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不断重复着“艰难”,疲惫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华尔街。
这位曾经扬言“在2030年销售2000万辆汽车,达到当前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销量的两倍”的硅谷钢铁侠,在这份营收暴跌的财报面前,也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好在,马斯克迅速调整了状态,并接连释放出“新车型即将量产”“Robotaxi将实现规模化落地”“人形机器人Opitmus即将量产”等好消息。
然而,资本市场却对这些“大饼”无感,盘后大跌的股价、分析师们的看空仿佛都在预示着:钢铁侠的盔甲,正在被现实凿出裂痕。
溃败:除了下滑,还是下滑
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汽车行业而言,特斯拉都绝对是一个特别的车企。
特别在特斯拉车型几年不更新,但仍然有无数消费者买账,Model Y和Model 3始终是市场上的常青树。
还特别在几乎所有的车企,在发布同级别,甚至是跨级别车型时,都忍不住在发布会上对标特斯拉,甚至还有车企将自家车型的配置与特斯拉车型的配置直接挂在门店里,让每一个进店的消费者都能看到孰强孰弱。
而在社交媒体上,特斯拉更是搅动汽车市场的“鲶鱼”,是激励自主品牌进步的动力之一,但通过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鲶鱼也出现了被吃掉的迹象。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特斯拉的二季度财报,那就是“除了下滑,还是下滑”,具体表现为:
汽车业务的总收入达166.61亿美元,同比下滑16%;
能源产生和储存收入达27.89亿美元,同比下滑7%%;
服务及其他收入达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总收入达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
总毛利润达38.78亿美元,同比下滑15%;
经营利润率达4.1%,同比下滑71bp;
……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服务及其他收入取得了17%的增长,其余的汽车业务、储能业务、营收、经营利润率、总毛利润均处于下滑状态。
因此这份财报也被许多人称为“特斯拉十年来下滑最严重的财报”。
困局:三大战场遭遇“群狼战术”
这份财报之所以如此难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斯拉销量的下滑。
在2025年二季度,特斯拉的销量达384122辆,同比下滑13%,其中主力车型特斯拉Model 3和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量达373728辆,同比下滑12%。
其他车型的交付量达10394辆,同比下滑52%。
对此,马斯克认为特斯拉正在进入不寻常的转型期。那么一向在电动车市场所向披靡的特斯拉车型,为何突然不香了呢?
要知道,特斯拉是一家全球车企,其车型更是遍布全球,因此在讨论销量下滑时,也要站在全球角度,而全球最重要的三个市场,莫过于中国、美国、欧盟市场。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在4月的销量为2.87万辆,同比下滑8.56%,5月份的销量为3.86万辆,同比下滑30.11%,6月的销量为6.15万辆,同比增长3.7%。而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达26.34万辆,同比下滑5.4%。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遇冷,与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密不可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车企正在对特斯拉进行精准狙击。
在Model 3所在的汽车市场,小米SU7在2025年6月销量达23225辆,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的16636辆,而在Model 3之后,还有小鹏P7+(6700辆)、蔚来ET5T(5103辆)、比亚迪汉(4920辆)、极氪007(4915辆)、阿维塔06(4447辆)、比亚迪汉L(3157辆)等车型虎视眈眈,对特斯拉Model 3进行围剿,市场压力巨大。
再看Model Y所在的市场,Model Y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在6月,其销量达44848辆,远超后面的乐道L60(6400辆)、极氪7X(5518辆)、智己LS6(3228辆)等车型。
但是在这一级别却隐藏着一个黑马,那就是刚刚上市不久的小米YU7,18小时240000的锁单量,也被很多人视为有望击败Model Y的纯电SUV车型。
此外,以上仅统计了纯电市场的车型,还有理想L6、问界M7、智界R7等车型,也加剧了Model Y的市场压力。
好在,虽然特斯拉在中国的半年度销量出现同比下滑,但在6月份的销量却取得了大幅回升,环比增长高达59%,若能延续下去,将成为特斯拉最重要的销量支柱之一。
接下来是美国市场,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直接推翻了拜登时代的“绿色新政”。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撤销对纯电车的补贴,停止政府资金用于充电站建设,转而大力推动传统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意图重振美国制造业。
此举对于电车发展造成的灾难可想而知,在市场风向转变的背景下,特斯拉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根据某研究公司发布的报告,第二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销量中,份额首次降至50%以下。
可见,特斯拉在自家地盘也同样不好过。
最后是欧洲市场,数据显示,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在欧盟及英国市场的销量达108878辆,同比下滑33%。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汽车以133465辆的销量成绩夺得欧洲地区电动车冠军。
除了特斯拉与欧洲本土车企以外,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出海动作也十分频繁,在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电动车的注册量达7231辆,首次超过特斯拉的7165辆,并且比亚迪还有许多插混车型,如果算上这些车型,数量将更加夸张。
除了以上三大市场的失速外,特斯拉销量下滑也离不开自身的原因,那就是产品过于单一,只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撑起销量大旗,市场的覆盖率狭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斯克在财报中表示,正在扩充特斯拉的车型系列,包括一款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价格更平易近人的车型,还将继续推进Semi和Cybercab的研发,这两款车型都计划于2026年投入量产。
这也将成为特斯拉能否在汽车业务实现逆转的关键。
逆转:两张未来船票的豪赌
当传统业务溃败时,马斯克并没有陷入失落的情绪中,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两张豪赌未来的船票,也就是Robotaxi和Optimus。
在财报会上,他用了很大篇幅描绘这两个“万亿级业务”。在马斯克的规划下,机器人Optimus将在5年内实现月产10万台。
而对于Robotaxi而言,在2025年6月,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正式启动Robotaxi业务,首批车队由Model Y改装。
在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还表示,他的计划是让特斯拉车主可以在空闲时,通过车辆的无人驾驶功能接单、赚钱。在需要时车主可以点击特斯拉的应用程序,车辆就会加入特斯拉Robotaxi车队,而当车主需要用车时,车辆就会自己回来。
特斯拉Robotaxi的规划,不仅可以帮助车主增加收入来源,还可以让汽车从出行工具,进化成“出行工具+赚钱工具”的组合。
如果车主想加入车队,那必然要订阅FSD服务,也就帮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业务实现了落地。
但是目前这两个业务都存在一些困境,首先AI机器人业务已经有许多企业都在布局,其中也不乏汽车企业,但始终存在落地难题。
而Robotaxi业务已经有Waymo、百度apollo等众多企业布局,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看到盈利可能,但市场竞争巨大,如前段时间T3出行、哈啰出行等出行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阵营,在群狼环伺的背景下,特斯拉Robotaxi能吃下多大的蛋糕,也依然是个未知数。
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Robotaxi和Optimus的发展依然是一片迷雾,他们更像是马斯克在特斯拉失速的情况下,给资本画下的大饼,而真正解决特斯拉的困境,依然还是要回归汽车。
尾声
在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发布后,马斯克宣布回归“7×24小时工作模式”,甚至会睡在会议室、服务器机房或工厂里,并表示必须全神贯注X/xAI和特斯拉,字里行间都透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如今二季度财报发布,惨淡的财报、下滑的销量,再度让这位硅谷钢铁侠尝到了现实的苦涩。
特斯拉新车型、Robotaxi、AI机器人等业务成功与否我们无法预测,但笔者想说的是,特斯拉已经没有那么可怕。
过去几乎所有的自主车企都对标过特斯拉,这也在潜意识中将特斯拉放在一个无法打败的高度,但到了现在,自主品牌已经蒸蒸日上,比亚迪、小米、鸿蒙智行等车企正在强势崛起,开始树立全新的市场标杆。
尽管,我们还是不能小瞧特斯拉,毕竟钢铁侠的字典中从来没有平庸二字。
但好在,钢铁侠的盔甲已经还是出现了裂痕。
2025年9月27日,新款瑞虎9家族正式上市,其中新款瑞虎9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15.29-20.39万元,国庆假期抢鲜价13.79-18.89万元;瑞虎9 C-DM共有3款车
2025年9月27日,五菱品牌官方宣布,旗下纯电小型SUV——缤果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6.68-7.98万元,置换补贴价6.38-7.68万元。作为缤果家族的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即便在漫长的汽车销售历史上,传统4S店已经成为车企打开销路的主要模式,但近几年宝马下滑的销量与承压的利润,还是揭开了这一模式背后的残酷现实:传统4S店已经无法为宝马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邵明峰:跟随比都有面、跟随比都舒适、跟随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补全长续航关键拼图,智能越野体验再升级!9月29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长续航新成员——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6.99
大发成功带赚一对一导师计划【—NB256·CC—】【—2999m· CC—】 新车频道[搞小日子女未子为果争光],为您提供最新2025新车资讯[AZU],包括新车发布新闻、新车动态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市场格局。资本动作与战略调整密集交织,技术竞速的紧迫感与规模扩张的焦虑感并存,行业亟需找到破局的核心路径。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并未追逐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近日,iCAR 超级V23正式上市,作为V23的高性能版车型,新车共推出3个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12.28-15.48万元,全系提供401km续航、550km续航和501km续航巅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日前,奇瑞汽车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瑞虎8的车型官图。该车定位中型SUV,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轴距加长115mm,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尺寸方面,全新瑞虎8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
9月28日晚,smart旗下中型SUV——smart精灵#5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作为该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
9 月 26 日晚,一场名为 “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 —— 时代风尚之夜” 的盛典格外吸睛,这是岚图汽车联合抖音、费加罗 FIGARO 共同打造的视觉盛宴。就在这场活动上,岚图全新车
2025年9月27日,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配置,官方指导价9.99-13.69万元,旅行焕新价8.39-11.89万元。作为改款车型,新车的主要变化是针对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近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轿车深蓝L06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新车将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并首次搭载京西第四代磁流变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10万级SUV这一红海战场,“性价比”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当北京越野在9月27日雁栖湖畔的发布会上,宣布BJ30旅行家以“旅行焕新价”8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突破2756.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在这片看似被电动化浪潮席卷的土地上,仍有1200万消费者坚定地选择了燃油车。他们或许被续航焦虑所困,或许对传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