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三年亏损近170亿元,北汽蓝谷该何去何从?

三年亏损近170亿元,北汽蓝谷该何去何从?

EV智行 4浏览 2023-03-01 IP属地: 浙江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北汽蓝谷,曾经可是新能源市场的“一哥”,“蔚小理”等新势力只能仰望它,但如今北汽蓝谷却从头部位置滑到了末尾,不仅销量持续走低,内部动荡,还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中。

销量跌落谷底


有了解过北汽新能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该品牌曾经多么辉煌,连续七年夺得了国内纯电汽车销量的冠军宝座,就连刚进入国内的特斯拉都要避其锋芒,这就是“老大哥”的威胁力。

图片

只不过到了2020年代,由于国内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转型,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出现了错误,导致其在市场失去了竞争力,“老大哥”的光环也越来越弱。
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2020年的年销量只有25914辆,相比于2019年的150601辆销量,用“断崖式”、“跳水式”等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图片

虽然说北汽新能源在2021年的销量有所回升,但其年销量也仅为26127辆,第五位数字没有丝毫变化,对于偌大一个车企来讲,不能掀起半点涟漪。
之后的两年,北汽蓝谷想尽一切办法让北汽新能源重新回归正轨,先是在销量方面冲击,不说要一下回到原本的水平,起码也要看到有进步。

图片

因此,北汽蓝谷在2022年初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销量目标,要卖出十万辆新车,其中包含4万辆极狐。可是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北汽蓝谷在2022年并没有完成目标,全年销量仅为50179辆。
估计是因为之前北汽新能源一直专注于B端市场,如今回到C端市场还没有适应过来,市场规划、营销策略,以及产品的定位也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这才导致了北汽新能源无法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原因。

亏损近170亿元


销量跌落谷底,没有丝毫的回暖,伴随而来的就是接连亏损。目前北汽蓝谷就处在一直亏损的状态,每天都看着“真金白银”打水漂,说不心痛是假的。

图片

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北汽蓝谷就出现了净利润亏损。从2020年到2022年,北汽蓝谷的亏损分别为64.82亿元、52.44亿元,52亿元(预亏52亿元~58亿元),短短三年至少亏损了169.26亿元。
接连的亏损,让北汽蓝谷的钱包变得越来越“瘦”了。虽然北汽蓝谷目前还没有公布去年一整年的资金情况,但从北汽蓝谷去年第三季度末的亏损情况来看,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22.81亿元,短期借款有62.27亿元,长期借款有60.35亿元;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就达到了76.53%。

图片

虽说目前北汽蓝谷的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还有43.02亿元,但并不足以覆盖短债。对此,行业内和坊间都有人提出过,北汽蓝谷今年还能顶过去吗?会不会被ST?
为资金烦恼,这是每个新能源品牌都要经历的事情,想要缓解这个烦恼,只能融资。北汽蓝谷为了能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金“翻身”,发起了融资,并在今年2月23日收到了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公司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的通知。

图片

申报稿显示,北汽蓝谷拟向控股股东北汽集团控制的关联方北京汽车、渤海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2.86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
如果此次融资能顺利通过,对于北汽蓝谷来讲无异于雪中送炭,同时还有充足的资金实施今年的布局计划。

图片

看来这里就有人问了,北汽蓝谷都接连亏损,在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资本怎么会如此青睐它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现在别看北汽蓝谷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北汽蓝谷背靠北汽集团,还曾连续7年夺得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这让它拥有了极强的“吸金”能力。

图片

数据显示,北汽蓝谷自从上市以后,通过首发和两轮定增融资的累计金额为500亿元;如果此次融资成功的话,那么北汽蓝谷的融资金额将接近600亿元,遥遥领先于众多新能源品牌。
毕竟就算是赴美IPO的“蔚小理”,它们的估值也仅为433亿元、581亿元和540亿元,而北汽蓝谷此次若是能成功,足以让友商“眼红”一阵子。

图片

至于为什么是一阵子呢?因为这些钱对于北汽蓝谷来讲就是杯水车薪,属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一方面需要给持续亏损的北汽新能源输血,另外一方面要给极狐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前面讲到,北汽蓝谷并没有完成去年的年总销量目标,其中极狐的总销量也就仅万辆,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才是北汽蓝谷的问题所在。

图片

如果北汽蓝谷没有办法走出这个困境的话,就算融资成功也无济于事,到最后也只能被ST。

极狐过得并不好


那么极狐能帮助北汽蓝谷走出困境吗?从目前的形势来看,EV智行觉得很难,因为极狐现在过得不太好。

图片

最近,极狐又出现了人事调换,据最新信息显示:樊京涛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由张国富接任;王秋凤卸任总经理,由樊京涛接任。
坦白来讲,这种人事调动对于一家公司来讲并不是好事,尤其是销量不好的极狐,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严重打击了内部的士气。

图片

尽管极狐与华为合作了,但获利最多、得到热度最大的依旧是华为,而在后面的极狐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算是做了华为进入汽车市场的“绿叶”。
就算是极狐得到了入驻华为门店的机会,但与华为合作的不只是极狐,还有赛力斯,后者愿意成为华为进入汽车市场的“代工厂”,得到了更多的照顾,而极狐却被冷落在一旁,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华为门店有问界,而没有极狐汽车的原因。

图片

结合种种因素,EV智行这才觉得极狐很难帮助北汽蓝谷摆脱困境。如果极狐能推出一款受到市场青睐的车型,或者是“KAOLA”爆火的话,那就能帮北汽蓝谷慢慢走出困境。

编辑总结


“起个大早,赶了晚集”,用它来形容北汽蓝谷再适合不过了。在接连亏损和销量低迷的情况下,北汽蓝谷需要做的是调整产品布局,提升产品力,适应市场的节奏,不然无法摆脱入不敷出的状态,即使是融资也无济于事,ST只是迟早的事情。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EV智行 8万粉丝    671作品 关注 聚焦科技革新对新出行时代的每一点驱动!
推荐作者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