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车来车评 2620浏览 2022-07-19 IP属地: 重庆

近来,网上关于“增程式技术是否落后”的探讨可谓是愈演愈烈。起因要追溯到前些时候,余承东在某论坛上发言称,增程作为家里第一辆车非常合适,他建议尽快淘汰纯燃油车,并分享称增程车用汽油发电比燃油车更省油,大概能省一半的油,真正带来能效的提升。该言论一出,自然也毫无波澜登上了热搜榜。但其实早在这番言论之前,余承东就曾在微博表示,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然而“余大嘴”的这番言论,却在业内激起了千层浪。魏牌CEO李瑞峰针锋相对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为了证明这一点,李瑞峰甚至还亲自提了一辆问界M5,看来这件事肯定还会有后续。

无独有偶,不光魏牌对增程式技术不敢苟同,这边大众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 )也于15日再次重申了对增程式技术的态度,“从客户价值的角度看,增程式混合动力是一项过渡技术,大众集团不会追求这一点。”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大众不认可增程式技术了。

那么说到这,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毕竟增程式也属于新能源车的一种驱动技术,为什么这么多车企却对其嗤之以鼻呢? 

增程式驱动技术为何被扣上了“落后”的帽子?

一直以来,业内很多大佬对增程式驱动技术比较不屑。事实上,在我们车314看来,增程式最多只能被看作是临时过渡的一种技术,绝对代表不了新能源的未来。甚至有些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增程式技术就是“脱裤子放屁”,事实上,这个观点话糙理不糙。为什么这样讲呢?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首先,大家要知道混合动力车一般是靠串联、并联、混联等技术实现车辆驱动。这其中,串联当属最简单的驱动方式,大家如果不理解,可以参考一下初中物理,真要是理解不了,我们也就没招了。而增程式车型其实本质就属于串联技术,只靠一条动力传输途径。先依靠发动机发电,然后给电池充上电,再靠电池驱动车辆行进,简单来说就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加上了电池跟电驱系统,这条驱动线路并不复杂。

而像长城柠檬混动DHT、长安iDD、比亚迪的DM-i,这些混动技术就都属于串+并的混联系统,发动机可以发电,也可以直驱车轮。比起单纯串联的增程式驱动技术,这些技术要更复杂一些,并且在动力分配与控制上也要比增程式难一些。如果涉足的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领域技术不够精通的话,是很难实现的。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其次,增程式技术在油耗表现上,相比普通燃油车也并没有太大优势。这是因为增程式是靠油先转化成为电,再由电转化为动力,因此能量在转换传递过程中,效率并不算高。并且如果当车辆处于没电的状态时,单靠烧油更不一定会比燃油车更省,所以不管是对油耗还是环保等方面考虑,增程式技术明显要比串+并的混联驱动技术差一些。 

落后的增程式技术,为何还会有人买单?

既然增程式有这么多的问题,那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去购买增程式的车型?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虽然增程式技术不够先进,但增程式车辆是加油的,相比不好找的充电桩,以及车辆充电速度慢等问题,加油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并且,现在很多城市还是允许增程式车型享受新能源车不限行的待遇,这也是一大优势。所以说,增程式车辆就好像卡住了燃油车跟纯电车的BUG,虽然不如插混车,但在现阶段的表现上仍有一定的优势。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很多消费者不清楚增程式技术是比较“落后”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消费者是需要教育的”了。虽然,大多数人对“教育”这两个字是比较抵触的,毕竟大家会觉得,“你算老几?凭什么教育我!”事实上,教育消费者并不见得是一件完全装X的事。

就拿之前的自动驾驶来说,很多企业都曾经疯狂炒作过“自动驾驶”概念。但其实,真正的自动驾驶车型在国内要么是根本无法合法量产、出售;要么是根本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充其量只能算是L2级别辅助驾驶,跟自动驾驶还差得很远。如果车企或者一些相关部门不去教育消费者,那最终吃亏上当的还是消费者自己啊。

回到“增程式技术落后”这个问题上来,大部分的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增程式技术落不落后,甚至也搞不清楚增程式跟其他混动技术的区别。所以,在插混市场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厂商跟车企,自然就需要多多发声。毕竟对消费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质量的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国民运动,如果这边插混车企如果不加强消费者教育,那么就会给增程式车企留下更多空子可钻,但最后吃亏上当还是弱势的消费者。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李瑞峰“怒怼”增程式技术,为何说最受伤的却是某想?

最后,回到李瑞峰“怒怼”增程式技术这件事上来。很多人认为,这是魏牌在向华为“宣战”,事实上,我们认为别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可能最受伤的并不是华为或者AITO,而是理想。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知道,问界系列虽然现在车型都是靠增程式技术驱动,但华为的技术实力大家是有目共睹,未来帮助AITO搞出来纯电车型也不是问题。再者,就算AITO旗下车型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但还有鸿蒙系统这个杀手锏,特别是在车机交互体验上,要比理想汽车强了不知道多少条街。

再加上,这次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再次针对增程式的言论,显然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原先在理想汽车用户日活动现场,李想“爆粗口”骂街的黑历史,“我先说难听的话,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XX,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而让李想“爆粗口”的对象,其实就是大众中国CEO冯思翰。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为什么李想会跳出来“骂街”?想必懂得自然都懂,华为是不造车的,而理想是造车的车企,华为的技术可以赋能不同车企,但理想只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一旦消费者对增程式不买账了,那么华为AITO这边,换一下纯电平台,再加上鸿蒙系统,照样可以卖得火爆。但理想这边就不行了,理想ONE是增程,L9也是增程,要是消费者不买增程车了,那么理想很快就会跌出新势力的第一阵营。毕竟理想的纯电车,现在大众也没见到过,再者理想搞了这么久的增程式技术,突然切换到纯电赛道,消费者还会跟之前一样买账吗? 

写在最后

其实在我们看来,魏牌CEO李瑞峰跟华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毕竟一家是汽车企业,另一家是供应商,说不定以后大家还有可能会进行合作,毕竟之前WEY的代言人可是小公主(大家都懂得)。再者,瞧瞧魏牌CEO虽然言辞犀利,但好歹知道分寸,不像某些公司的旗帜人物,一张嘴就可能“骂街”,试问这种素质怎么可能调教出一个好品牌呢?再说搞技术怎么了?汽车行业不该多搞搞技术吗?要不然自主车企怎么实现弯道超车呢?

行业大佬接连针对增程式技术,某想汽车慌了吗?

最后,肯定“你想我想他想”的某品牌会站出来说,我们才是最好的!拜托,你先把L9的技术缺陷问题搞清楚来说吧,现在都成为了行业笑柄了!做公关除了情商高,还要有技术储备,你一负责人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光有颜值有个CHUANCHUAN用!

嫌我说得不对,告我呀!

 
相关推荐
车来车评 493粉丝    388作品 关注 以公正的、客观的态度来评价一辆车,混迹车圈多年,汽车自媒体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