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元汽智驾 2679浏览 2022-04-05 IP属地: 未知

作者:弘祖胡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买丰田还是买大众?很多人选前者,买本田还是买大众?很多人选前者。德国大众这几年在中国市场里依然卖的最多,但早就不不能独霸天下了。而且,这背后,日系老对手对德国大众的分化影响并不算大,真正改变了市场格局的,是几个头部中国车企。

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上述几家现在的产品几乎都开始在价格层面上和合资日系、德系正面碰撞。同样价格里,国产车用混动Pk合资燃油,用更高马力的涡轮增压Pk合资自吸/小排量增压。眼前的局面是,四家销量头部的车企,都有自己的技术王牌,而这些技术也都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购买,以及大量的讨论。

长城,技术最先进最全面的中国车企?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细分四家车企,都有明确的技术特征。吉利有沃尔沃背书、沃尔沃共同研发的2.0TD发动机+CMA+BMA架构、还直接共享了沃尔沃技术,领克09的SPA平台。

比亚迪,有刀片电池,有DM,有DM-i,DM-p。

长安,有蓝鲸动力,而这个榜单上技术准备最丰富的,是长城汽车。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传统能源里,有DHT混动、有3.0T V6发动机、有9速湿式双离合、纵置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新能源领域里,长城有DHT-PHEV插电混动,有大禹电池,还有2021年发布的氢能源战略,还有和华为合作的沙龙科技。 

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布,之中少量技术开始真正完成装车,我们也越来越开始见证这家企业的技术实力。揭开之前的疑问,长城的技术到底够不够先进?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截止目前,长城汽车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具体应用到车型上的包括:DHT混动、DHT-PHEV插电混动、3.0T V6+9AT、9速湿式双离合。尚未应用的有3个,分别是大禹电池、沙龙科技,二者会在今年年内完成组合推出,至于氢能源相关的产品,时间和效果都要再进行等待,因为一方面氢能源需要大量“烧钱”推进,长城得同时解决钱、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则因为,规模较小,所导致的商业化推进困难。 

已经装车的技术,眼下已经经过了媒体、消费者的初步验证,是否先进的答案已出。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DHT混动,分别应用在哈弗、WEY旗下的部分车型上,哈弗赤兔上布置了1款产品,指导价全系最高13.88万,WEY品牌布置了玛奇朵、拿铁2款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4.6-18万元。技术表现上,先说优点再说缺点,最终结合销量给出综合结论。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目前DHT在长城汽车上的应用,优势在于确实能带来比较好的油耗表现,哈弗赤兔工信部百公里油耗4.7L,拿铁DHT 4.9L、玛奇朵DHT 4.7L,已经达到了同级别的主流水准。另外,DHT的技术思考逻辑,和本田i-MMD属于同类,不同工况下电动机/燃油机产生可解耦,也就降低了加速/减速时的顿挫感,使用体验表现优秀。

优点很明显,不过待提升空间也很明显。目前长城所使用的DHT技术,相应的内燃机动力都处于合格水平,不过在高速直驱路况下,热效率等方面不够惊艳,于是城市工况省油优势大,高速工况下属于良好水平,优势不算大。另外,则在于,长城的相关技术推出较晚,待市场进一步验证,目前对单独车型的消费者来说,比顶配更昂贵比较明显,消费者意向相对不大。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当然,长城自己也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因此哈弗品牌只出1款试水,销量表现不高。WEY的表现相对更好,玛奇朵DHT相对一般,月销量多以3位数字为主,拿铁DHT则能破千。

总体而言,市区工况下使用,油耗属于较好水平,高速正常水平,动力和油耗的均衡还有提升空间,另外有待市场验证,积累信心。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DHT-PHEV插电混动,和DHT不同,使用了更大的电池组和P2、P4等技术机构。不久前,拿铁DHT-PHEV上市,引发了很大的讨论,因为它的价格。尽管在产品力上,有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但因为长城此类车型价格破30万后,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优点,所以在舆论里被认为“明显卖贵了”。不过多展开这个问题,你我能明显看到的是,它的成本控制能力还有待提升。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结合大局面看,超过30万的价位中,它同时面对的对手即包括理想ONE、比亚迪唐DM-i,又包括小鹏G9、Model Y、蔚来ES6等。尽管,它也带来了NAD导航主动领航技术,但实测过程中成熟度完善度不够,对交通路牌、限速等方面的识别有冲突,几乎什么都会识别与限制,所以待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它实际上和本田、丰田的油电混动+PHEV面临一样的问题,大家并不太关注小数点之后的油耗数据差别,这个价位更在意的是自己购买后的使用感受。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9速湿式双离合,在WEY摩卡上进行装备,匹配214马力的2.0T发动机。9速,湿式双离合,这种标签看上去是足够吸引人的。但,要注意的则是,214马力的2.0T发动机,是节油平顺取向,不算特别暴躁的动力再匹配大尺寸、大车重,加上9速湿式双离合也是节油+平顺取向。意味着没有做出特点,意味着手里捏着20万的预算,最后的产品竞争力和本田丰田持平,但品牌力上还需要下一步的竞争。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3.0T V6+纵置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是最近大热门车型坦克500上的相关应用。我们已经对试装车进行了测试,优点大过缺点。优点在于,这是当下节能减排里,为数不多值得一买的动力总成,高速路况、越野路况下得益于涡轮增压+V6的匹配,354马力的动力储备足够。待提升的部分,是谁都能预想到的高油耗,这在日后的长测过程中我们会给到,在短测时它基本都在13L以上。另一点,是平顺性。V6+AT的组合,向来是平顺的代名词,不过在坦克500上低档位的等待和拖拽感还存在,日后的调校还有打磨空间。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综上,长城汽车的一系列新技术,给了我们很好的联想空间和启示,不过汽车是综合型产品,这些新技术,都需要进一步接受市场考验,验证耐用性、故障率、维修成本等。而且,还需要进一步调试匹配修改,比如混动上提供更好的电机+燃油动力输出,比如3.0T V6的低档位顺畅感、油耗,再比如DHT-PHEV的成本控制,能不能像比亚迪一样做到油电基本同价。

关于长城汽车的技术进步,不可否认,包括招聘此前主导奔驰9AT开发的格哈德·亨宁,跨过大量的专利墙,完成9AT的打造。但,它直面的下一个话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形成真正体验上的优势。 

还未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同样面临压力 

除了已经登场的技术之外,长城汽车的2个预埋技术也会在今年和你我见面,氢能源的话题,我们放在最后。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要登场的技术是,沙龙科技下的沙龙机甲龙,以及大禹电池。去年广州车展上,沙龙机甲龙因为夸张的外观设计,因为提出了“没有X个激光雷达,都不要谈自动驾驶”拉了一波舆论“嘲讽”,它会在今年推出,身上还有的亮点是华为的技术赋能,包括座舱/自动驾驶平台。 

基于之前长城汽车、华为的相关表现,沙龙机甲龙的未来要初步打个问号。因为,长城汽车的数据储备、算法能力,在WEY的NAD主动领航下,能实现安全巡航、进出匝道等,但合理性不够,使用体验在全行业不够突出。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而华为能不能改变这一现状,眼前看,也需要进一步的时间积累。在北汽极狐ARCFOX上,2021年的大规模交付一拖再拖,就因为范场景测试不够,翻译一下,就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功能还得加码调试。 

另外,随着赛力斯和华为相关组合的车型登场,它们在智能驾驶上没什么优势,不论相比特斯拉、小鹏。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关于大禹电池,它的技术特征是“堵不如疏”,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单一模块、单一电芯、多电芯下,都通过特殊设计,将热量排出、控制,让整个电池保持安全。 

如果验证它的技术是否先进,单纯靠针刺、碾压等,其实并不能得到答案。安全部分的技术向来如此,要遇到事故之后,做到其他车型无法做到的安全能力,才能被验证为优秀。站在我们的角度,自然不希望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后,遭遇到热失控、自燃隐患等,最终,交给市场吧。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至于氢能源市场,简单铺一组数据,你就能发现,这和普通人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关系。我国的氢战略规划在3月下旬发布,2025年时的全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目标在5万台,再之后到2035年前,是打造氢燃料制造、提取、仓储、运输的环节,以及氢燃料相关的技术体系搭建。 

推混动、造V6、销量连破百万,长城为什么依然焦虑?

国家的判断是,进行尝试,厚积薄发,待正确的时刻再进行大幅度推动。10多年后的话题,你我自然没法判断。如果给长城汽车一个建议,那么应该是,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像丰田、福特那样,去基于燃油机改造,实现“像烧油一样,烧氢燃料”的发动机。 

最后,给予全文一个明确的小结论,长城汽车的技术在这几年快速推向市场,但它所经历的考验还不够,对比起吉利CMA和2.0TD、沃尔沃SPA的成熟度还有差距。而和比亚迪、长安相比,它们的节奏相仿,但长城的丰富度足够好,在具体的应用细节上,体验也要优于二者。

所以,接下来,如果它能继续保持推出新技术的节奏,并且把之前推出的技术进一步打磨,3年之后到2025年左右,我们才能大概率真正见到“长城汽车是中国技术最先进车企”这种局面。但现在,胜在数量,而不是绝对质量。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189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