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十几万想买科技颜值兼备的SUV,自主品牌显然性价比更高。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的官图已经公布,新车将提供燃油及混动两种动力总成,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近日,官方还针对其发动机和变速箱部分举办了解析会,尽管全新第三代荣威RX5在6月份才开启预售,但不妨让我们先睹为快,瞧瞧在电动化趋势下,荣威的最新内燃机技术有何亮点。
在以前,动力和节油是一对矛盾,但随着近些年科技发展,如今已经做到鱼和熊掌均可兼得的局面。
同时减轻发动机内部摩擦也是关键,这台上汽蓝芯动力GS61 1.5T发动机采用了特殊涂层、低张力正时系统、电子水泵等装备,使整体的摩擦损失降低21%。
而静音与震动的优化,则通过加强机器内部结构以及采用更轻的曲轴连杆达成。官方称声功率级怠速噪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让人更期待它的实际表现了。
其实在同价位同级中,很多对手都选用成本更低的双离合变速箱,而全新第三代荣威RX5则坚持使用理论上更可靠、更平顺的七速自动变速箱。
普遍观点认为,双离合或手动变速箱的传动效率肯定比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箱更高,但新车所搭载的这款变速箱,由于在润滑、低摩擦、减阻方面下功夫,其综合效率高达93.5%,最高传动效率甚至达到97%。
这款发动机在面世前,经过累计超过55000小时的台架测试,且在各种复杂极端气候下,完成了近500万公里的实际道路试验。而自动变速箱方面,同样经过了300万公里台架以及 500万公里实际道路测试。
细长的大灯与面积几乎占据整个前脸的进气格栅融为一体,尽管如今的新车都喜欢采用大尺寸中网,但当我看到全新第三代荣威RX5那夸张的车头时,仍过目难忘,且十分具有辨识度。
内饰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块27寸4K超长屏幕,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支持整体往左右移动,移动幅度可达30厘米,更能兼顾副驾驶的操作与实用。
继旋转屏、可升降屏、贯穿屏后,可横向移动的屏幕也诞生了。至于是否实用好用,那就要留给消费者来投票了,但无可否认,这个创意本身值得点赞。
另外可以看到,内饰的整体设计与配色都很简洁温馨,再加上宽裕的前后排乘坐空间,相信新车将会大受家庭用户欢迎。
对于这么一款在内燃机技术充满亮点,同时颜值与科技都比较出众的产品,你们会期待吗?欢迎在讨论区互动,我们也对全新第三代荣威RX5保持关注,坐等更多消息以及公布预售价的那天。
长安启源A06全球首秀
方程豹钛7是25万左右大5座的中大型SUV,承载式,方盒子,高端家用为主。弥补了比亚迪集团这个级别的空缺,定位清晰,产品力能打,就看价格了。
在刚刚开幕的2025慕尼黑车展上,主场作战的奔驰推出了重磅产品,那就是全新GLC EV。作为奔驰中型SUV序列的首款纯电版本,它承载着奔驰在电动化领域的厚望,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全球目光。
不少小伙伴都以为豪华汽车的价格一定很贵,以往的确如此,但现在豪车已经“不豪价”了。近期我们发现有一款新车有着不错的优惠幅度,而且是真正的高端车定位,并且拥有华为全家桶,但价格却不足20万,这款新车就是阿维塔06。
今日,全新纯电GLC SUV于慕尼黑车展梅赛德斯-奔驰之夜亮相并全球首发。作为梅赛德斯-奔驰近年来最畅销车型的纯电力作,其设计语言、驾控表现全面升级,更以出色性能与能效表现开启豪华中型SUV细分市场的崭新时代。
荣威M7 DMH发布同级唯一AI mCDC底盘,爆单预定
在慕尼黑车展上,三个品牌都发布了重磅级电动新车,集中展现了它们在电池、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领域的突破,这场本土车展可能会成为德系三强的电动化战略转折点。
6次冲刺、21年征程,奇瑞终圆上市梦
如何在中大型SUV上拿出王炸的实力?我们来看看一汽大众的答案——全新揽境。
9月17日上市 荣威M7 DMH拿下行业首个AI智控底盘舒适认证
租车平台综合排行榜:轻松出行首选指南
极狐T1官宣9月11日上市,成都车展圈粉年轻家庭!
全新凌渡L以其卓越的动力性能、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智能便捷的座舱系统,成为了10-15万级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星。11.99万起的价格,更是让它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如果你是一位追求驾驶乐趣、注重车辆外观与品质的消费者,那么全新凌渡L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张雨绮助阵 全新坦克500Hi4-T/Z智享版闪耀成都车展
行稳智远 尽在掌握 领克10 EM-P媒体尊享会沈阳站
荣威M7 DMH斩获AI智控底盘舒适认证,凭借AI技术实现舒适与稳定,引领10万级豪华轿车新标准。
新央企 新凯程 商用新价值 长安凯程V919闪耀科技生态大会
金九银十购车季,26万-30万级SUV谁才是家庭终极答案?
长安第四代逸动正式上市,全球智能家轿新标杆售价7.29万元起
9月8日,一场由新华社《新华汽车实验室》发起的“AI智控底盘舒适挑战”在北京举行。整场活动最引人关注的,不是主持人王濛的幽默控场,也不是汽车之家总裁王秋凤的现场见证,而是荣威M7 DMH,如何在极端测试中,把“舒服”变成了可被测量的技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