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亿行代码组成的鸿蒙车机,到底值不值得吹?

上亿行代码组成的鸿蒙车机,到底值不值得吹?

xuser19468529 2055浏览 2022-12-23 IP属地: 北京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这几天居(wo)家(chuang)办公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智能电动车,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智能电动车
图片
提出这个看似拗口的问题,可不是社长烧迷糊了,更不是被梅西夺冠冲昏了头脑。就连造智能电动车的车企们,也在为这个问题的结论而争个不休!
就比如理想、奔驰、飞凡等品牌,就坚持“屏多就是王道”。三联屏起步、五联屏也上不封顶的玩法,看起来就既智能又科技感十足,可谓是“面子”的选择。
图片
再比如蔚来、小鹏、问界等品牌,则是坚持“系统才是王道”,更侧重车机功能所带来的体验。相比之下,更像是“里子”的选择。
图片
无论是哪一派,其实都在用“智能”的表现取悦用户,也都在改善车机提升用车体验。车机更新的频率和好用程度,也逐渐成了智能电动车是否智能的核心指标。
刚好,最近问界M7也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OTA升级,不仅将HarmonyOS更新成了3.0的大版本,更是一口气新增了接近100项功能!
图片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聊一聊:刚刚完成大更新的鸿蒙车机,到底是不是车机界的天花板?
又到底是什么,给了问界可以只做一块大屏的底气?


01. 鸿蒙车机,有啥不一样?

在聊鸿蒙车机之前,社长需要先抛出一个观点:
由于车机屏幕的面积就那么大,因此对屏幕空间的利用、以及对内嵌菜单的使用,往往决定着车机的“使用感”,也就是方不方便、好不好用。
图片
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往往会把车机界面进行几块分割,划分出功能区、应用区、以及导航、音乐等等几个比较常用的“卡片区”,然后用下拉菜单作为补充,思路非常简洁明快。
这些卡片占据了最大面积的同时,也代表着最为常用的几项功能。就好比老大哥的“左膀右臂”,干活的时候可谓不偏不倚,雨露均沾。
图片
这就属于典型的工程师思维,用设计满足需求,最快速地解决用户对常用功能的需求。
但鸿蒙车机似乎和主流的玩法有些不一样:它除了标准的顶部栏和底部Dock栏之外,新增了一块快捷栏来集成导航、音乐、应用、车控等等,并且把最大的面积让给了壁纸。
图片
这也就是说,鸿蒙车机的逻辑更类似于平板电脑,先是通过主界面“老大哥”总领全局,再通过车机给各“小弟”派任务。
这样一来,以壁纸而非地图界面打底,视觉效果不会太过杂乱;结合快捷栏的设计,常用功能也同样能一键直达,还能顺手秀一把动态壁纸……(大雾)
图片
打开某个应用,显示出来的UX也更像是平板电脑的交互方式,在车机上会更加美观。
图片
而当同时开启导航和音乐两项功能的时候,它并不会各自全屏显示,而是和平板一样开启分屏模式,左侧导航、右侧选歌两不误。
更有意思的是,在车机更新到HarmonyOS 3.0之后,还加入了此前在华为笔记本和平板上就实现过的“超级桌面”功能。
简单来说,这就好比既能投屏、又能互联、还能拓展的“手机版车机”。有了它,鸿蒙车机就拥有了一整个“华为世界”,能带来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就比如在华为“万物互联”思想之下,不仅仅是手机能远程操控车辆,手表也能;
图片
车机里没有的应用,可以用手机的;
图片
需要使用备忘录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碰就能无缝流转,两边的内容都是互相打通的;
图片
再比如通过Huawei Share,能够把大众点评上的餐厅地址一键分享到车机地图上;
图片
甚至是微信分享照片、甚至拨打微信电话的时候,都能调用车内摄像头!
图片
所以理论来说,在车上玩上几把王者荣耀、或者走进原神的世界,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担心:手机都会越用越卡,那么鸿蒙车机增加了这么多功能,会不会产生卡顿的现象?
客观来讲,鸿蒙车机的流畅程度在所有车机里堪称数一数二的水平。
从技术来讲,华为把不少旗舰手机的技术手段——像是CPU Turbo、RAM Turbo、GPU Turbo等都引进了车机,因此硬件上的响应会更快。
图片
至于软件和算法层面,就更是华为和鸿蒙系统自带的优势了。
除了鸿蒙系统本身“天生快一生快”的特点之外,就比如它的超级桌面,调用的其实是手机上的程序,运算也由手机芯片来完成,车机仅仅起到“投屏+展示”的作用。
使用率降低之后,也更有助于延长车机的寿命。
再比如和其他华为终端共享的语音助手“小艺”,也用上到了分区干扰消除算法,从而在音乐、暴雨、开窗等环境中提取出对应位置乘员的声音。
至于小艺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


02. 鸿蒙车机,怎么逆袭的?

其实在接手问界之前,华为经历过一段非常焦虑的时光,也就是2019年受到制裁,无法使用高通芯片,也和谷歌被迫停止合作的时候。
当时的焦虑和迷茫不仅仅是在华为内部互相传染,甚至传到了我这个做自媒体的人身上,只因为我有几位身在华为的朋友。
不夸张的讲,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朋友圈里早上充斥着鸡血,晚上充斥着鸡汤,可以说是十分大补。
图片
不过社长事后再问起他们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团队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男儿当自强。
正如鸿蒙团队所做的那样,“如果没有操作系统,或者不让我们用,我们就把操作系统做出来给他们看看!”
幸运的是,华为真有这份实力和运气,这才有了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世界领先。
实力的来源,正是团队中的人才。
图片
都说华为团队薪资待遇很高,其实都是“卷”出来的:在这里博士并不算什么,上面还有业界打拼了20、30年的顶级大佬;
而即使是有攻克不了的难题,华为也有信心找到国内最顶级的专家,或直聘或外聘,直接从研发端入手解决。
用他们的话说,“大家只需要把自己的豆腐磨好、把自己的豆芽发好,和别人的拼在一起,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图片
当然,把结果量化出来,就是鸿蒙系统上亿级的代码规模。其和Android属于同一量级,甚至超越了Windows和IOS,是目前最复杂的操作系统之一。
在这背后,还有几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其实在一开始,鸿蒙团队对车机就十分重视。因此车机上的UX交互设计并不是随手一做,而是交给了内部最精锐的旗舰手机UX团队来完成。
这还没算完,他们还玩了一手“竞争上岗”:让中国、欧洲、韩国三国设计师同步去开发3种不同的人机交互方向,只有被内部票选出来、用起来最顺手的那组,才有资格入围。
像是车载地图,其实也经历过无数次的调试,才解决长时间使用闪退和卡顿的问题。
图片
常玩游戏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人眼可辨认的帧率基本在60-80帧/秒,平均帧率超过这个数字才会觉得流畅,反之就会觉得卡顿。
而难点,就在于平均二字。
这是因为地图对内存的消耗往往非常大,想要在每一毫秒都做到帧数稳定,就必须做好资源调度,提前在缓存中存好数据,并且准备好最需要渲染的那部分图像。
图片
但在早期开发阶段,负责地图的华为车BU和HiCar团队并没有做过相关应用,导致用户的交互体验、信息展示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内部也一直是“被通报批评”的状态。
直到华为完全自研的花瓣地图团队接手过来,经过近一年的钻研,也借助了合作方高德地图的资源,才调整到2021年底上线时“流畅好用”的状态。
但这些,仅仅是鸿蒙系统“翻身做主人”的冰山一角。

图片


03. 鸿蒙系统,车机新形态?

正如社长一开始所说,大多数车企还停留在工程师思维的阶段,是把车机作为中心,用设计满足需求;
但鸿蒙系统的中心,却已经从冷冰冰的车机向活生生的人转变。
在鸿蒙系统眼里,无论是车机、手机、电脑还是手表,都是鸿蒙终端的一部分。每一步操作都不是系统本身,而是人类动作和意志的延伸。
图片
鸿蒙系统唯一需要做的、也正在努力的,就是在操作中更多地体会人的需求,用更优秀的算法和更丰富的功能来提升意志延伸的体验。
这次更新的超级桌面,就是最好的例子。
无论是无缝流转的音乐、导航,还是同步的微信和大众点评,本质上都是为了更流畅地“听歌”、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更便捷地“回复消息”或“处理信息”。
图片
表面上看,鸿蒙只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操作系统。但实际上,鸿蒙系统更大的意义,在于其生态。
生态二字或许有些难懂,社长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
如果把鸿蒙系统比作一个世界的话,那生态就是世界中的水、土壤、空气和各种各样的生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运转规律。
图片
3.2亿台手机、平板、手表、音箱、车机等不同的华为终端,500万名开发者,数百个鸿蒙APP……这些都是华为生态的一分子,也都为华为世界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
而华为生态之间的关系,往往是1+1>2:它不仅仅是打通了连接、用A来控制B,而是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共享彼此之间的能力。
今天车机可以调用手机的内存和芯片,就有点像车机的眼睛长在了手机的脑袋上面;明天车机就可以装上扫地机器人和空气净化器的身子,在人们出门的时候自动打扫屋子。
图片
换言之,在华为生态之下,未来的汽车很有可能不仅仅是从A到B的交通工具,而是和手机、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一样,成为人类新的移动终端。
至于这个终极移动终端的功能到底有多强大……
我只能说,这一次的鸿蒙车机,只是刚刚开始。
 
相关推荐
xuser19468529 6730粉丝    352作品 关注 重新思考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