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智能电动汽车,注定成为汽车产业的诺基亚”,
“汽车和手机的融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需要过”,
“手机和汽车跨界,是产业规律必然下的双向奔赴”,
……
2022年的汽车产业和科技产业,似乎正在上演着一场奇妙的姻缘。造手机的忙忙碌碌造汽车,造汽车的雄心勃勃造手机。
正如苹果WWDC 2022开完后,众多媒体所评价的那样,“适应所有屏幕布局,接管汽车所有屏幕,控制汽车所有功能,提供所有必要信息……苹果对汽车产业的野心显露无遗,汽车圈因苹果发布的新一代Carplay嗅到了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
与此同时,吉利跨界造手机已经是尘埃落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案件公示。根据公示信息,星纪时代已与魅族以及涉及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星纪时代拟收购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
如果算上之前宣布造手机的蔚来,汽车企业对手机产业同样似乎摩拳擦掌。
是汽车企业跨界造手机压倒手机企业跨界造汽车,还是后者压倒前者?在笔者看来,站在汽车产业的角度来看,核心在于汽车是否拥有和手机一样的产业逻辑。
01
造不造手机只是表象,核心在于追求智能车机生态的主控权
对于蔚来、吉利在内的汽车企业,从深层次研判,显然绝不会像李斌曾向外界解释过蔚来造车初衷在于“战略性防御”那样简单,而是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在智能化、电动化催化下,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必然会走向一个闭环生态。
如同苹果公司打造手机、APP应用、iOS操作系统,构建一体化手机生态,从而牢牢增强用户黏性,对于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汽车企业,也需要此举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体验,提升用户忠诚度和品牌黏性。
正如李书福指出,手机可以连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将为吉利构建一条新的护城河。期望能将一部分手机创新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以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从商业运作上来说,自家手机终端与汽车以及周边产品连在一起,显然有着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故事可讲。
而对于包括苹果、华为、小米在内的手机企业,在智能手机空间已经看到天花板的情况下,通过手机这样一个对消费者极其重要的终端,进军到智能汽车产业,寻求新的机会,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竞争使然。
02
手机向汽车互相跨界的成败,皆在于能否尊重产业的规律。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亘古不变道理。无论是对于汽车企业还是手机厂商,其实都难言容易。
谈及汽车企业造手机,对于很多人而言,立即就会想起格力跨界造手机的案例。搜索媒体,董明珠刚刚官宣格力手机时的豪情壮志:未来相信卖5000万台没有问题!“折腾”了7年之久,5000万台还只存在于董明珠的口中。有媒体统计只卖出了极为惨淡的几万台。
那么对蔚来、吉利这样的汽车企业造手机,相信同样不会很轻松。毕竟国内几家头部手机厂商各自有固定生态及消费者圈层,如果缺乏极具差异化的独特体验和性价比,相信很难撬动,重演格力手机败局的概率不会小。
但反过来呢,苹果、华为、小米造车之路,同样磕磕绊绊,一样轻松。
苹果的IOS一体化生态、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科技实力、小米的铁人三项自然不遑多让。然而,当进入汽车产业里面,这些并不能构成显著的优势。
要知道,特斯拉在汽车产业界一枝独秀,可不单单是靠软件,其引以为傲的电池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超级工厂同样至关重要。
苹果、华为、小米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并不能天然帮助苹果、华为、小米汽车成功。
03
车企当然需要向手机界学习,但更需要构建真正的产业竞争力
如前所言,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将,吉利收购魅族,绝不仅仅是看重制造一台手机。
而是进入智能车机生态后,吉利需要构建新的技术和设计能力。而魅族之前的经验积累显然极有帮助。根据之前的报道,魅族正在研发Flyme For Car车机系统,主要包括提高乘客安全性的预警功能、车内物品监控功能和自动车内驱蚊等改善乘坐体验的功能。显然这和吉利的需求方向高度一致。
但对于集能量和信息于一体的汽车而言,软件绝不是核心竞争力的全部。
不单是特斯拉,最近跻身万亿市值的比亚迪就给所有车企上了重要的一课: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积累同样必不可少。
对于逐步发力电动车的车企来说,动力电池的重要性无以复加。毕竟从成本来看,动力电池占据电动汽车近40%的比例;而就当前而言,从供应来看,原材料涨价加大了交货的不稳定性。
而通过对供应链的高度垂直整合,比亚迪拥有全套的电池技术及充足的电池产能,在2022年的市场竞争中可谓鹤立鸡群。
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就只有高度垂直整合一条路,但关键在于,所有车企都必须在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核心领域构建强大竞争力。
写在最后:无论是对于汽车企业还是手机厂商,聚焦专注都是必然的要求。而更根本的在于,像我者死,学我者生,只有在双向奔赴中寻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避免跨界败局。
五一假期里,看着鸿蒙智行、小鹏、理想的销售情况,不降价也能大卖的车,为啥变得越来越多了?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的极星汽车便是如此,前有与星纪魅族解除合作,后有近期再次出现质量问题。近日极星汽车宣布召回27,816辆Polestar 2。这已经是这款车在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同类召回,上一次是2024年6月,召回规模接近2.6万辆,极星汽车当时宣称可以......
奇瑞集团4月销售汽车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0.3% 出口8.8万辆继续保持中国第一 前四月累销突破82万辆
在2025上海车展上,腾势汽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惊喜,那就是腾势Z概念车全球首秀。其实这款车就是去年4月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方程豹SUPER 9概念车,这次呢离量产又接近了一步。也和之前我们预测的一样,这款车最终被划归到腾势的旗下。那么这款车真的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跑车文化吗?中国消费者......
提供从芯片设计、验证到车规认证的一站式定制化服务
汽车新老交替你怎么看?深蓝G318新款上市引发热议
长城汽车营收利润下降
近年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细分主题,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等迎来了加速发展,一些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产品力等竞争优势,通过持续深耕布局晋升为业内佼佼者,万丰奥威就是一家典型企业。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公司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业务的向好经营势头正在显现。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披露已近尾声,有着“央企CRO上市第一股”之称的益诺思(688710.SH)于4月29日晚间对外披露了其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锚定核心业务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并积极推动新市场开拓与国际化布局,同时公司聚焦创新,加快科研成果......
本次大赛以 “电竞 + 文旅” 为核心,汇聚了张大仙领衔的顶级战队、李宇春 / 谭维维等明星阵容,以及万人 COSER 巡游、沉浸式剧情剧场等多元体验,吸引超 10 万线下观众与千万级线上直播流量。
5米车长、3升级馈电油耗、1600km综合续航”的硬核标签,刷新了我对混动旗舰的认知。
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专为这款最新保时捷车型打造的P Zero R,在运动性能与日常实用性间取得精妙平衡。此外,同步推出的量身定制版P Zero Winter 2冬季胎则在冬季路面提供卓......
中汽中心×一汽红旗 从“珠穆朗玛”到“天工九考” 从物理安全到智能安全 天工平台“双子星”直面TOP Intelligence极智挑战 天工九考,震撼来袭,敬请期待! #智能见真章安全有底线
上海车展: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融合加速,本土产业链彰显实力
4月29日,协鑫集成(002506.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在光伏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调整接单策略。2024年实现国内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稳居行业第四,电池产能及组件产能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行业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八;EP......
逍遥,上汽通用的破局之道
4月27日晚,东风日产N7正式上市,其11.99万-14.99万元的售价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上市仅1小时订单就突破了10000台,成为了汽车市场中当之无愧的“爆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日产N7究竟做对了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呢?
24小时内,60个“小目标”。
五一假期重庆再次成为“顶流网红”,由长安汽车冠名的“魅力重庆 长安同行”无人机灯光秀表演持续5天,成为五一假期重庆必打卡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