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中国自驾地理 1.8万浏览 2019-08-14 IP属地: 未知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259篇 原 创 主 文-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没错,我这次又双叒叕要谈丙察察。

老调重弹?傍热点?

Nonono,更多的是想和大家分享下,老迈从#探秘萨普·自驾比如#活动结束后,回程反穿丙察察时的感触!给大家理清一些关于对丙察察的误解

一、丙察察,你怎么这么优秀?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这三个字对于玩自驾的人来说非 常 亲 切,如果自驾圈有个专属的“微博”,那丙察察就是天天上热搜的那个!

对于媒体人来说,丙察察这条不到300公里的路也是非 常 亲 切,因为它太多爆点,拯救了多少人的KPI(绩效)!

丙察察手绘地图,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进藏路线手绘地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对于丙察察本身来说,这些年来,它从不能称之为公路、地图上不配有姓名的简易小道,到被自驾越野人发掘,一下走上“神坛”成为“越野朝圣路”丙察察。(现在依然无法导航)

之后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在走红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多少自驾者慕名而来,深藏功与名。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骑小踏板穿越丙察察的90后京妞,图@俞瑾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察隅酒店的一面墙,图@俞瑾

沿线多少景点被带红,GDP节节攀升。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人神共居的丙中洛,图@骆中华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雾里村,图@骆中华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独龙江畔拉瓦夺村,世外之地,@会员·行者007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独龙江文面,图@骆中华(图中只是孙女的简单体验)

在大幅度的曝光之下,新的“丙察察粉”越来越多,他们都想亲自体验下这条“网红路”,但却发现关于丙察察,依然有着很多困惑:

听说丙察察修好了,改名“滇藏新通道”(美丽公路),这条路现在还难不难走?有人说路很好走,轿车都可以,有人说路不好走,建议硬派越野,到底,该听谁的?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2018年9月下旬,VIP会员杨志煌房车反穿丙察察

二、丙察察“整容简史”

答案就在丙察察的四个阶段里。(没错,这四个阶段老迈都见证过)

修路之前,丙察察是原始土路,对车和人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获封“最难进藏路”,成为自驾越野圈的“考试路”。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2012年的丙察察,图@会员·越来越野man)

这个阶段的丙察察还只是老司机的天堂。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2014年,奥拓挑战丙察察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两强”相遇

2015年6月,以丙察察为核心的滇藏新通道宣布开工建设,丙察察的“越野生命”进入倒计时,圈内刮起走“最后的丙察察”之风。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2016年11月,最后的丙察察和最后的卫士。

这个时期的丙察察由于正在建设维修当中,路面开始加固拓宽,路上又有施工队,尽管一路的让道、管制让人烦躁,但相比以前的险,穿越者总体感觉踏实了许多。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再后来,滇藏新通道正式宣布通车,有人欢喜,有人愁,云南段的50公里铺设了柏油路,乍一看还以为自己在跑高速。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中洛-滇藏界已修成两车道的柏油路,图@VIP会员·吻舞双全&e工兵

不过西藏段的250公里却是砂石铺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固、拓宽,还增加了护栏,安全感直线上升。

这种刚修好的砂石路对自驾老司机来说,简直比柏油路还好走。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怒江临崖段,护栏保驾护航,图@VIP会员·杨志煌

这时的丙察察称得上是最美好的“蜜月期”,于是好多朋友都被“迷惑”了,跑过后纷纷失望道:丙察察“无险可谈”!

但,丙察察真的这么“平平无奇”了吗?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装上了护栏的大流沙路段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老虎嘴的狭窄咽喉成康庄大道,图@VIP会员·e工兵

今年7月下旬,老迈一行人在雨季的夹缝中成功穿越了麦地卡湿地,返程路上又遇上雨季中的丙察察。

他总结道:丙察察,现在是最烦的一条路!

原来,西藏段的砂石路在经过雨水冲刷后,表面的沙土褪去,凹凸不平的石块全部裸露了出来,由于行车多,大车也时常经过,整条路形成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水坑。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像这样的颠到奔溃的炮弹坑,图@xuser15450282

大家应该都能想象得到在这种连续不断的炮弹坑上行走,一路上会是多么的颠,简直颠出人生新境界,避震、前悬架被颠断,轮胎爆掉的比比皆是,不愧是“颠”藏新通道!

而且通行速度比原始土路还慢,因为速度跑不起来,不像搓板路跑到70码就可以抵抗搓板的折磨。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昨天(8月8日),好友老禤传来的照片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昨天(8月8日),好友老禤传来的照片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VIP会员杨志煌是去年9月下旬开房车走的,那时雨季结束,路面相对好很多。

过这种烦人的炮弹坑,只能一个个避开,降下速度,所以开手动挡的兄弟,你们辛苦了,一路不停地踩离合换挡...

这个时候,尽管丙察察本身已经被改造得不错了,但受雨季影响,依然是大家心头的一块痛:毕竟,太 烦 人 了!

三、丙察察最佳食用手册

所以呢,藏区的路况,不能一概而论。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线地势图,请放大查看,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尤其是丙察察,修建在横断山脉的腹地,特殊复杂的地质构造使沿途极容易受到雨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太大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老迈一行人刚过完大流沙,第二天就听说路给堵住了,图@老陈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前几天老虎嘴旁边的石头掉落,还闹出了个误会...不过老虎嘴是否受到影响,目前还未知。图@老陈)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而就在不久前,老迈经过老虎嘴时还好好的。

所以建议大家在出发前、穿越途中,不管从丙中洛正穿还是从察隅反穿,都得提前把路况问清楚。

现在很快就进入十月(雪季),有计划穿越的朋友还是要慎重考虑下,察隅几个高海拔垭口会是积雪最严重的地方,不论路面好还是坏,大雪把路都封住了,还走什么呢?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去年进入5月,察隅的垭口还是有厚厚的积雪,图是察隅平安酒店的老潘筹款请人铲开了。

如果你从丙中洛进去,通往丙中洛的两个方向:德贡公路的孔雀垭口也将大雪封山,“美丽公路”泸水-丙中洛还没完全修好。

人品不好的很有可能就被困在丙中洛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去年11月,我们跟随《进藏第七线》剧组补拍镜头时再次进入丙察察,就因德贡公路封路+美丽公路通行受阻,被困丙中洛,当时丙中洛已断油5天,还好存有柴油的人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筹备3年的“最后的丙察察”纪录片,《进藏第七线》电影终于计划在今年建国70周年大庆前夕上映了,敬请期待吧!)

综上所述,修路后的丙察察,我们不需要害怕,但也不能小看。(特殊“体质”摆在那里)

否则为啥四川饭店的老陈和察隅饭店的老潘每天都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播报着丙察察的路况呢?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线上的“龙门客栈”、打卡点——察瓦龙老陈的四川饭店,穿黑色衣服的就是老陈。

不论修路前还是修路后,丙察察都是这么“任性”, 依然不是能说走就走的。

今天这个人能通过,并不代表明天那个人就能通过。前几天我们刚刚走完大流沙,第二天那里就被堵住了,刚到德贡公路,前方就塌方落石, 堵了4个小时。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丙察察,依然是自驾人的心头痒 | 中国自驾地理

德贡公路塌方

所以每个人对丙察察的看法都不同,有人觉得容易,有人依然感到悲催,这很片面,也很正常。

以后,当别人评价丙察察怎么样的时候,得问清楚: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天气怎么样?当时的路面是啥情况?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标签:
越野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中国自驾地理 1032粉丝    54作品 关注 第一个专注自驾旅行文化的媒体服务平台,提供负责任的线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