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要想在激烈的战局中脱颖而出,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寻得机会。虽然在体量上无法与日系两田相提并论,但日产旗下还是拥有多款销量明星。为了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日前其强势推出Ariya,率先在海外地区崭露头角,起售价约合人民币26万元。如果市场反馈达到预期,那么新车引进国内只是时间问题,大概率在年内与我们正式见面。
其实Ariya的问世一波三折,其虽然在欧洲与美国地区加入销量大战,但是由于芯片短缺等问题的困扰,其在日本本土的上市计划再次推迟,预计要到五月份才能正式亮相。此外距离该车概念车出现已经长达四年之久,这其间外界对其保持高度关注,每次新消息的出现都会成为热门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Ariya外观方面可谓是极富噱头,单单配色其就推出多达10种可供选择,这在当前市面上还是非常罕见。其主打车漆为古铜色,追求质感与时尚性。前脸部分家族式V字型中网强调日产最新设计理念,封闭式布局则是凸显新能源身份。与传统燃油车不同,其周边粗壮镀铬饰条支持发光效果,配合犀利的LED大灯组,点亮之后视觉观感非常不错。
新车侧面溜背式姿态展现线条协调美感,悬浮式车顶进一步营造出较强运动气息。而五辐式轮毂尺寸可观,并且还能换装不同样式。尾部则是注重打造层次感,车顶向后延伸,贯穿式灯带则相当吸睛。与很多日产车型不同,Ariya在个性化元素上比较突出,其前卫理念或许会为接下来许多新车的研发提供参考。
Ariya在内饰部分打破人们对日系车型“简陋”的刻板印象,在科技氛围和豪华属性上值得认可。其以双12.3英寸液晶屏幕布局博人眼球,依托Nissan Connect智能车机系统,人机交互体验非常出色。另外该车还能支持智能手机充电,e-Pedal STEP技术堪称亮点。此外Evolve全景天窗和Bose Premium音响系统都是能带来舒适的内部环境,让你的驾驶感受更为惬意。
Ariya长度为4595mm,轴距则是2775mm,空间上不算抢眼,但也不显落后。该车内部空间利用率却相当给力,日产对此经验丰富,可以扩展出可观的储物范围。在动力方面,Ariya基本版车型最大功率为218马力,拥有403公里续航。而中配车型则是242马力与520公里续航,高配版本虽然最大功率提升至306马力,不过续航里程却缩水到493公里。
综合来看,Ariya在多个方面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实力,具备和对手们掰手腕的底气。但如果该车进入国内市场,其售价必须要做出调整,否则很少有人会花费如此价格去购置一辆最长续航才500公里出头的电动汽车。当然其如果能够对此进行针对性调整,那么整体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