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前面
除了轩逸,当下的日产阵营里还有能打的吗?答案大概率只剩下逍客和天籁了,很不巧,逍客是三者之中唯一的SUV。问题来了,逍客的日子就一定好过吗?从绝对销量上来看,还不错。可若是拉长到一年的周期,逍客的颓势就显现出来了。毕竟,高点时月销近3万台,来到今年,最低时不到1万台,哪怕过去的6月份销量不错,也不过才14820台。
问题来了,一向处于高位的逍客,为何会如此起伏不定呢?面对愈发理性的消费者,国内车界江湖还有逍客的一席之地吗?在笔者看来,逍客的颓势其实早已注定了。
先把该说的都说了,先聊聊逍客的品牌基因。严格意义上来讲,逍客并不算正统的日系车,毕竟它浑身都流着欧系的血,从设计到研发,逍客都是在日产欧洲设计中心(Nissan Design Europe)完成的。当然很多人更熟悉的,是它凭一己之力引领了“Crossover跨界”风潮。
“跨大洲+跨界”还能卖得好的车型其实不多,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口味差别你们懂的,隔壁法系品牌的冰火两重天境遇就是佐证。但逍客确实是例外,虽然话题度似乎和缤智、XR-V、奕泽等不在一个层面,但销量上它还是有一套的。
但是,你也没办法否认逍客已有的“硬伤”。以车厢为例,不管乍不乍看,你都会闻到一股熟悉的奇骏味。如果说源头上定位的是成熟稳重,那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奇骏就是这做派。但逍客到底还是逍客,你一个新生代去蹚大叔的浑水,显然就有点过分了。高情商的说法叫做“老少皆宜”,低情商则是“缺乏个性和时尚”。
非要找个台阶下也不是没有,甩锅“同级日系普遍如此”就可以了,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接受,你猜日产会不会管?
动力系统也存在同样的剧情,2.0L发动机+CVT变速箱这套组合肯定打不了高分。毕竟,即便是同级国产品牌,也至少是1.5T+7DCT的高效动力组合。这里不讨论油耗高低,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逍客的动力调校,因为这是日产“鸡贼”的地方。
逍客的油门响应确实够快,加速也足够线性,但只局限在初段,在加速过程的中后期,你可以明显察觉到“动力不够用了”。这种反差萌的原因,我们猜测是日产在刻意压榨发动机的潜能,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油门响应的速度。
别人跑起来是“实心”的,而逍客只有“虚胖”。如果你是逍客的老车主,你应该能对此感同身受。
相信你们这时候应该迫不及待想要吐槽CVT变速箱了吧,其实倒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日产这套手笔早就名声在外了,滑阀箱故障、不正常抖动、顿挫......网上一直有传闻说“逍客对CVT变速箱做了减配处理”,答案的真假我们就不发表意见了。只是恍惚间,让人想起了福特福克斯。
综合这么看下来,似乎逍客最近的“断轴召回事件”就不令人意外了。祸不单行,再往前看一点还有曾经的“安全气囊事件”。客观来说,逍客身上的故事还真的是不少。以至于,对比之下隔音差、漆面薄、后排紧凑等缺点都显得不是那么令人在意。
替补登场的e-Power车型原本应该能重新安排站位,但因为三缸机的争议最后还是成了“孤勇者”。不难理解,本质上这只是把奇骏的三缸发动机进行电气化改造后又套上了逍客的壳子。
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其实混动和燃油的体感还是存在差别的,起码发动机的负载波动不会那么太大,这么推测下来估计逍客e-Power的体验会比三缸奇骏强,但也只是一点。当务实的国内消费者来一次货比货之后,“三缸机”这个天然槽点还是能起到劝退作用,抖动的多与少,这时候已经不是关键了。不信你瞅一眼隔壁的缤智锐混动、卡罗拉锐放双擎,看看它们的选择就知道了。何况,外围还有瑞虎8 PLUS鲲鹏e+、宋PLUS DM-i等虎视眈眈。我猜,哪怕逍客的铁粉也没这么高的忠诚度吧?
江湖车评:
日产正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眼下能拿得出手的产品真的不多了,虽然品牌覆没谈不上,但英雄迟暮总是能让人感觉到,毕竟连“三代同堂”这种昏招都能拿出来,想洗白都很难了。如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轩逸依旧稳坐销冠位置,而逍客也给了日产“两条腿走路”的资本。只是需要明白,无论对逍客还是日产来说,能挥霍的老本真的不多了。
今晚帝豪400万纪念版上市,国民家轿的传奇,价格会再下探吗?
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动工 构建全球领先核心竞争力
“网红维权”持续发酵,这次长城该如何破局?
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暨泰国工厂一周年
手握着鸿蒙座舱以及华为乾崑智驾两大王牌,让岚图FREE+成为25万以内最强华为系SUV。
复盘男子开车出车祸导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事件:跑不了,需担责
享界汽车憋大招:发布车标,旅行版年内上市,主打听劝
因为国内销量的持续低迷,上汽大众在今年的7月1日关闭了旗下位于南京的整车生产工厂。
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动工,把造出行工具当艺术品来打造
【EV视界报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驾驶已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7月7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保有量突破100万辆!这一数字不仅令人震撼,更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宣告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已从“亦步亦趋”的追赶者,蜕变为能够制定......
2025年6月SUV销量排行榜:Model Y位列第一,星越L为燃油车第一名
新央企的一把手人选
小鹏P7+被指存在设计缺陷,多车主不接受“转向机打胶”维修方案
从加价提车到主动国产:雷克萨斯的白金工厂为何“低头”?
又一汽车品牌“轰然倒下”!广汽菲克官宣破产,车主咋办?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比亚迪承诺为安全兜底
享界全新Logo诠释审美新表达:不是“科技冷感”,是“浪漫硬核”
中国汽车业及相关上市公司市值突破1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