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十二载,广汽菲克离谢幕只差一步。JEEP品牌何去何从?
7月18日,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同时宣布,计划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广汽菲克,自此JEEP将成为进口汽车。自2010年成立合资公司,广汽菲克只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JEEP品牌成为继菲亚特之后,第二个被广汽放弃的Stellantis集团品牌。
两则公告,端倪出现
7月18日两则公告,内容却不尽相同,两者的分歧由来已久。
先看Stellantis集团公告,由于之前宣布的Stellantis获得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今后Stellantis将专注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
Stellantis集团方面称,计划有序终止成立的合资企业广汽菲克,该企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将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中确认约2.97亿欧元的非现金减值费用。
再看广汽集团公告,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并将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合资公司的相关事宜。有关资产减值已在广汽集团去年年度财务报告中进行了确认。
两者都提到了“亏损”,不同的是Stellantis集团将终止合资的愿意,归结于谋取广汽菲克更多股权未果,而广汽集团则认为亏损和无法复产是根本原因。可见,两者在广汽菲克上存在不小分歧,已经到俄无法调和的矛盾。
合资车企一般对外发布消息,一般都是股东双方协商一致,统一口径发布出来,最起码的脸面还是需要维护的,然而这一默契在今年1月份已被打破。
今年1月27日,Stellantis集团突然在官网宣称,计划将自身在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这一消息让不少人瞠目结舌,因为这样的大消息是Stellantis集团单方行为,广汽集团被蒙在鼓里。
之后,广汽集团对此消息进行了否认,称双方并未就相关事宜签署正式协定,并不认可Stellantis集团所发布的调整广汽菲克股比的行为。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意见分歧已是无法调和。
在今年3月1日,Stellantis集团公布“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对于中国市场定位模糊,战略上缺位,并再次对广汽菲克声明,Stellantis集团表示已与广汽集团谈定,将股比提升到75%,正在等待主管部门的审批。
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不是初出茅庐,对于在中国市场运营也有丰富经验,一而再挑战广汽集团底线,并不是解决分歧的方法,反而会计划这一矛盾,没想到在四个多月之后,广汽菲克正式宣布走到终局。
销量下滑,亏损严重
JEEP不是首次被弃品牌,菲亚特已先走一步。
广汽菲克的前身是广汽菲亚特。2010年3月,广汽菲亚特成立,广汽集团和菲亚特集团的股比为50:50,注册资本为18亿元人民币,首期总投资约为50亿元人民币。根据当时的规划,广汽菲亚特一期年产能14万辆,二期25万辆。
其实,在广汽集团和菲亚特签订合作协议的同时,菲亚特也与克莱斯勒签订了结盟协议,菲亚特取得克莱斯勒100%股权。随着两者重整进程,JEEP国产成为三方的共同目标。Jeep品牌之前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合资组建过北京吉普,不少车型至今被认铭记。
在2013年1月,菲亚特集团、克莱斯勒集团与广汽集团签署了扩大在华生产、销售乘用车合作的框架协议,JEEP国产提上议事日程。2015年,广汽菲亚特正式改名为广汽菲克,先后引入了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大指挥官四款车型,2017年销量一度达到20.2万辆。
“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一度被认津津乐道。
然而好景不长,汽车迎来了缓慢增长期,尤其是在2018年,不少车企销量遭遇“滑铁卢”,面对销量大幅下滑,有品牌已经开始退缩。就在这一年,菲亚特宣布撤出中国市场,自此JEEP开始独立支撑广汽菲克。
广汽菲克并未束手就擒,而是推出了大指挥官车型,并调整运营机制,力图扭转颓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处于高速增长的JEEP品牌,一直忽视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央视315曝光了包括烧机油、趴窝等问题。
JEEP品牌对此,仍是傲慢至极,对此却置之不理!其实,消费者现在对于“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理解更加深刻了,不是谁都能学得来。
2019年-2021年销量持续下滑,从72956辆一路下跌至20396辆,月均销量已不足2000辆。今年上半年,广汽菲克销量仅1861辆,同比下滑84.18%。产量从今年2月开始处于“停摆”状态,3月产量只有“1”辆。
从今年产销公告,也可以看出广汽菲克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只是没有明确声明而已,而股东双方的态度也预示着,终局也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走向,何去何从
分手不是终点,只是另一个新的起点而已。
虽然广汽菲克即将走到终局,Jeep品牌何去何从引入关注,股东双方的走向也是热议话题。
对于Jeep品牌,Stellantis集团在公告中已明确提到,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将专注于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也就是说,JEEP品牌并没有从中国退场,而是以进口车形式存在。
对于Stellantis集团的轻资产模式,相信不少人已是有所了解,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提到,将在中国市场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通过这一战略已可以预见广汽菲克和神龙汽车的未来结局。
从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关系来看,未来JEEP进口车型销售,可能会摆脱广汽集团。虽然国产车型销量不佳,但是进口车型还是有不错的市场,主要是国产车型大多以城市SUV为主,这并不是JEEP强项,再加上质量问题层出不强,以及新车型研发后继无力,才导致目前局面。
今年,通用汽车也已经将加大对于进口车型经营,已经开始布局和投资。Stellantis集团不仅聚焦进口车型,电气化转型也在Stellantis集团考虑范围内,目前Jeep品牌已推出牧马人插电版车型。
作为广汽来说,也是奇招不断。就在发布广汽菲克终结公告的同时,还发布了一则“广汽埃安A轮引战增资项目7月18日正式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开始预挂牌!”公告,虽然广汽埃安将IPO已不是秘密,但是以这种方式官宣,还是让人唏嘘。
车市观察:今年以来,随着合资股比已经开始放开,已有不少合资车企暗流涌动,外方车企想谋求更多股份,甚至不惜加大车型投入来做筹码,加大投资对于市场来说是好事,能提供更多车型供消费者选择。也有车企开始绕过国产品牌,谋求单干加大控制权。
不管战略如何调整,大多合作都比较温和,但是Stellantis集团却采取生硬方式,导致合作双方的关系破裂,往后的路会越发艰难。菲亚特已是两次败走,JEEP品牌也是两易其主,进口方式虽然利润高,但是受限制因素较多,并不符合第四大车企集团的身份。
目前,Stellantis集团在国内两大渠道都不乐观,广汽菲克谢幕后,神龙汽车就是唯一渠道。JEEP品牌会不会进入神龙渠道,未来会不会投身其生产工厂,车市观察认为都存在诸多可能。
近日,Stellantis集团与东风集团就剩余3.16%股本达成框架协议,可以不定期提出要约出售持有的剩余股份。这已是今年东风第二次减持,此次将是彻底出清所持股份。东风彻底出售持有股份之后,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会充满变数。
宝能救不起威马,复活潮也不是遮羞布。
近日,鸿蒙智行公布最新销量数据,6月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单日交付量3651辆。
你能买到最便宜的GL8,探店别克GL8陆上公务舱
赢麻了,比亚迪首推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天神之眼迎来重磅升级
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技术,对多数车企来说,1年时间内未必能做出来并顺利交付。
新汽车致敬新教育!问界M9福耀科技大学交车仪式圆满举行
新能源MPV意外走红,上汽通用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比亚迪硬核承诺:L4级泊车安全全兜底,OTA升级惠及百万车主。 比亚迪车主要偷着乐了!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不管是小剐小蹭还是该车企担的损失,不用跑保险、不用费口舌,找比亚迪售后就能一站式搞定,还不用担心明年保费上涨! 另外,天神之眼还迎来最大规模的智驾OTA,升级涵盖泊车、......
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
为什么现在中国品牌出的新车基本都是新能源车,而奇瑞的新车仍有这么多油车呢?是奇瑞的新能源技术不行吗? 去了趟埃及我才明白,不是奇瑞的新能源技术不行,而是奇瑞太懂海外市场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确实很牛,但要进入埃及这种发展中国家,难度实在是太大。
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享界发布了专属于自己的Logo,未来在享界车型上大家都将见到这个标志的出现。同时,余总在活动现场还透露,享界的旅行车也将在今年秋季亮相上市。新车标+新车型,这样的享界必须值得期待!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为中国市场天神之眼用户为智能泊车兜底——安全及损失由比亚迪直接处理,无需走保险且不影响保费。这样的底气源于比亚迪最大智驾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研发团队及百万级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
安全升级!2026新车禁用单踏板刹停+全系标配ABS
近日,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到2026年,倍耐力欧洲工厂将全部使用FSC认证的天然橡胶。
下半年会更好
2025年6月,诸多车企纷纷调整内部架构,用来应对激烈的淘汰赛,中国汽车行业人事变动由此变得极为频繁。这些变动涉及外企、国企、民营以及造车新势力等不同阵营,涵盖销售、研发、品牌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
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抓住机会,对传统的硬派SUV利用自己的新能源平台改造,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越野SUV。
热点丨广汽菲克宣告破产,国产Jeep谢幕,合资生死局再引热议
首个媲美L4级智驾,腾势天神之眼 B让智能泊车再也不慌
大型纯电SUV 确认取消!本田突然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