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威马“失速”降薪不是个例,新势力如何熬过寒冬?

威马“失速”降薪不是个例,新势力如何熬过寒冬?

买车网 4浏览 2022-11-23 IP属地: 北京

在“缺芯贵电”及疫情多点散发的大背景下,2022年车企的冬天注定格外冷冽。早已不复往日风光的新势力们更是在寒冬中苦苦挣扎,“活下去”已成为最响亮的口号。

近日,一封名为《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内部信在网络流传,这是威马汽车CEO沈晖阔别个人社交媒体两个月后的别样“回归”。这一次,沈晖显得有些悲壮。

在内部信中,沈晖提到,2022年充满挑战与困难,威马不仅受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严重疫情的影响,也面临着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供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

基于此,10月以来,威马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应对资金压力、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简而言之,威马已陷入财务危机,正在经历寒冬。

其实,威马汽车的窘境仅是新势力企业的缩影,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高光时刻,但跨过量产交付难、产品初具规模的新势力们,在经历了大浪淘沙的洗礼后,仍无法摆脱亏损、品控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困扰。如今,随着潮水褪去,新势力们又该如何自处?从资本宠儿到钱荒,新势力经历了什么?

与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创始人互联网起家不同的是,沈晖出身于传统汽车行业,曾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大规模海外并购,在业界颇具人脉与资源。其辉煌的履历也为威马在新势力PPT造车的质疑中贴上了“相对靠谱”的标签,这也成就了威马颇受资本关注的“宠儿”形象。

公开资料显示,从A轮融资开始到D轮结束,威马一度吸引了百度、腾讯、红杉中国等众多明星投资机构的青睐,累计融资超过350亿元,要知道“蔚小理”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前融资也不到200亿。

但资本市场的风光并没有助力威马一路驰骋,在市场洗牌加剧、传统车企加速转型以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的背景下,产品布局并不占优势的威马声量逐渐减小。交付量持续低迷,难以“造血”且发展前期不断扩充网点、进行车型研发以及建设生产基地的背景下,威马也陷入了“钱荒”。根据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威马累计亏损超170亿元。

实际上,威马的失速也映射出了新势力企业目前的艰难局面,即便此前被称为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也不能幸免。2021年,在资本加持下,“蔚小理”的年交付量接近或者突破10万辆大。但是,到了今年这一情况却出现了变化,除了资本市场股价不断走低外,在终端市场,新势力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降。

首先,在交付量方面,头部新势力企业虽然已迈进20万辆的交付大关,但面对比亚迪对市场的绝对统治、埃安月销超3万以及问界、岚图等传统势力新造车的发力,造车新势力正面临着双重挤压。

其中,“蔚小理”交付量已连续多月呈现下滑趋势,并被哪吒以及零跑等二线梯队迎头赶上。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蔚小理”三家销量分别为9.2万辆、10.4万辆和9.6万辆,而哪吒和零跑则分别交付了12.92万辆和9.46万辆,虽然二线梯队来势汹汹,但其“以价换量”的局面能维持多久还难说。

对于交付的下滑,蔚来将矛头直指“缺芯贵电”。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启了爆发式增长模式,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其已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猛涨了超10倍。

蔚来汽车企业传播高级总监兼公关总监马麟曾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指出,“蔚来展厅内的展车几乎已经卖光,只能摆车模了,芯片供应链的小伙伴亚历山大。”可见缺芯对于蔚来的影响巨大。而小鹏汽车创始人更是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谁要是能给我芯片,我请他喝酒。”

与此同时,品控也成为新势力的一大痛点。理想ONE起火、理想L9转向助力失效、理想L9悬架断裂……理想汽车因质量问题以及创始人李想的口不择言一直处于舆论中心,加之大环境以及车型换代等,使得理想交付下滑。

此外,哪吒以及零跑虽交付量呈现大幅上涨,但也存在发展隐忧。二者旗下产品多以低端车型为主,有数据显示,2021年起售价6.29万的哪吒V销量占据了合众汽车全年总销量的71.25%。另一边起售价5.98万的零跑T03占据了零跑全年总销量的89.62%。业内普遍认为,以低端市场冲量得以存活,同样也给品牌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除产品以及交付外,资本遇冷也成为新势力成长的烦恼。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蔚小理”,尝到了新能源汽车风口的第一波红利,但却难掩失意。

从今年二季度财报来看,三家虽然都在营收上实现了可观的增长,但却仍未盈利。蔚来二季度净亏损27.57亿元,同比扩大369.6%;小鹏净亏损为27.09亿元,同比扩大126.1%;理想净亏损为6.41亿元,同比增加172.2%。

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零跑也遇冷,上市即破发,首日股价一度较发行价每股41港元下跌近35%。而根据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今年第三季度零跑营收42.8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8.5%,但净亏损却高达13.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亏损7.19亿元相比接近翻倍。

“造车新势力股价不断下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根基不稳,无法得到投资者的长期认可。”在汽车分析师田力看来,车企想要获得资本的青睐,首先要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不断下跌,就是缺乏一种能支撑股价上涨的基础。

可以看出,威马汽车的困难仅仅是新势力企业的缩影,在大环境愈加低迷的背景下,初出茅庐的新势力企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威马们”还有许多难关要闯。正如沈晖曾言,“创业是游走在崩溃边缘的疯狂试探,是在混沌中凭借经验、直觉和信念求生存的零和游戏。”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买车网 9072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买车网,您的贴心购车顾问!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