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材料工程师评smart精灵#1:精致男的新法器

材料工程师评smart精灵#1:精致男的新法器

驾仕派 51浏览 2022-09-22 IP属地: 四川

作者简介:

Argus,车辆内外饰模块开发及质量管控工程师。

传统的smart,是为了应对欧洲古老狭窄的街道空间而诞生的一个产品,不到3米的mini身段让它有了足够灵活的操控和方便的停车的属性,引入中国后,尤其深得广大女性朋友喜欢,甚至一些追求潮流的大男孩,也会把他它当作一个玩具。

但是新的smart 精灵#1完全颠覆了传统smart的特点——甚至你把它的车标蒙上,很难把它跟之前的smart联系在一起。

smart精灵#1虽然不是smart旗下的第一款电动车,但它仍然还有多个“第一”值得被记录:

比如它是第一款在中国大陆境内生产的smart,它也是第一次被拉长到4270mm的车长、2750mm轴距的smart,所以在这样的尺寸下,它也第一次被布置成了五座车。

另外关键的一点是——它第一次有空间能在后悬上布置独立悬挂来取代之前的扭力梁提升舒适性。

除此之外,smart精灵#1还有什么特点呢?

最近我就去本地展厅粗略的看了一下实车——虽然不知道眼前的这台展车究竟是不是最终量产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版本,但它在设计和材质上,还是给我了很多意外的惊喜。

smart精灵#1的前脸,在造型上没有任何尖锐的棱角,这也是整个车身风格的基调。贯穿的日间行车灯带与大灯组合成一个燕尾式的剪刀口,大灯、机盖、日间行车灯这三者的弧线结合得非常自然。

下侧格栅的轮廓比较圆润,不会像常用的梯形或者菱形那样尖锐。导风槽的三角形斜边刚好又与格栅的斜边平行,看上去非常的规整。

smart精灵#1的机盖,侧面非常宽,类似于一个蚌壳式,其中一段直接连到了轮眉,翼子板看上去非常的小。翼子板横向的那根拼接线,在车身侧面并没有明显的造型线条搭配,显得有点单调。

smart精灵#1作为纯电车,前机盖下也是有一个15L的前备箱。

由于smart精灵#1的外观设计由奔驰团队完成,所以在B柱上非常实诚的写上了“Styled by奔驰”。

smart精灵#1从A柱到顶棚,延伸到C柱都采用了黑化处理,既有悬浮式的感觉,远看更像一个可以收起来的敞篷车顶。smart精灵#1虽然是一辆SUV,后侧窗玻璃设计成了轿车的流线特征,再配合上宽大的C柱,有一点复古的味道。

smart精灵#1的隐藏式门把手并不是平出式,在没有钥匙感应或者通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撬开一端进行开启。

smart精灵#1除了最低配外,均有电动尾门,只有单撑杆带有动力,应付这种小车的尾门重量应该没有问题。

从车尾看过去,smart精灵#1呈一个绝对的上小下大的梯形造型,一根贯穿式的尾灯刚好把上下平均对半分开,显得下半部分更为宽大。

后备箱内带有雪橇模式,后排座椅中间可以打开一部分通往后备箱。

smart精灵#1的内饰采用了大量的白色塑料来装饰,整个仪表板中央贯穿了一大块这样的装饰条,再过渡到副仪表板,两侧的门把手和扶手,以及头枕上都使用了类似材质来装饰。

从手感上来说,确实是硬邦邦冷冰冰的,这如果对于一款台女性车来说,确实有点不友好,反过来说是不是这一点就也证明了smart精灵#1正是想颠覆这一定位,不光拘束在女性客户群体上。

虽然也有人在吐槽奔驰这次用了大量的塑料,但其实这种塑料并不是采用的高光喷漆工艺,而是INS膜片的表面处理——这么大面积的表面处理,如果用喷漆,可能良率不会太高,还容易起一些橘皮等外观问题,而使用INS膜片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但成本造价也是非常的昂贵。

跟外饰一样,smart 精灵#1的内饰也同样体现出更Q弹的风格,在一些几何结构上,也用了一些圆滑的线条和元素来装饰,所以我们能在座舱中能看见大量的这种圆弧形边角的几何结构存在。

但是在方向盘骨架和门把手上,造型都是设计得非常扁,并不是那么圆润,对于女性朋友的手来说,握太久之后的感觉可能并不会太好。

smart精灵#1的出风口做得非常有质感,单叶片与拨钮设计成了整体式,目视非常简洁,表面经过处理后,摸起来与金属没有两样。

smart精灵#1标配12.8英寸大屏和8155芯片,车机屏幕上最有特征的是主界面上的地球造型,虚拟语音助手小狐狸也显得非常可爱,当没有需求时,它还会卧倒休息。

手套箱的开启按钮采用了隐藏式的结构,但是在尺寸匹配上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看起来比例显得在精致感上略逊。

虽然是个紧凑型车型,轮拱位置宽敞平坦,空间并不狭窄,放脚非常舒服。

副仪表板上也是直接使用了大量的硬塑料,完全找不到软材质材料,这一点也是被一些车迷吐槽的一点。

即使用这样的普通塑料,也一样有留下汗迹的烦恼。

smart精灵#1除了最低配外,在座舱内配备了64色氛围灯,贯穿整个仪表台和门板,还包括出风口和扬声器。

smart精灵#1只有高配是真皮座椅,中配是仿皮材质,低配只有织物,另外如果是与BRABUS联名款的还有翻毛皮。

只不过这种头枕在使用后,可能容易粘上头发上的油渍。

加长了轴距的smart精灵#1,加上短到极致的后悬,即使作为一款紧凑型SUV,也完全不用担心后排空间。前后排都为正常坐姿时,后排膝盖依然离前椅背有很大的距离。

在这样的小车上,也依然不会担心其他紧凑型SUV上出现的“小板凳”情况,坐垫的长度和高度,都刚刚好满足膝盖位置的支撑。

不过座椅的背靠角度比较大,臀点位置比较低,坐在车里不像SUV的感觉,容易“窝”在里面,下车时跟轿车一样吃力。

可能还是有人会吐槽,作为一款五座车,后排坐满三人时有点拥挤,但如果你看过同样价位的 MINI CLUBMAN的后排时,我相信你会回来谢谢奔驰的设计师——smart的设计师至少把中间位置那个坐垫长度设计得没有那么缩水,三个位置的坐垫高度和头枕的样式都采取了无差别化对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中间座椅转轴处的大面积塑料外露,没有MINI处理得好。

smart精灵#1还是继承smart车型的传统,继续使用了无框车门,让产品的时尚性依然能满足市场潮流。不过与老smart 不同的是,精灵#1没有再采用树脂作为车身材料。

smart精灵#1的扬声器盖板很有特点,绝大多数车型都只会设计一个平板,而奔驰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类似涡流的造型,外高内低,孔形的排布就像流水流入漩涡一样。

门板的储物空间一般,甚至可以用偏小来形容。

结语:

从配置上来说,最低配置基本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完全没有购买的必要。它比次低配只少一万多块钱,但是安全装备、智能驾驶、驾驶辅助影像、全景天窗、电动后备箱、座椅电动调节、座椅记忆、第二排座椅调节、后排扶手、行李箱12v电源接口、感应雨刷、自动空调、摄像头全部没有——反过来说,次低配只贵一万多块钱,性价比就高得多。

从竞争对手来说,同样是五座,MINI CLUBMAN的入门价格已经是smart精灵#1的最高价格,而从绿牌车落地价格及成本等方面来看,电动smart的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宝马与长城合资的光束汽车,第一款车让人望眼欲穿却毫无音信——奔驰与吉利合资的smart抢先一步占领了市场。

从产品特点来说,smart精灵#1颠覆了之前仅仅是“女神收割器”的特点,也更适合年轻运动时尚的男士喜欢。

最后还是按照A(卓越)、B(优秀)、C(一般)、D(较差)的档次进行一个打分吧——

文|Argus

图|Argus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12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