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年前的中国汽车全体高歌猛进相比,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在狂飙中出现了两大分化,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一个向上而行,一个往下坠落,分裂感极为严重。
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车市淘汰赛已到了白热化阶段。仅在2022年,广汽讴歌、广汽菲克这两家合资品牌便宣布退市。而在之前,曾经红极一时的一汽马自达在压力下也是推送了一篇《告别信》,自此传了许久的“南北马自达”合并事件终于翻到了最终篇,从此中国再无一汽马自达,只剩“长马”。除了这几家之外,更早之前还有雷诺、长安铃木等合资品牌的生命在中国宣告终结。
在合资品牌弱势的大环境下,谁会成为“下一个”的猜测甚嚣尘上。在出行局看来,下面这几家已经被边缘化的合资品牌,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广汽菲克,它们甚至很难熬过2023年。
在2022年12月中旬的时候,有外媒援引斯柯达CEO劳斯·泽尔默(Klaus Zellmer)透露的信息报道称,斯柯达品牌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并将在明年做出最终决定。该报道引用斯柯达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泽尔默的话称:“那里(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们将与中国合资伙伴一起考虑要如何进行下去。”斯柯达或将考虑只在中国销售汽车,把生产放在其他国家。
对于斯柯达首席执行官的这番话,国内斯柯达方面称:“作为公司正常商业运作的一部分,斯柯达持续对于其在国际市场的定位进行评估,并调整战略以适应当地市场发展。这也包括中国市场在内。为此,公司与我们在华的合资伙伴上汽大众一直保持持续和建设性的对话与交流,以审视在中国向全面网络化的电动出行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定位。目前,公司尚未就调整战略的必要性做出任何决定。”
虽然斯柯达对退出中国做出了否认,但是仍旧有许多人士认为斯柯达将会在2023年退出中国,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斯柯达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收缩严重,已经严重拖累了母公司大众的脚步。
2005年,斯柯达作为大众集团品牌之一正式进入中国,拉开了国产化的序幕,并曾有过一段黄金时代,那时候都在传这么一句话:“懂大众的才买斯柯达”。2016-2018年,斯柯达在华销量连续三年突破30万辆,其中2018年达34.1万辆。
2019年斯柯达的销量便开始迅速下滑。2020年4月,斯柯达开启了“以价换量”的自救模式,但全年销量再次同比下跌38.7%,年销量只有17.3万辆。2021年,斯柯达销量再度腰斩,只剩下7.12万辆,同比暴跌58.8%。
来到2022年,前10月,斯柯达累计销量为38022辆,同比下滑61.32%。其中,10月的销量仅为2953辆,同比下滑11.43%。不出意外,今年斯柯达的销量将会止步在5万以内,这样的销量成绩,甚至不及某些自主品牌一款车两个月的总销量。
另外,早在斯柯达首席执行官表示对中国市场将会做出改变之前,便有不少媒体爆料称斯柯达在2021年解散了营销和研发团队,并将人员并入大众,甚至连4S店也并入了大众。
一连串的信号,预示着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在中国市场上,或多或少走入了命运的拐点。
马自达
2021年,“双马合并”尘埃落地,长安、马自达分别持有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47.5%的股份,剩下5%的股份则由一汽及马自达中国持有,自此马自达复兴中国市场的重任来到了长安马自达的肩上。
在外界的猜想中,合并后的马自达能够发挥出1+1>2的实力,但现实却是极为残酷。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马自达在国内的新车销量跌至5719辆,相比于2021年同期大减61.03%,而这已经是长安马自达第20个月同比走低。
马自达对于产品的执着,收获了很多人的好感,不过马自达败也败在这份执着上。
无论是对新车的打造,还是对车辆的更新换代,马自达始终是要比所有人都慢一些。在长安马自达目前正销售的车型中,只有马自达3昂克赛拉(参数|询价)和CX-30(参数|询价)是近两年推出的车型,其他几款车型全是一些老车。
比如CX-8(参数|询价)已经上市四年,CX-4(参数|询价)、CX-5(参数|询价)和阿特兹(参数|询价),其实早在2012年左右就已经正式亮相,上市接近十年。十年时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马自达依旧是没有变。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昂克赛拉、CX-30和CX-50(参数|询价)这几款车是新车,但是在动力方面,马自达却依旧是没有做出改变。就拿最近才在国内亮相CX-50来说,只是搭载2.0L/2.5L发动机,与十年前CX-5的动力相同,让人极其失望。
诚然马自达在设计上的执着打动了很多人,但是在动力方面的执着却是让很多人脱粉。我们不奢求CX-50能够有什么纯电或者混动的惊喜带给我们,但至少得给大家带来一些改变,而不是在那里固守那一套老旧的动力总成,继续平庸。
除了斯柯达和长安马自达之外,其实像雪铁龙、标致、起亚等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后几个在2022年积极的做出了改变,一扫腐朽的气息,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已经退市的合资品牌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不愿意承担风险,更不愿意花成本去创新,只是平庸的随波逐流,而这也是大部分陷入泥沼的合资品牌在当下正在犯的错误。
如果说今年哪个新品牌最受关注,长安启源一定是其中之一。自今年8月品牌发布以来,短短三个月长安启源已经推出了四款车型,中型轿车启源A07和紧凑型轿车启源A05已经上市交付,紧凑型SU
新一代蒙迪欧家族扩列,推出搭载大马力E-混动系统的全新车型序列,新车在延续新一代蒙迪欧家族高颜值兼得大空间、高科技兼得高安全等优势基础上,凭借福特大马力E-混动系统加持,为用户带来大、快、好、省的高品质出行体验。
全球汽车精英齐聚 2023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开幕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比亚迪11月销量再破30万,理想11月销量破4万,两家车企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在各自的车型级别和价位都有很强的统治力。表面是两家成功的车企,但抽丝剥茧,后面还有一个成功的关键,两家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作者| 东关大先生出品|电动公会12月1日,各大新能源品牌不约而同地晒出了月销量成绩单,在赛道日渐拥挤、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11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已公布的名单中
今年的广州车展,火药味比以往更浓,尤其荣威D7 DMH跟比亚迪秦PLUS DM-i争锋相对,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之所以荣威D7 DMH敢正面硬刚坐镇主场的比亚迪秦PLUS DM-i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如期来临,各家车企也进入了年终冲量的关键时刻,毕竟留给大家完成KPI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经历了年初价格战的惨烈之后,通过各种政策促销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基操,用
自从10月份见证其上市以来,车知事一想到哈弗猛龙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就是“带电带T又带锁”这句很带感的话,但因为没有深入接触过,以至于它到底有多猛还停留在想象中。前两天,趁着“哈弗全民
比亚迪:再争口气,年销没准300万毫无悬念地,比亚迪又是刚过去一个月的国内新能源厂商销量冠军:根据它在港交所公布的数据,其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在11月达到301378辆,同比增长约3
极狐阿尔法T5一经亮相,就以“超能六边形战士”的强大产品力,给出了新一代家车“全能、全优、全场景友好”的全新定义。
身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并不仅仅在中国卖,它在海外市场会有什么挫折和机遇?这里有你所不知道的比亚迪12个小故事!
谁能拒绝一个荣获TopGear年度性能汽车大奖的IONIQ 5 N呀!
沃尔沃新款S90:豪华不张扬 驾乘更舒心
日前,长安启源挑战赛——数智AI电驱站在重庆西部实验场如期举行,并籍此拉开了长安启源挑战赛大型IP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长安启源发布了“双十二购车盛典”权益,为用户带来实惠,营造了更
12月1日消息,阿维塔科技宣布,11月阿维塔11交付4080台,持续热销稳步攀升;阿维塔12上市热销,大定订单突破20000台,批量交付即将开启。双旗舰比翼齐飞畅销国内的同时,携手
(统计范围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时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月初第一天,部分车企率先公布了上月销量成绩,截至目前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中,多数销量都有增长,不过增速明显放缓。比亚迪比亚迪1
自今年1月初特斯拉宣布降价以来,从年初到年尾,2023年各个品牌车企都在价格上做文章,或许年初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车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会持续一整年,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似乎对于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