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牛车网 1浏览 2022-07-18 IP属地: 北京

2022年已经过半,国内车市中,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按下加速键,正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一路狂奔。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这半年里,自主品牌头部阵营的“三强”格局被打破,比亚迪异军突起,开始推动“四强”格局逐渐成型。与此同时,主流车企的2022年销量目标完成度参差不齐,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发散,国内乃至全球车市面临着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受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新能源汽车仍然销量仍有显著增长。随着补贴退坡的日益临近,车企们的电动化转型速度也开始不断加快,进入6月后,车市销量开始逐渐回暖复苏。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品牌车企的上半年,看看各家车企在半年时间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在品牌向上的突围战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自主三强”变“四强”

3月,长春、上海两大汽车工业重镇相继爆发疫情,周边零部件企业纷纷停工停产,产业链上下游一片哀鸿。疫情导致2021年爆发的芯片短缺危机进一步蔓延,4、5月车企销量纷纷出现下滑乃至腰斩态势,形势不容乐观。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直到6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车企及产业链上下游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汽车产能逐渐有所回升,众多车企销量在6月得到显著提升。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比亚迪,6月实现销量134036辆,同比增长162.7%,直接带动上半年销量突破60万辆关口,达到646399辆,成为全球新能源半年排行榜销冠。而此前的销冠特斯拉,上半年交付新车仅56.4万辆。

就在3月,比亚迪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正式开启DM插混、EV纯电动的两步走战略,进入“禁燃期”的比亚迪,也保持住了自3月后月均销量突破“10万+”的成绩,一举打破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三足鼎立”的局面,“自主三强”过渡为“四强”。

就在7月14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纷纷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三家车企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超50%的增长幅度,经营水平表现向好,也展现出头部阵营上半年逆势增长的强劲势头。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制定了2022年总销量1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甚至希望冲击200万辆。从目前的销量完成度来看,年度任务已完成43%,按150万辆的目标计算,下半年只需月均销量突破14万辆即可顺利完成任务。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样的销量目标并非难事。

“自主三强”中,三家车企的销量完成情况也有所不同。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尽管都在6月份实现了销量正向增长,但上半年累计销量均未追平2021年同期表现,能够感受到比亚迪逆势增长带来的强烈冲击。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累计1125764辆,同比下降6.25%,但6月销量已经顺利回暖,同比增长19.87%。对应245万辆的产销目标,长安汽车上半年目标完成度达到46%,距离年度目标又进了一大步。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518525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新品的不断推出,长城汽车二季度销量实现了稳步回暖。尤其是基于柠檬平台、坦克平台和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打造的车型销售占比,也由2021年的57%提升至69%,带动品牌销量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此前提出了19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相较2021年提升幅度高达48%。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目标制定时尚未发生大面积疫情发散,企业对于突发状况的预估不足,导致目前销量完成度仅27%,如果下半年不再进行目标调整,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完成目标的难度着实不小。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吉利汽车上半年完成销量613842辆,基本与2021年同期持平。结合2022年165万辆的目标来看,目前完成度要稍好于长城汽车,但仍不及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完成率37%。与长城汽车相似的是,如果下半年不做目标调整,吉利汽车还需拼命努力,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高端化进程后发先至

与以往不同,2022年上半年,主流车企的电动化之路呈现出后发先至的特点。众多品牌开始另辟蹊径,寻找到向上突破的快速通道。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广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广汽埃安,6月完成销量24109辆,同比增长182%;1-6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134%。作为已经将自己划分到新势力行列中的品牌,广汽埃安上半年的成绩已经超越“蔚小理”等新势力头部阵营,在自主品牌车企高端化进程中,表现也可圈可点。

此外,根据广汽集团此前定下的15%年度增长目标,广汽埃安在其中承担了至少20万辆的销量任务。从目前的完成情况来看,即使叠加上半年疫情发散、芯片供应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广汽埃安依然超额完成任务,下半年的销量压力有所减缓。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现阶段,广汽埃安的销量主力队员为AION S和AION Y,两款车型分别定位于紧凑型车和紧凑型SUV,价格区间覆盖13-47万元不等。从中高端细分市场来看,产品竞争力仍然不够强劲。“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标签如何进一步夯实,是广汽埃安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另一家在2022上半年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牌,是吉利汽车旗下的极氪汽车。品牌除了上市8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外,日前还宣布为极氪001车主免费升级“高通骁龙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与此前搭配的820A车机芯片相比,8155芯片CPU算力提升177%,GPU算力提升94%。同时,升级后的座舱平台配备16GB内存,带宽提升一倍,另外还有128GB存储空间。

据悉,8155芯片成本约为1600元,相较820A芯片成本提升了将近7倍。按2.5万辆交付数据计算,此次升级成本将花费超过4000万元。极氪方面表示,新一代智能座舱的投入已经超过3亿元。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巧合的是,就在极氪免费升级前一个月,蔚来刚刚发布了智能座舱有偿升级方案。方案中除骁龙8155芯片外,还包含1颗800万像素DVR高清摄像头、4颗300万像素高感光环视专用摄像头、1颗250万像素舱内摄像头、雨量光线传感器、全新5G高性能中央网关、2根5G天线、全新的外后视镜及顶棚控制区总成等。其中不包含5G部分的升级费用为9600元,包含5G的升级费用则高达12600元。

创始人李斌表示,“20多万辆车,免费升不起,20多个亿,扛不住”。尽管两个品牌体量不一,但极氪的“免费操作”依然还是为品牌圈粉无数。且选择在车主基数尚未过分扩张的情况下打出“免费牌”,确实能够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市场口碑与用户信任。

新能源市场连番涨价

进入2022年后,国内车市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新能源补贴进一步退坡。根据工业和信息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也迎来更加激烈的全面竞争。叠加疫情和芯片危机,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主要乘用车企先后多次上调新能源汽车售价。其中,比亚迪、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等纷纷在年内两度集中涨价。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3月份之前的第一轮涨价狂潮,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较大。当时车企急于转嫁成本压力,因此强迫消费者接受涨价方案。第一轮涨价潮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往往是临时预告,并未给消费者更多消化空间。对于急于购车的用户而言,只能被迫接受这一事实,或者选择其他车企产品。

进入4、5月后,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众多车企纷纷开启第二轮涨价狂潮。这一次,吸取了此前消费者的众多反馈,车企纷纷开始提前3-10天预告涨价事宜,给消费者更多缓冲空间。以长城汽车旗下魏牌为例,咖啡系在售车型于4月12日宣布,将在4月15日零时起上调在售车型价格,幅度为5000-12000元不等。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魏牌CEO李瑞峰对此直呼“扛不住”,并且透露,补贴退坡、芯片短缺等不利影响均能扛住,但电池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在生产不减配的情况下,不得不对车型做出涨价调整。

2022自主品牌半年考:头部格局有变/向上突围迫在眉睫

此外,受制于上游原材料短缺影响,还有一些车企直接选择了停产来应对危机。4月25日,长安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停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订单收取工作,而其他车型接下来也可能进一步涨价,以缓解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价格危机。

尽管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一路上扬,但从上半年销量成绩来看,消费者和市场对于产品涨价的接受度仍然很高。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111.2%,市场渗透率达到21%,增长态势远超市场大盘。这意味着尽管补贴退坡,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仍然有增无减。

但在新能源汽车涨价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其价格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相比燃油车生产多年积累的成本化解能力,新能源汽车目前更容易受到成本牵制,价格体系仍不成熟。当然,这不仅仅是自主品牌车企的问题,许多企业都存在着相同痛点。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想要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品牌经营与产品体系的整体构建仍然任重道远。

结语:

2022上半年已经过去,自主品牌经历了动荡又不平凡的半年时光。整体来看,车企品牌向上突围中,许多优秀车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困境还远远没有结束。想要在2022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下半年的发力至关重要。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