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扛过艰难的2022年,汽车人刚准备松口气,谁曾想到特斯拉率先举起价格战的大旗,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徐徐拉开了帷幕。
这样的背景下,除特斯拉比亚迪两家实力超群者外,“活着”将成为所有玩家在2023年的最高诉求。
至于如何“活着”?要么就是抱着向死而生的态度,站着继续折腾;要么就是苟延残喘,撑一天算一天,躺平式等死。
而飞凡汽车,或许属于后者。
日前,在多次投诉无果后,飞凡R7车主跑到飞凡汽车公司门口拉横幅,横幅上赫然写着“修车很频繁”、“不是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等白底黑字标语贴满,以表达对该品牌的不满和愤怒。
事实上,这已不是飞凡汽车首次遭遇大规模线下维权。2022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飞凡汽车就曾遭到第一批ER6车主的现场维权,原因是续航严重虚标。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新能源品牌,飞凡汽车为何会混成这么惨?
短短4年改了3次名字
翻开飞凡汽车的简历,从诞生至今,短短4年多的时间,飞凡汽车历经三次转型改名。
2018年4月,上汽推出了Marvel品牌,归属荣威旗下。在当时,上汽乘用车的高层表示:“Marvel将成为消费者除BBA之外的另一种豪华车选择。”但显而易见的是,Marvel品牌下的第一款车Marvel X完全达不到这个预期,月度销量最好也仅过千辆。
于是,2年后上汽荣威提出“双标战略”,推出了专注于中高端新能源赛道的新品牌——R品牌,并采用新的“R标”;不久之后,上汽又宣布荣威R独立,从荣威R到R,在组织架构上与荣威、名爵MG平行,这也就是第二次改名。
又过了一年,在2021年的10月,上汽集团宣布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的R品牌将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成为与上汽乘用车公司平行的全新品牌,这也是R汽车的第三次转型。
虽然通过更名,让飞凡汽车定位再次拔高,但由于旗下的产品依旧是ER6和MARVEL R两个旧车型,因此彼时这一品牌升级也被业内吐槽为“旧酒装新瓶”。
更让人唏嘘的是,一步步进阶的飞凡汽车,始终没有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1年R品牌全年交付量仅为18436辆,距离最初预期的3万辆销售目标差距较大;2022年,飞凡汽车全年销量仅为14532辆。进入2023年,飞凡汽车1月份仅售出250辆,对比去年同期暴跌了84.55%,环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90.04%。
更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改名字,操盘手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俞经民、杨晓东,再到如今的吴冰。
名字和地位改来改去,棋手同样改来改去,也难怪品牌存在感和辨识度那么低。此前飞凡汽车的CEO吴冰先生也坦言:“飞凡汽车花了太多时间在产品梳理和定位上。”这也难怪,很多人平时在路上就没有看到过飞凡汽车品牌的车在跑。
试问,这样的品牌,如何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呢?
产品质量堪忧,维权、投诉屡屡发生
除了“缺乏品牌存在感”,雪上加霜的是,飞凡汽车还频繁处于车主投诉和维权的泥潭中。
除了上文提到的因为续航严重虚标,导致车展维权等舆论危机之外,笔者通过在车质网和黑猫投诉等平台上查看发现,与飞凡汽车产品相关的投诉都有很多,比如飞凡ER6和MARVEL R还出现了诸如气囊故障灯报警、空调蒸发箱箱体溺水、车机系统无法升级、车机互联手机APP无法更新车辆信息、经销商不兑现购车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还有一位车主孙先生,称自己花费24万买的飞凡R7,上路半年坏了3次,第一次在行驶在国道上突然失控,故障灯全部点亮后,随后车子呈趴窝状态。随后把车拖到4S店后,售后人员表示:该车系统没更新,更新以后就可以走了。但后续该车又断断续续出现3次突然的失控状态,以至于孙先生表示根本不敢再开这车上路了,因为每次修好以后都需要拿生命安全去测试车辆的质量问题。
这里大家试想一下,一台正在高速路上行驶的车辆,突然趴窝,这样会不会引发连环追尾呢?这让用户如何继续相信飞凡汽车呢?
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飞凡汽车还曾出现过“私吞定金”的行为。
据悉,2022年2月,一位来自南昌的吴先生通过网络媒体反映,自己在APP上花5000元下订飞凡ER6,但没想到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订单被私自取消。
针对这一事件,飞凡汽车方面表示,该客户花5000元大定了飞凡ER6,后来该客户购车意愿发生变化,申请退定,要求退还5000元定金。但按照政策,除非因个人征信问题导致不具备新能源汽车购车资格,大定客户如申请退定,飞凡汽车将不退回定金。
虽然这一舆论危机最后以飞凡汽车方面向该消费者退还5000元定金告终,但在大众看来,依然会对飞凡汽车的品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飞凡F7,能帮飞凡汽车脱困吗?
进入2023年,为了提升销量,飞凡汽车接连祭出大动作——一边通过主力车型飞凡R7进行全面降价,一边发布全新车型飞凡F7。
但令人失望的是,2月初的大幅降价并未能阻止飞凡销量继续溃败。截至2月26日,飞凡R7当月上险量仅68台。
所以,即将于3月上市的新车F7,似乎成为了飞凡汽车2023年的关键。以至于,飞凡汽车官方毫不避讳的宣称“飞凡F7在2023年的销量要超越蔚来ET5”。
是碰瓷,蹭热度,还是玩真的呢?
从产品力以及预售价格来说,飞凡F7确实比蔚来ET7更有性价比。而且和蔚来汽车一样,飞凡F7同样支持换电补能。
但遗憾的是,目前飞凡仅在大本营上海建设了2座换电站,至于其它城市笔者还真没有找到
具体的换电站数量。只找到一个计划的数据——在发布R7时宣称,在2022年建投40座换电站,2023年共投建300座换电站。
作为对比,目前蔚来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建成换电站1315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348座)、充电站2340座(充电桩13734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63万根,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超1800万次换电服务。2023年,蔚来还计划新增1000座,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其中,约600座为城区换电站,将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但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约400座为高速换电站,将加快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的布局速度。
此外,在换电的体验感上,蔚来汽车也更好。因为飞凡的换电还将服务包括荣威、名爵、大通等品牌,覆盖SUV、轿车、MPV及商用车等品类。而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就只服务蔚来一家,还有移动充电车。
试问面对如此悬殊的充电补能差异时,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如何选择呢?更何况,同样作为新势力品牌,蔚来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用户服务和用户口碑,都要比飞凡汽车更占优势。
所以,这么来看的话,所谓“超越蔚来的销量”,恐怕只是飞凡汽车的一厢情愿。
面对愈发令人“窒息”的车市,飞凡汽车倘若无法解决深入骨髓的弊端,只会空喊口号,恐怕真的要面临死亡威胁。
著名汽车博主陈震同学,居然遭到了网络道德绑架!
一个月卖25万辆!吉利为什么能连续12个月爆单?
母婴级健康座舱 沃尔沃全新XC70定义豪华混动SUV新标杆
李斌人间清醒: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新旅行 自在山海 捷途山海引领品牌全面向新
九三阅兵的中国车 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第零方阵“”亮相
跳出“堆参数”陷阱,长安启源Q07重塑家庭SUV安全标准
向新而行 智享未来!2025齐鲁秋季车展今日开幕
“向新而行 智享未来”,2025齐鲁秋季车展盛大开幕
在多重利多因素合力推动下,锂电池产业链发展加速。
不搞选装套路,不给用户设门槛,直接把好的东西“一次性给到位”,如果你正在考虑一台20万左右元的纯电SUV,全新岚图知音真的应该放进你的必看清单
地平线最新推出的HSD号称中国版FSD,那这套系统到底体验如何?来看本期节目!
9月1日,上汽集团发布最新产销快报显示,8月上汽销售整车36.3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7.7%——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已实现同比“八连涨”,稳坐国内汽车企业销量第一把交椅。
东风风神L8以11.39万元起售,搭载舒适科技、智能混动与军工级安全,重新定义15万级家用SUV价值标准。
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坚定锚定“价值银行”战略目标,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多项核心指标边际改善,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报告期内,该行盈利指标边际修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该行通过卓有成效的资产负......
民营车企大鳄吉利集团,把最重要的棋子,再次布局在武汉这片热土上! 9月1日,吉利控股集团(下文简称吉利)与武汉经开区签订《吉利新车型项目合作协议》,吉利将扩大在汉投资,生产包括吉利银河在内的多款全新车型。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专程赴汉,见证签约。
“蔚小理零”Q2财报的反直觉洞察:千亿现金的理想,为何最焦虑?
比亚迪二季度触底?
我现在在2025年成都车展现在,就聚焦大家最关心的几个话题,跟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好好聊聊。现在新势力车型势头正猛,还有深耕市场多年的老牌BBA,大家到底更偏爱谁?#2025成都车展
2025年成都车展现场,智己汽车携新一代智能大五座SUV智己LS6及旗舰大六座SUV智己LS9超前剧透版惊艳亮相。作为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创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智己汽车以“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为核心理念,在本届车展上正式开启新能源技术革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