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波帆说车 1浏览 2019-08-30 IP属地: 未知

车市连续数月的产销双降,说明消费大环境还是不乐观,尽管SUV销量在7月份出现了止跌的迹象,但是于整个大市场而言,这是无力回天的。经销商着急,主机厂着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一再被出台。

近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提出了20条刺激消费的措施,其中第十条便与汽车相关。意见要实施限购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积极补贴;二手车流通方面,进一步落实全面取消限迁政策等。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限购、限迁政策松绑 能否奏效?

事实上,当初汽车消费的限购是为了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和严峻的环保问题让路,营造更好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在汽车消费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制定的,但谁也没有想到汽车寒冬的到来,因此政策不得已发生改变。

但需要注意到的是,限购只是发生在了部分城市,换句话说,现在逐步取消限购也只能释放部分城市的汽车消费能力,其效果对限购城市来说明显与否目前还不好判断,但于全国大市场而言,有可能是杯水车薪,更多刺激局部消费的增长。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关于二手车限迁政策的逐步全面取消,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能够将二手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调配。尤其对于一二线城市,其汽车保有量比较大,用户换车需求也相对旺盛,由此带来较多的新车消费。因此笔者认为,取消限购和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同步进行,刺激新车消费增长会取得效果会的更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当二手车迁移到更为下沉的市场之后,对这些地方的新车消费是否会起到抑制的作用呢?

政策松绑已经不止一次了

自年初以来,刺激汽车消费增长的政策已经不止一次被出台,1月份推出了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以促进汽车消费;4月份出台新政策,拟禁止地方政府发布新的汽车限购政策,而已经颁布限购措施的城市也需要做出改变,政策动作非常强硬。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其中5月底6月初时,最典型的是广州、深圳两地放宽了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两地在今明两年内分别增加10万、8万个车牌指标,同时广东省内其他城市不能再出台限购政策。这是限购政策松绑最快的省份,而其他地区(省份)呢?

事实上,限购城市就那么几个,除了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还包括贵阳、天津、杭州等地,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来说,取消限购或许并无太大意义。而对汽车品牌而言,这样的政策在目前来看对合资的影响比对自主品牌要大,因为在品质、品牌溢价更好的情况下,原来限购城市会因为政策改变而释放出来的消费能力更多倾向合资、甚至豪华品牌,给中国品牌带来的增长可能是有限的(新能源车型表现预计会更好)。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交通拥堵、环保压力与市场增量之间的矛盾从来都存在

事实上,这个矛盾一直都存在,放在更为宏观的环境里看,这就是发展经济与环保之间的矛盾。汽车产业所涉及到的产业链很长,消费市场不景气,将影响到社会各个产业。也就是说,在全面取消限购政策之后,哪怕汽车消费增长了,关于汽车行业还是会有一堆相关的问题待解决。

车市难熬 取消限购究竟是否为救市的灵丹妙药?

其实,为了腾空市场,政策层面上缩短汽车报废周期早就开始了,比如提前报废车辆给予一定现金补贴,又或者一直以来的以旧换新也是鼓励消费新车。在某种程度上,这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当汽车市场容量相对稳定之后,新车消费增长点的一部分就是来自这些地方。

另外,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大,“洋品牌“走进来的同时,中国品牌也可以更快走出去,大力开发海外市场,以弥补国内市场增长的乏力,同时转移交通、环保压力。

为了救市,其实已经出台了诸多调控政策,就像十年前的汽车下乡,着实让汽车市场增长了一把,但如今市场环境已经变化,政策调控是不是灵丹妙药还很难说。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波帆说车 5.7万粉丝    4599作品 关注 在这里,听波帆为你读懂汽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