发布的800万像素的摄像头MFC535,这款摄像头的视场角为125°,并且可以识别100m的交通标志,140m的自行车、行人,160m的摩托车和三轮车,500m的轿车;对于车规级800万像素的摄像头,目前国内蔚来ET7、2021款理想ONE极氪 001等车型在使用。蔚来 ET7搭载了11颗来自均胜电子的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它可以最远探测687m左右的车辆,262m左右的锥桶,223m左右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目前摄像头虽然像素很高,基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在500米以上的范围对于物体识别还是停留在车辆等大型物体上,对于行人、锥桶等还停留在200米左右。
此外,理想 L9 还有 2 颗 800 万像素侧前摄像头、2 颗 800 万侧后摄像头和 1 颗 200 万的后向摄像头,完成车辆周身 360 度的感知。环视方面理想采用 4 颗 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相比现款车型有一定提升,由于对正后感知需求较小,理想仅给装了一颗 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后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一般在50米左右,而且基本都是作用于辅助泊车,200万像素也说得过去,比丰田雷克萨斯的摄像头清楚就行了,本不用太纠结这方面,但是一想到这是理想汽车的旗舰产品,而且售价接近50万,那还是应该都用最好的镜头,蔚来在这方面就做好了表率,自家旗舰轿车ET7直接用800万像素镜头堆满全车,效果咱们另说,但这确实是旗舰该有的样子。
上文提到,理想此次并没有公布L9上有没有毫米波雷达这项硬件配置,一方面是有可能继续和理想ONE一样,搭载5颗毫米波雷达,但芯片紧张,当时5颗毫米波雷达理想ONE出厂就配3个,旗舰车型可能也会面临这种问题。
另一种就是不再需要毫米波雷达,用感知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共同来解决,既不用担心芯片短缺,又能降低成本。理想 L9 的激光雷达只能覆盖前方 120 度角,如果没有毫米波雷达辅助的话,车辆其余 240 度角的范围内就只有摄像头来判断物体和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目前,视觉算法和融合算法是各有利弊的存在,单一视觉算法的好处在于决策层只需要接收摄像头的信息,但视觉算法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例如我们常说的鬼刹车现象,视觉算法误将影子或其他不真实存在的事物当成物体导致的。而融合算法虽然有毫米波雷达进行准确测距,但也会出现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测量数据不统一的现象,此时两个不同数据给到决策层时,其很难进行判断。
理想应该不会忘记,当年由于没有侧向毫米波雷达,自动变道时存在的重大隐患。
软件系统方面,智能驾驶算力平台包含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双处理器互为算力冗余,使智能驾驶系统运行更稳定。相比于算力只有10Tops的理想ONE,算力天差地别,摄像头数量从5个增加到了11个,数据量大幅提升,有更大冗余度的算法平台也为今后功能的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智能驾驶层面,理想L9的硬件表现比较中规中矩,但可贵之处在于,整套智能驾驶系统全栈自研,实际表现依赖自动驾驶算法,数据、感知融合等多方面的技术积累,理想都还在快速成长中,相比于蔚来和小鹏,理想的NOA更像是一位追赶者。这样一套软硬件已经几乎完整的展示给我们了,那么我预测下一周理想会“挤出”智能驾驶的详细功能,以及OTA等,到时候再来和大家一起分析理想L9的这些功能有无过人之处。
创领新篇,一汽红旗1-6月销量突破22.5万辆
当你手握10万-15万,想入手一款实力均衡的SUV时,选择面实在太广了,如果你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妨看看这台深蓝S05如何?深蓝S05官方指导价在11.99万-14.59万之间,目前还有限时一口价活动,也就是说它的起售价直接来到10.49万,落地价也就11万出头。首先,价格是......
2025卓越团:1分快3规律技巧
五家新势力品牌公布6月销量成绩!零跑破纪录,小鹏超3万
特斯拉涨价1万块,是给小米让道?还是为了降价?
加推自在版。
6月,岚图汽车单月销量达10053辆,同比增长83%。1-6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56128辆,同比增长85%。在高端新能源MPV领域,爆款岚图梦想家站稳冠军。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在国人的传统印象中,BBA的地位毋庸置疑,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在国内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选择它们的消费者自然很多。不过伴随着造车新势力的持续发力,推出越来越多拥有豪华品质的代步车,同样需要二三十万就可以享受高品质驾乘体验。对于那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同时不差钱的消费者来说,开始将购车目标......
零跑不愧是价格屠夫啊,入门56度电还带独立悬挂,比小鹏MONA M03强多了。
下一代宝马X5,代号G65,计划于明年正式发布,量产时间是2026年8月至2035年7月,也就是说生命周期长达9年,相较于以前是有所增长的,虽然这只是计划时间,但宝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路虎揽胜运动官降5.2万,不好使,还是等纯电
中国一汽2025年上半年销量成绩亮眼,整车销量超157万辆
“算力即未来”
“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势头正在超过燃油车”,纵观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环境,大家就会发现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很多传统燃油车的存在感和销量成绩都在下降,部分细分汽车市场的销冠位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新能源车占领。不过大家同样不能忽略燃油车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燃油车都不会消失......
当前,市面上的家用车实在太多,保不齐就有来“凑数”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当“冤大头”。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款高质价比“奶爸神车”:东风奕派eπ008 ,相信很多人之前就听说过它的大名,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机会了解一番。定位于中大型SUV的东风奕派eπ008充分考虑......
MG与OPPO智行手车互联发布 全新MG4将首搭其“解决方案”
不懂就问,岚图FREE作为中大型SUV,本就与问界M7处于同级竞品,而新款岚图FREE引入了华为作为辅助,那华为这波操作是不是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其实从销量表现上不难发现,如今的问界M7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单月销量稳定在4000+左右,而岚图FREE本身是一台产品......
MG“All in新能源”,携手OPPO打造智行生态新格局!
伴随电动化转型,以及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加剧、MG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除了延续自家产品在操控方面的优势外,与OPPO的合作也将迎来全新体验。未来,MG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