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飞速提升,大家在选购家庭用车的时候也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新能源车。以往30-45万元的预算买SUV,我们或许会考虑宝马X3、奔驰GLC等传统豪华品牌车型,但现在Model Y、问界M7等车型的强势表现,都让我们不得不小看它们的实力。
9月21日,小鹏汽车旗舰SUV——小鹏G9正式上市,高端新能源SUV又迎来一名强势的选手。那么相比于同级别销量表现突出的特斯拉Model Y、问界M7,小鹏G9又有多少胜算?是否是更值得大家选购的旗舰车型呢?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三款热门高端新能源SUV。
在设计上,新能源车型的设计往往更为前卫一些。不过我们会发现,来到这个级别的SUV,通常情况下以家庭用车为主,所以小鹏G9的设计没有过分激进,而是比较克制,更加简洁优雅豪华,更有安全感。新车采用的“鹏翼之光”前大灯,贯穿的日行灯带两侧的大灯颇有辨识度;车身线条舒展而有力量,通过曲面的张力呈现出颇为灵动的光影效果;优雅的四门无框电吸门,兼顾了高级感和便利性。
而特斯拉Model Y整体设计更为激进一些,车头十分低趴,侧面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以及溜背设计,更加凸显其运动气息。问界M7也是稳重路线,车头采用大尺寸六边形进气格栅,贯穿式头灯与尾灯也是比较主流的设计。
当然,颜值部分向来见仁见智,但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空间则是实打实的。经过对比,虽然问界M7在尺寸方面比较突出,但定位于中大型SUV的小鹏G9的轴距最优,自然够带来更为宽适的乘坐空间。再加上座舱内95%面积使用性材料覆盖,柔软舒适的Nappa座椅,整体的乘坐感受是十分上乘的。与此同时,小鹏G9相对紧凑的车长,反而减轻了驾驶者的负担,不用担心尺寸过大所带来的驾驶压力。
众所周知,智能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的必争之地,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方面都卷得厉害,本次对比的这三款车型当然也不例外。小鹏G9搭载了一块10.25英寸的全液晶组合仪表,可以与大屏同步交互,其也是三款车中唯一拥有副驾屏的车型,中控和副驾采用了双14.96英寸的全触控2K高清联屏,无论是大尺寸所带来的震撼感,还是高通骁龙SA8155P芯片加持下的丝滑体验,都让座舱充满了科技氛围。
除了多屏交互信息轻松流转之外,全场景语音2.0让车内的所有驾乘者都可以任意地和车机进行语音互动,全程待命,边听边做,反应时间毫秒级别,真正的说到即做到,甚至车内的多人也能同时对小P说话,它也能够准确识别。
除此之外,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XOPERA小鹏音乐厅。全车用到了28个声学单元,其中包括18个丹拿原厂扬声器,总功率达到2250W。除了7个环绕声道之外,还拥有1个重低音声道和4个天空声道,做到真正的声临其境,并且支持杜比全景声。试想一下,一个人开在高速上,主驾专享扬声器2.0流淌出最爱的音乐,丝毫不觉疲倦。不仅如此,行业首创的沉浸式全场景5D体验更是让车内氛围感拉满,露营时不用再费劲支大幕布,车内秒变电影院,不仅三联屏可看,杜比全景声可听,还有座椅按摩震动,大师香氛以及适宜的空调温度,来上一部精彩的电影,真正的沉浸式5D享受。
特斯拉Model Y在座舱部分采用了非常简洁的设计风格,拥有一块15英寸彩色中控屏,配备语音识别系统、GPS导航系统、车联网以及OTA升级功能,所有的功能和信息都集中显示在中控上,有一些适应的门槛。在音响配置方面,全车配备14个扬声器,光数量上就逊色一筹。
问界M7则是配备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2K中控大屏,在车机系统方面M7搭载鸿蒙车机系统,与采用鸿蒙系统的手机可以进行无缝流转,整体更像是一块放大的华为平板。音响部分,问界M7拥有19个喇叭,整体的体验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沉浸式多感官体验方面,依然不及小鹏G9的XOPERA小鹏音乐厅。
在智能驾驶方面,经过对比,三款车型的智驾硬件方面,小鹏G9的优势更为显著。Max版车型搭载了双英伟达 Drive Orin,总算力达到508 TOPS,拥有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2个超声波雷达,可谓是同级天花板。在这些硬件加持下,小鹏G9的XNGP辅助驾驶系统实现了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和普通的导航不同,小鹏G9可以实现从起点停车位,到终点停车位的全程使用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包含停车位的泊出泊入、城市道路、高速、停车场等场景的打通。
特斯拉Model Y则采用了算力为144TOPS的特斯拉FSD智驾芯片,同价位的车型,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的数量都不及小鹏G9,甚至依然采用倒车影像。问界M7同样未配备激光雷达,支持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等功能,但小鹏G9的循迹倒车、自动变道辅助等在日常驾驶中的体验感更胜一筹,不用担心开进死胡同,在变道时候也更加轻松安心。
新能源车除了智能是火拼的关键战场之外,在动力性能方面同样针锋相对。小鹏G9和Model Y采用纯电驱动,拥有两驱和四驱版本。其中,小鹏G9四驱版本车型搭载了175kW/230kW的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电机的总功率达到405kW,拥有7种驾驶模式。不仅动力强劲,新车还配备了智能双腔空气悬架系统,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身姿态,根据不同的路况智能调节软硬程度,操控更给力。
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四驱版本车型的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7kW和220kW,电机总功率为357kW。而问界M7则采用增程式动力,采用1.5T发动机+双电机的增程式四驱系统,系统总功率为330kW。在底盘方面,问界M7采用麦弗逊+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整体在驾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方面,不及小鹏G9。
在续航方面,四驱版本的小鹏G9 CLTC续航可达650km,长续航版本最长能够达到702km,基本上的跨省出行均不用充电。特斯拉Model Y的四驱版本续航则为615km。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的问界M7,纯电续航里程为200km,WLTC综合油耗为1.09L/100km,不过在馈电状态下,其油耗明显增高,达到7.45L/100km。
当然,除了续航之外,新能源车型的另一大痛点便是补能困难。小鹏G9的超快充充分缓解了这一焦虑。小鹏率先实现车桩量产的800V高压充电平台,加上480kW超充桩,4C版本车型充电5分钟,续航可以增加200公里,从电量10%-80%仅需15分钟,让充电像加油一样简单,大家到服务区一杯咖啡的时间,能够基本充满,真正的出行无忧。另外,电池系统级防热蔓延技术以及高效的电池温控系统,完全不用担心热安全问题,安心充、放心开。
通过对比我们便可以发现,在30万-45万元高端新能源SUV中,小鹏G9在内部空间、智能驾驶、影音体验、充电速度、动力续航等方面都具有不小的优势。这样的价格与配置,相比于Model Y和问界M7,小鹏G9似乎更值得选购。
事实上,一辆真正旗舰的车型,并不是一味地堆砌配置,而应该通过更高能的科技,来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在小鹏G9身上,我们也看到它正在不断贴合和创造用户需求。无论是在产品方面,用超快充缓解用户补能焦虑,配置上刷新消费者对智能豪华的认知,还是其在上市之后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的配置调整,都集中体现了小鹏汽车正在探索未来出行、先进科技并且满足用户需求。
这样的小鹏G9,你觉得如何?是你心目中想要的全智能旗舰SUV吗?
15万内能落地的纯电SUV,萌哥有什么好的推荐?|选车234期
13.98万买合资MPV销冠?现代库斯途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此时此刻,才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裸车降至12万左右 主打动力及性价比 本田英仕派能否平替雅阁?
5月1日,一汽丰田再次率先公布月度销量数据:2025年4月销售新车65,024台,同比增长32%;继一季度以销量超过17.2万台,实现同比增长9.6%之后,再次续写正增长记录。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34,794台,占比54%;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39,087台,占比60......
入门降至26.98万,配2.0T+8AT,还是C级车,捷豹XFL值得抄底吗?
比亚迪一季度海外销量破21万辆!七国摘得销量冠军!
全新牧野青配色+至高6.06万权益,问界新M7质价比拉满
奥迪入华37年再出发:“双品牌”重塑豪华电动车格局
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不局限于“买车就为家用代步”的单一需求。
综合续航破千、带激光雷达、有高阶智驾、全系2+2+2六座布局、还是一款中大型SUV,顶配只需18.98万,性价比是这款产品刻在骨子里的标签,零跑C16。本期就来试驾体验零跑C16,看这台新能源中大型SUV在静态、动态方面如何抓准家庭用户的需求。
即日起至5月31日,购新奢纯电SUV岚图知音,可享“首付5.4万起+5年0利息”金融方案,日供低至70元,配合至高1.8万现金直降及2025国补,17.89万即可拿下MUSE铂金奖设计+5C超充黑科技
一家五口出行,理想L7 Ultra家用SUV优选!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10万级纯电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车企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试图在这片红海分得一杯羹。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虽然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但燃油车技术的发展却并未停滞。
5月1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科技潮品SUV钛3亮相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钛3共计5个版本,惊喜价格13.38万起,并提供至高5500元的金融贴息政策,以及5大超值购车权益。 “一反常钛·3生万象”,方程豹钛3凭借其独有的“1机3舱”潮流配置、“E+2C......
在中级车市场,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算是两大猛将了,一直追着同级大哥们在打,销量让很多大佬眼红
领克900正式上市,到底谁慌了?
联诚发LCF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作为国内“方盒子”SUV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捷途旅行者自上市以来凭借硬派造型与可城可野的性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3月底,2025款车型以“36项升级”为核心,在外观、内饰、配置、越野性能等几大维度实现全面进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款新车都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