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车叫兽Pro 0浏览 2022-11-09 IP属地: 上海

这几天被问了一个问题,说现在年轻点的男孩子都买了什么车?


一开始我觉得很正常,直接把销量排行榜找了一看不就知道了,这有啥好探讨的。


然后我去找了身边朋友,也看了许多的话题问答发现其实可能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品牌在拉扯,消费者也在拉扯


有调研机构把中国乘用车的普及分了这样三个阶段。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第一个十年,2001-2010年,属于高速增长期,也被称为“黄金十年”,年均增速20%以上。


第二个十年,2011-2020年,增速不如“黄金十年”但胜在基数大,每一个百分比都是天量的成交。


第三个十年,2021年至今,属于低速增长期,爬升缓慢,同时新能源车有着更加耀眼的表现。


消费升级或者是消费降级都不重要,关键点在于,购车需求对每一个品牌、每一个车型来说,都有机会,用户的需求更新会驱动着汽车向着智能网联加速,或是新购买,或是换购,除了部分地区的牌照问题之外,买车就是一件非常日常的事儿,就像换个手机、换个电脑一样随意。


但这又牵扯一个更大的问题,钱从哪儿来。


2012年,人生第一台车基本上在8-15万左右。


2022年,人生第一台车的基础预算上浮了2万块,从10万起步。


可别小看这个参数,它是A0级到紧凑级之间的关键分水岭,也是合资与国产车曾经无数次拉扯过的分界线。


具体起步价可能会因地域而产生上下波动,唯有向上是唯一的答案。


市面上的货币增速远高于大宗工业品的价格涨幅,再加上边际效应的影响,反馈到汽车购买上的抉择就是大家都愿意去选择更贵的车。


此外,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下降。


2019年,根据麦肯锡发布的调研报告,有大约31%的消费者会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2021年,这一数据降低到了27%。


非豪华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护城河已近消失,即便当购车部分预算是来自父母,指导性意见所带来的购车倾向引导也来得更弱。


以前是爸妈出钱,年轻人买什么车爸妈说了算。


现在更倾向于,爸妈出钱,但买啥还得是年轻人自己拿主意,以及,爸妈都对买啥车都难无所谓了。


暴涨的新能源 是钱包的诚实


根据乘联会最新的信息,10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0.2%,较2021年10月18.5%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10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2.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3.6%。


买一台新能源车已经是一件超级理所当然的事儿。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开上Model 3或者Model Y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吸引他们的并不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而是基于这两个微妙的心态。


第一,在出钱的父母理念中,特斯拉相比造车新势力或者自主品牌,是个“大牌子”,预算够的情况,也就买个稍微好点的。


第二,年轻人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也来得更高,作为互联网资深公民,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上的新能源广告成功进入了“潜意识”,同时新能源车的日常养车成本要来得更低。


这里就不用特斯拉举例子,找个同时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高端品牌吧。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就是你了奥迪。


装备83.4kWh容量电池包的奥迪Q5 e-tron CLTC工况下续航560km,以一年行驶20,000公里计算,需要消耗2979kWh的电,按照上海正常的电价来计算,这个电量肯定是处于第二档(家里其他用电器也需要用电)(第二档3120-4800kWh),电费是0.667元(未分时),一年的电费大约是1987元,每公里差不多是1毛钱。


而如果是一台燃油版的奥迪Q5呢?现在95号汽油的价格都来到8.96元/升了,入门版车型WLTC综合油耗百公里7.86L,好,我们就不算实际油耗,就算以这个数据来匀速开20000km,一年油费14085元,平均一公里0.7元。


养车成本么燃油车也无法与新能源车来抗衡,当然在这儿就不用想太多,反正是长辈出钱。


那么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花钱的新能源车当然要来得更香。


以前老说,家人支援买了一台20万或者30万的车,养车成本对于刚毕业的小伙儿是“不能承受的痛楚”,而在新能源车时代,成本直接被打平,五菱宏光MINI EV或者是特斯拉、BBA的新能源车,后续的养车成本都不再是桎梏。


自己掏腰包 安全很重要


选择燃油车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毕竟需求千差万别。


只是,许多曾经会选择高尔夫、思域的年轻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线合资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没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产品力层级,领军自主品牌实际上也不弱于二线合资品牌。


传祺影豹、领克03等拳头车型在轿车体系的突破,完美地复刻了曾经自主品牌在SUV层级上对合资产品的跨越。


当然,份额的对决永远不会缺席,但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已经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智能化。


2019年,只有25%的消费者会认为自动驾驶是毫无必要的,2021年这个数值已经降低到了20%。


但是,安全属性的重要性从曾经的48%飙升到了57%,其中付费意愿较强的功能大致是这几点——主动刹车、碰撞预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备受年轻人钟情的传祺影豹指导价10.80万元的270T J11版就把主动安全配置全部配齐,2.0T版的领克03只需次低配即可配齐,更加家庭导向的吉利星瑞则在起步价13.97万元的2023款 2.0TD尊贵型也可将之打包收入囊中,长安UNI-V入门版就自带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和前方碰撞预警……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自主品牌在辅助驾驶上的投入引发了消费者更多的付费意向。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科技属性本身也是认知中可以与“高端”挂钩的词汇,更智能、更科技的产品自然也更加先进,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认知。


这也恰好是身边数位少年购置自主品牌产品的初衷之一。


在新能源分流了相当一部分用户之后,依然选择购买燃油车的年轻人会更加精打细算,国货的发展和升级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上新速度。


写在最后


有个数据显示,95前消费者会更加关注汽车的舒适性、耐用性、性价比,95后的消费者会把颜值、性能放在更高的优先级。

过了20岁,成熟一点的年轻人会怎么买车?


后浪来袭,所有的品牌都在强调年轻化。


这个年轻化并不是说一味地去迎合年轻人,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去迎合一个更年轻的时代。


年龄不是衡量购买与否的尺度,时代才是。


反映出时代真实想法的,是购买和复购,是用钱包进行的投票。


这钱的来源呢,是95后辛辛苦苦打工挣出来的,或者是从家人这儿拿到的馈赠都无所谓,人各有别,重要的是会做出的购车选择。


即便面临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巨大的人口存量和汽车更新换代周期也会促使着汽车消费一往无前。


唯有时代,真的变了。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车叫兽Pro 9.3万粉丝    4456作品 关注 有料、有态度的汽车媒体,选车、用车就找车叫兽。
推荐作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