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股价跳水、估值缩水、业务收缩、不断裁员……多数人认为,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了寒冬期。
然而,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峰会——再谈软件定义汽车”主题论坛上(下称“论坛”),部分厂商表达了不同看法。
资本寒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自动驾驶进入寒冬迹象明显’ 成为圈内外人士的共识。”
为了证实上述观点,《每日经济新闻》举例称:“今年以来,先是特斯拉被曝裁掉自动驾驶(Autopilot)团队数百名员工。10月,背靠福特、大众两大造车巨头的L4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宣布解散。11月初,小马智行也被传大幅裁员。”
除了列举具体实例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还从宏观方面对比了最近两年自动驾驶融资情况。该媒体称:“根据睿兽分析的数据统计,整个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达到了112起,融资金额高达387亿元。但今年1月~10月,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只有67起,融资金额也只有143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融资起数和融资金额分别下降了约32%和61%。”
对于“自动驾驶进入资本寒冬”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之后给出的解释是:“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商业化等问题,单车自动驾驶汽车尚停留在L2+级,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仍需较长时间,并且当前全球资金在流动性缩紧,资本投资意愿显著下降。”
是“资本寒冬”?还是正常波动?
尽管“自动驾驶进入寒冬迹象明显”似乎成为行业共识,但有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是正常波动。
论坛上,轻舟智航创始人CEO于骞表示:“一个行业发展本身就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对于投资来讲,本身就有波峰波谷期。轻舟智航是2019年初成立的,当时处在行业的低潮期。所以今年的情况我们是经历过的。”
部分资本之所以会选择退出,原因是实现L4级自动驾驶难度很高。于骞分析称:“我们知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周期会非常长,技术难度非常大。尤其是L4级的Robotaxi很大程度上不是成本问题,而是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问题。为了最后的1%甚至0.1%的完全无人驾驶,进行高投入是不是值得的问题。”
在于骞看来,与其对不确定的L4级自动驾驶进行高投入,不如把L2的场景更加丰富起来。
技术和商业化并重,是自动驾驶行业度过波谷期的做法。于骞提出:“我们成立于2019年的行业低谷期,始终坚持技术和商业化并重,通过完成一个小的商业闭环继而实现更大的商业闭环,通过这种 ‘以战养战’的方式,不断实现自动驾驶的普及化。如果把完全自动驾驶作为终极目标,我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一步一步实现它,而这个方法就是注重技术和商业化平衡。”
于骞之所以把目前的资本寒冬看作阶段性的波谷期,原因是在他看来,中国的智能化大潮波澜壮阔,自动驾驶今后一定会迅猛发展。
他提出:“软件定义汽车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软件的价值在整车的占比会越来越高,从早年的5%左右未来可能会提升到40%~50%。”
产业资本逆向而行
所谓资本寒冬,说到底是处于创业阶段的部分自动驾驶公司募资困难。然而,当部分风投选择退出汽车行业的时候,产业资本却在逆向而行。
论坛上,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谈了近几年的投资心得:“从2019年到2021年,广汽资本围绕两条线在做投资。一是通过投资支持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发展。2019年开始,新能源车的占有率不到5%,然后迅速进入到家庭,占有率迅速上升至20%,今年后几个月达到30%。我们一直坚信,中国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所以,我们找到广汽的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在他很小的时候支持它。二是在广汽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尤其是在研发上的短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资本的纽带把它补齐,这两个战略成为了广汽资本前两年的主要投资方向。”
疫情三年中,广汽资本是比较活跃的投资机构,2023年它还将延续积极的风格。袁锋表示:“我们的投资理念是专注于产业痛点。芯片国产化肯定是很重要的点,因为目前芯片国产化率非常低,还不到5%。所以芯片国产化是整个广汽集团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以及应对智能电动化,提升创新技术的角度需要解决的一个大课题。第二,新能源汽车占有率马上就超过30%了,这对公共充电设施是巨大考验,我们在思考如何把充电换电、储能结合在一起做好整体能源布局。第三,我们在思考把元宇宙概念加入到智能座舱中,这将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尽管无论宏观数据还是微观企业表现,公开市场似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趣都有所降低,但正如于骞所说:“现在所谓的资本寒潮只是行业的调整期,自动驾驶行业整体仍然处于迅猛发展的过程,我并不认为现在处于寒潮期。”
12月4日,飞凡汽车官方发布2024款飞凡R7正式上市后的第二份销售数据海报,新款飞凡R7上市两周大定订单已突破10000单,销售火爆远超预期。从官方海报信息来看,新款飞凡R7搭载
12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最新销量数据:11月乘用车销量200079辆,同比增长约38%,环比增长约11%,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
战国时期,苏秦游说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六国土地南北相连,称为“合纵”;后秦国自西向东与各诸侯结交,自西向东为横向,称为“连横”。彼时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合纵连横政策的
蔚来汽车和江淮汽车“分手”,蔚来汽车买下两座工厂开始“单干”。这个话题成为今天关注度最高的汽车话题,和这两家车企有关的讯息都成为被挖掘的对象;于是有读者提问“云内动力”是做什么的,
12月1日-12月18日,奇瑞双十二暨26周年厂庆购车节闪耀开启,多款车型随你pick,旧车置换至高抵30000元,还有49999元购车神券幸运大奖,诚意满满,助力用户挑选心仪好车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家丑不可外扬”,不管是出于面子问题,还是“护犊子”的心理,总之,这基本上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规矩之一。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捷豹路虎全球CEO蒂埃里·博洛尔就完全不
据天眼查App最新消息显示,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被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安吉汽车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已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主要原因是爱驰汽车上海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
在当下,预算25万左右想买一台新能源SUV,那一定绕不过热度不减的“老将”比亚迪唐DM-i 和势头迅猛的“后起之秀”传祺新能源ES9。那面对这两款车,到底该选谁呢?小编选了两款车的
12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最新销量数据:11月乘用车销量200079辆,同比增长约38%,环比增长约11%,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
在比亚迪旗下方程豹的豹5首批车辆交付仪式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到场为首批车主交付车辆,为这一特殊时刻添彩。现场车主们欢欣鼓舞,对王传福的亲自参与表示由衷的高兴。在交付仪式
12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最新销量数据:11月乘用车销量200079辆,同比增长约38%,环比增长约11%,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并已连续10个月
12月3日 晚,吉利汽车在河南郑州正式发布了吉利星瑞L智擎和吉利星越L智擎两款全新产品。星瑞L智擎共推出了三款不同配置车型,星云版、星河版和天宫版,其官方指导价为12.67万元至1
国家持续发力,从税收优惠政策入手,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策红利的荫庇下,城配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长安跨越响应国家号召,回应大众创富热情,重磅打造“宜商宜家”跨界双料王——长安
近日,《这!就是街舞》第六季正在热播,舞者的穿着、动作都彰显着年轻人对时尚个性的追求,这场充满荷尔蒙的街舞盛宴,成为时下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在这股舞动狂潮中,ZR-V致在作为这次节目
“新行政电动旗舰”岚图追光PHEV于11月17日正式开启预售,价格26.69万起,并为用户提供了价值3.3万元的四大预售权益,包括2000抵5000元的膨胀礼,限时享受价值2.5万元科技舒享包免费豪华升级礼,保养礼以及预售期下订用户可提前锁定上市权益的承诺礼。下面让我们前往门店近......
自2023年4月7日,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公布全新电动品牌——iCAR至今,不到8个月的时间,iCAR品牌已迎来了全球首家iCAR Space开业。
在眼下的汽车市场中,华为已经成为了“爆款制造机”,从此前的问界到如今的智界,均有着遥遥领先的实力与人气,除了这种深度的合作方式,许多车型也纷纷搭载了华为的智能软件、硬件装备,从而为
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拥有上百年品牌底蕴的奔驰,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早已超出了交通工具的属性,而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一点我们通过销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