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2022年,理想汽车总营收达到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经营亏损额度为36.55亿元,同比增长259.3%。
从数据上来看,理想汽车是增收不增利。
关于亏损方面,主要原因是理想汽车市场盘子做大了,车型也增多了,相对应的研发成本、销售成本也随之增加。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理想汽车共交付了133246辆新车,同比增长47.2%。销售成本达到365亿,同比增加71.85,研发费用为67.8亿元,同比增长106.3%,占比全年费用15%。
以上是造车新势力的普遍情况,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都提到过很多次了。
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CEO李想为公司设定了新一年的目标:2023年获得30万元-50万元价格区间SUV市场20%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破千亿。理想方面预估2023年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为140万-150万辆。
若以此计算,理想汽车今年有望冲击30万辆年销量,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倍。2022年,理想汽车全年销量为13.32万辆。
除了理想汽车的销量目标和经营目标这些数据,笔者还注意到一个信息,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说,理想汽车正在与合作伙伴进行电池的价格谈判。
前段时间,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已经把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了一个水平,而理想汽车现在还要谈判价格,让市场产生了无限的联想——此前宁德时代的计划里是有理想汽车的,那要商谈的合作伙伴是宁德时代吗?如果是的话,是否意味着理想汽车对这个价格不满意?如果不是的话,是否意味着理想汽车在商谈的合作伙伴另有其人?比亚迪还是其他的电池供应商?
笔者认为,市场上有这种猜想是正常的。但是,理想汽车这么做肯定是有自身层面的考虑,而考量的基础或许就是对供应链的把控。
强化供应链管理
过去几年,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电池和芯片供应。特别是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总成本的60%,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甚至说出了“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这样的话。
此外,芯片供应短缺特别是对新势力品牌的影响更大。何小鹏在微博中说,一台智能汽车的芯片数量要有5000颗以上,种类则有几百种。而传统燃油车的芯片数量约在500至600个左右。
芯片短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购买的新车迟迟得不到交付,往往要两三个月才能拿到车,有时还会出现功能“阉割减配”的情况,品牌信誉受到一定冲击。
智能汽车时代,车企对产业链的依赖程度加重,也就意味着新势力们注定要被工业链“拿捏”。
李想在这个问题上感触颇深,因为理想汽车2022年产能爬坡阶段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李想说:“(2022年)整个交付计划有些过于激进,我们认为卖出去这么多订单,就应该交付出这样的量。实际上,这对整个供应链的压力和考验是非常之大的。”
正是出于对供应链出现不确定因素的考虑,理想汽车在2023年将加强供应战略感知与规划、风险管理及成本管理。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将对供应链实行模块化管理,在与供应商保持紧密、互惠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加强智能电动车产品力相关的核心品类的自研自制和产业链垂直整合工作,进而实现上游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良好平衡。
此前,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新能源车企动辄入股这个矿山,布局那个芯片,说想脱离供应链的拿捏有些天方夜谭,至少车企想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动权。
对于宁德时代“锂矿返利”的计划,理想汽车的态度是比较正面的。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表示,“无论是‘锂矿返利’还是原材料和电池价格的联动机制,我们认为,让电池的价格回到一个理性区间,无论是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是对于动力电池厂和对于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一个好消息。”
马东辉还透露,目前理想和合作伙伴还在就价格进行谈判中。理想汽车显然不满足于此。理想汽车2023年的营收目标设定为千亿规模,2022年的营收452亿元,这意味着,想要在2023年实现千亿营收的目标,理想汽车今年必须要实现120%的营收增长。
这就要求理想汽车对电池的供应一定要有所把握,尤其是理想汽车要在2023年推出纯电车型,这就意味着理想汽车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在加大,它不想在电池供应方面被卡脖子。
马东辉提到,长期来看,理想汽车也将增加供应商多元化的供应策略,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供应安全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项目的开发进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理想汽车在电池供应方面的诉求或许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要更稳定、更安全的供货渠道。
理想的纯电布局
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将在2023年实现量产。这对理想汽车来说,是时候开启这场早已计划好的中场战事了。
理想旗下首款纯电车型定位MPV车型,并搭载自研的800V高压超充系统,充电速度达到充电10分钟实现400公里续航。
按照理想汽车的规划,继首款纯电MPV之后,未来还将推出系列化产品,产品价格在20-50万元细分市场区间,和L系列一样定位家庭用车需求。这和目前的新能源MPV车型宜商宜家的定位有所不同。这也是理想汽车一贯以来的做法。
理想汽车还表示,未来将继续并行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两条腿走路,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根据规划,理想汽车正在研发两个高压纯电动车平台,并从2023年起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关于自家的这款电动车,李想认为实现补能的体验非常重要,目前理想的目标是接近燃油车的充电体验。800V高压快充就是解决“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2022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生产基地在江苏苏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该模块正是理想自研800V高压电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
理想汽车希望在整个动力驱动层面提升效率,同时配合车型研发的提升。目前,实测的结果显示,与同样的400伏的相同驱动方式产品相比,理想可以节省约15%的电池电量。
百姓评车
电池价格的调整也预示着整个供应链正处在形成一个新的平衡的过程中,整体趋向是向好的,但是在过程中也难免再次出现黑天鹅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问题不再是价格,而是供应链能够稳定、安全地输出。
现在应该不只是理想汽车有所动作,新势力品牌应该都在行动,毕竟相比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品牌,新势力们底子还是薄了点。
至于说效果如何,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2025上海车展|东风猛士科技焕新出发:让越野更智能,让定制更奢华!
宝马集团再度深化本土AI生态布局,宣布接入DeepSeek
2025上海车展,Momenta、DeepSeek为何成了合资车最优选?
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在上海车展够火,赵今麦开它去冒险
如何有效减少电动汽车交通事故,是限制汽车马力还是限制人?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的媒体日上,上汽商用车发布全新战略,引领商用车行业转型升级。上汽大通以“年轻创富・美好生活”为主题,带着华为乾崑等生态伙伴和多款创富新车亮相,并启动10亿创富基金回馈用户!
大众汽车品牌在2025年上海车展“众进·向新”
上海车展,向来是各大车企展示前沿技术与全新车型的舞台。而此次,北京越野携重磅车型——超级增程智驾硬派SUV BJ40增程强势来袭,展现中国硬派SUV标杆品牌的硬核实力。#硬派SUV就买BJ40增程 #上海车展必看BJ40增程 #2025上海车展 #2025上海国际车展 #BJ40......
长安猎手K50上市!全球首款超级大增程皮卡,到底有多强?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
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智享百变 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 2.0T探索版首次亮相。领克900自3月25日预售以来,凭借百变智能生活舱、悦享极致驾控、传承领克基因的全域安全理念与都市旭日美学设计,深受用户喜爱,预售订单已突破4万台,新车将于4月28日正式上市。
靠增程车续命?只能说你还没看懂上汽大众!
(2025年4月23日)在今日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亮相。新车搭载鸿蒙座舱、带激光雷达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等先进智能装备,车长超5米,是广汽丰田铂智品牌旗下全新纯电旗舰车型。3月刚上市的铂智3X和凯美瑞、汉兰达、赛那三大全球......
女士首选高颜值神车 东风奕派eπ007仅11.99万元起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onda)联合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Honda)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Honda)携最新电动化和智能化成果,共同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2号......
这台仰望U7能否建立起“技术豪华”认知,这场中国技术派与欧洲百年豪门的对决,让我们拭目以待。
祺友聚焦向往S9:广汽传祺 华为乾崑 宁德时代“金三角”
中国新能源汽车何以快速成长,日前参加了京城最大社区之一天通苑探展方程豹钛3京城上市环耀站发布会,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原因,产品力提升和经销商服务的提升和改善都是原因之一……
4月22日,一汽丰田在上海以“GIVE ME 5 击掌未来”为主题,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bZ5。作为bZ3的全面升级之作,bZ5凭借“五维核心价值”——全角度颜值、全守护安全、全沉浸智舱、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全保障QDR,重新定义了13万至16万级纯电市场的新标准。
2025上海车展 广汽昊铂概念车“EARTH大地”震撼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