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蔚小理零”Q2财报的反直觉洞察:千亿现金的理想,为何最焦虑?

“蔚小理零”Q2财报的反直觉洞察:千亿现金的理想,为何最焦虑?

汽车通讯社 845浏览 2025-09-04 IP属地: 未知

2025 年第二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如同盛夏的气温般持续攀升,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这四家头部新势力车企先后交出了各自的季度成绩单。

从交付量的涨跌到营收利润的波动,从毛利率的细微变化到现金储备的多寡,每一组数据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

有人看到理想依旧保持盈利,便断言其稳坐C位;有人惊叹零跑销量登顶,认为其已开启逆袭之路;也有人关注到小鹏亏损大幅缩窄,已经接近盈利;还有人关注蔚来财报一片向好,未来可期。

然而,财报上的数字终究只是冰山一角。

若仅仅停留在对表面数据的解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数字背后的战略转型与市场博弈,远比表面排名更加精彩。

要真正读懂这四家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未来潜力,还需要将数据置于更广阔的坐标系中。

毕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迭代的当下,一时的业绩高低并非最终定论,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趋势,才是决定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将从核心数据拆解、销量与车型布局分析、行业趋势与战略思考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四家新势力的二季度财报,为读者揭开数据背后的行业逻辑。

Q2 财报核心数据拆解

营收、利润、毛利的攻防战

蔚来:销量大涨带动营收增长,亏损缩窄但仍需突破

在2025年第二季度,蔚来交出了一份一片向好的财报,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销量的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蔚来二季度交付量达到72056辆,同比增长25.6%,环比更是激增71.2%。

这一销量表现也为其营收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细分品牌来看,新推出的乐道品牌和定位平价市场的萤火虫品牌开始贡献增量,尤其是乐道品牌,首款车型上市后便快速打开市场,成为拉动销量的重要力量。

销量的增长直接反映在营收数据上,蔚来二季度总营收达到190.1亿元,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57.9%,营收增速与销量增速基本匹配,说明其产品定价策略相对稳定,并未通过大幅降价来换取销量。

但在利润端,蔚来仍面临较大压力,二季度净亏损为49.948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26%,亏损呈现持续缩窄的趋势,但超四十亿元的亏损规模依然不容忽视。

从盈利能力来看,蔚来的综合毛利率在二季度达到10%,这一数字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9.7%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7.6%实现稳步提升,表明其成本控制能力正在逐步改善。

不过,10%的毛利率在四家新势力中仍处于较低水平,距离行业内头部企业的盈利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在现金储备方面,蔚来目前拥有272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这笔资金能够为其后续的研发、市场扩张和车型迭代提供支撑,但考虑到其仍在持续亏损,如何加快改善盈利状况、避免资金链承受过大压力,将是蔚来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小鹏:销量爆发式增长,逼近盈利线

小鹏二季度的财报堪称亮点纷呈,尤其是在销量和利润端的表现,让市场看到了其快速崛起的势头。

数据显示,小鹏二季度交付量达到103181辆,同比激增241.6%,这一增速不仅在四家新势力中排名第一,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处于领先水平。

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了营收的高增长。小鹏二季度总营收达到182.7亿元,同比增长 125.3%,环比增长15.6%,营收增速与销量增速高度同步,反映出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鹏在利润端实现了重大突破,二季度净亏损仅为4.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亿元大幅下降62.5%,较2025年第一季度的6.6亿元也下降27.3%,已逼近盈利线。

在毛利率方面,小鹏二季度综合毛利率达到17.3%,高于2024年同期的14%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15.6%,这一毛利率水平在四家新势力中处于中等偏上位置,表明其产品既具备一定的溢价能力,又能通过规模效应控制成本。

现金储备方面,小鹏目前拥有475.7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充足的资金不仅为其后续的技术研发和车型迭代提供了保障,也为其应对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奠定了基础。

对于小鹏而言,当前最关键的任务是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扩大销量规模,尽快实现盈利,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理想:“盈利标杆” 地位稳固,但营收同比下滑显隐忧

作为四家新势力中唯一长期实现盈利的企业,理想在2025年第二季度依旧保持了盈利标杆 的地位,但财报中的一些细节也暴露出其面临的隐忧。

从销量来看,理想二季度销量达到111074辆,同比增长2.3%,销量规模在四家新势力中仅次于零跑,依旧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2.3%的同比增速与小鹏、零跑的高增速相比,明显显得后劲不足,反映出理想在产品吸引力和市场拓展方面可能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销量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营收表现。理想二季度总营收达到302亿元,环比增长16.7%,但同比却下滑4.5%,这是理想少见的营收同比下滑情况。

尽管营收同比下滑,但理想在利润端依旧表现出色,二季度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减少0.4%,环比增长69.6%,净利润在四家新势力中遥遥领先,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毛利率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理想二季度综合毛利率达到20.1%,这一数字虽然略低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20.5%,但高于2024年同期的19.5%,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现金储备方面,理想目前拥有 1069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这一规模不仅在四家新势力中排名第一,甚至超过了许多传统车企,充足的资金为其应对市场变化、推进纯电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不过,营收同比下滑的信号也提醒理想,必须加快战略调整,尤其是在纯电车型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否则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零跑:半年报亮眼,首破半年度盈利,销量登顶新势力

在四家新势力中,零跑虽然此前的关注度不及蔚来、小鹏、理想,但凭借2025年上半年的出色表现,成功吸引了行业的目光。

由于零跑未发布季度财报,我们以其中期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从销量来看,零跑二季度交付量达到134112辆,其中4月交付41039辆,5 月交付45067辆,6月交付48006辆,呈现出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的态势,不仅登顶新势力销冠,也成为四家新势力中增长势头最强劲的企业。

销量的高增长直接带动了营收的大幅提升。零跑上半年总营收达到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营收增速在四家新势力中名列前茅。

更值得庆贺的是,零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性价比品牌难盈利”的行业认知,也为其后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在毛利率方面,零跑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到14.1%,较去年同期的1.1%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毛利率水平虽然低于理想和小鹏,但高于蔚来,表明其盈利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从现金储备来看,零跑目前拥有295.8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资金状况良好,能够为其后续的市场扩张、技术研发和车型迭代提供支撑。

从销量维度来看,零跑以134112辆的二季度交付量位居第一,理想以 111074 辆紧随其后,小鹏和蔚来分别以103181辆和72056辆排名第三、第四。

在盈利维度上,理想无疑是表现最好的企业,二季度实现11亿元净利润,且毛利率高达 20.1%,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零跑虽然净利润规模较小,但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标志着其盈利模式的初步成型,小鹏的净亏损已降至4.8亿元,距离盈利仅一步之遥,盈利前景乐观,蔚来则仍面临较大的亏损压力,49.948亿元的净亏损规模需要尽快改善。

从毛利率来看,理想(20.1%)>小鹏(17.3%)>零跑(14.1%)>蔚来(10%)。

在资金维度上,理想以1069亿元的现金储备遥遥领先,小鹏的现金储备为475.7亿元,零跑的现金储备为295.8亿元,蔚来的现金储备为272亿元。

财报背后,各家新势力的增长密钥

要判断一家车企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仅仅看季度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月度销量走势和车型布局进行分析。

蔚来:乐道力挽狂澜

对于蔚来而言,2025年第二季度72056辆的交付量虽然亮眼,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车型销量分布和7月-8月的销量趋势。

从二季度车型销量分布来看,蔚来旗下三大品牌呈现出分化的态势,蔚来品牌交付47132辆,乐道品牌交付17081辆,萤火虫品牌交付7843辆。这一数据表明,乐道品牌作为蔚来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新品牌,已经开始承担起销量增长的重任,而萤火虫品牌作为其开拓平价市场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结合7月-8月的销量数据来看,蔚来7月交付21017辆,8月交付31305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乐道品牌的表现最为突出。

其中,乐道L60作为乐道品牌的首款车型,上市后销量一直保持稳健,月均交付量稳定在6000辆左右,成为蔚来销量的重要支撑,而乐道L90则堪称黑马,上市首月交付量就超过10000辆,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也验证了乐道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萤火虫品牌的表现则相对平淡,作为定位小众细分市场的车型,其销量虽然称不上现象级,但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且深受特定消费群体的喜爱,为蔚来在平价市场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

不过,蔚来主品牌车型的销量下滑问题也不容忽视。

作为蔚来的核心品牌,其销量逐渐下滑不仅影响了蔚来的整体销量规模,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其现有车型的关注度正在下降。

好在蔚来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宣布将在今年对旗下车型进行大换代,其中全新ES8作为蔚来的旗舰车型,开启预售凭借更具诚意的价格吸引了广泛关注,许多潜在用户都在等待换代车型的交付,有望在未来几个月为蔚来品牌带来销量回升。

综合来看,蔚来未来的发展将高度依赖三大品牌的协同发力,乐道品牌凭借其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将成为蔚来销量增长的核心引擎,蔚来品牌则需要通过车型换代重新激活高端市场,挽回下滑的销量趋势,萤火虫品牌作为平价市场的补充,目前仅有一款车型,未来有望通过扩充产品线进一步打开市场。

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消费者不买蔚来,部分原因是担心蔚来倒闭。

而随着销量的持续向好和财报数据的逐步改善,消费者的疑虑也将逐渐打消,这将进一步助力蔚来销量的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蔚来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但前提是其能够加快车型迭代速度,充分发挥三大品牌的协同效应。

小鹏:爆款制造机

与蔚来相比,小鹏的销量增长更具全面性,这主要得益于其完善的车型矩阵和各车型的均衡表现。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交付103181辆,其中小鹏 G7、MONA M03、X9 等车型均有不错的销量贡献。

而进入7月-8月后,小鹏的销量继续保持稳定上升趋势,7月交付达36717辆,8月交付达37709辆,屡创新高。

尤其是部分车型的销量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小鹏G7上市后累计交付超万辆,并且连续4周获得同级周度销量冠军,小鹏MONA M03在8月交付超15000辆,总交付量突破16万辆,小鹏G6的8月交付辆也环比增长了11%。

刚刚上市的全新小鹏P7,拥有极强的爆款潜质,有望推动小鹏销量再上新台阶。

总的来说,小鹏的产品矩阵覆盖了各个价格带,低价位段有MOMA M03这一爆款,高端价位段有G6、G7、P7+等车型,更高端的有X9,这种完善的产品布局使小鹏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渗透能力。

结合二季度财报中持续缩窄至4.8亿元的净亏损,可以看出小鹏汽车离跨过盈利门槛只差临门一脚,在全新小鹏P7开启交付之后,很可能就会实现这一目标。

理想:转型中

理想汽车方面,虽然上半年销量取得了增长,但综合7月-8月份销量来看,7月交付30731辆,8月交付28529辆,处于下滑之中。

在第三季度展望中,理想也将交付目标定为9万辆-9.5万辆,营收预期降低为248亿元-262亿元。

理想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增程市场的局限性,增程式电动车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谱系中,一直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细分市场,没有纯电与插混的发展潜力大,随着越来越多车企进入增程市场,竞争加剧而市场总额下滑,继续依赖增程路线显然不可持续。

理想方面对此也调整了战略,那就是发力纯电市场。其中,理想MEGA和理想i8是理想向纯电转型的关键作品,MEGA虽然在上市之初遭遇负面舆论,但目前销量持续攀升,8月交付量已超过3000辆,9月产能有望突破3500辆,对于这个价位段的车型来说难能可贵。

i8则是到9月底预计交付8000至10000辆,同时理想i6也将在不久后上市,定价25万元-30万元区间,显示出更大的市场诚意。

由此可见,理想正在从增程独大向“纯电+增程”双轮驱动转变,一方面可以开拓全新的纯电市场,另一方面理想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增程用户基盘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增程车主在换纯电车时很可能继续选择理想,为理想的纯电车型提供了基本的销量保障。

综合来看,理想依旧是这几家车企里面的老大,虽然目前遇到了瓶颈,但是只要调整得当,销量回升不是问题。

零跑:品牌向上是第一要务

零跑2025年二季度交付134112辆,业绩屡创新高,增长十分强劲。

综合7、8月份表现,7月交付50129辆,8月交付57066辆,零跑已经稳居新势力销量冠军宝座。

零跑旗下拥有多个爆款车型,C10上市13个月交付破10万辆,目前已突破15万辆,C11在6月份累计交付超过25万辆,C16在8月13日前,连续8周稳居20万元内中大型SUV销冠,B10上市次月交付过万,B01上市首月交付破万。

零跑也是通过增程市场实现逆袭的车企之一,在当时电池成本高企的背景下,零跑通过切换增程市场节省了电池成本,再加上全栈自研和极高的零部件通用化率,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赢得了市场青睐。

但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很清楚,增程只是过渡,因此零跑在稳住增程市场的同时,在纯电市场频频发力,B01上市首月交付破万就是一个明确信号。

零跑的强劲增长也获得了传统车企的青睐,如2025年3月3日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强强联合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首款车型项目已经落地。

此前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更是为零跑拓宽了国际化道路,2025年上半年,零跑出口20375辆,位居新势力第一,出海脚步还在加速,计划2026年底在欧洲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

但零跑也面临着挑战,由于主打性价比路线,零跑的车型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下市场,毛利率虽然提升至14.1%,但仍然低于理想和小鹏。

零跑需要突破价格天花板,向高端市场进军,这不仅是为了提升毛利率,也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

尾声

通过财报分析可以看出,各家新势力都有喜有忧,理想以盈利之王姿态面临转型阵痛,零跑凭借销量冠军之位力争品牌力提升,小鹏携产品矩阵之完善逼近盈利线,蔚来借三品牌战略初见成效、扭转颓势。

谁都有机会逆袭,同样也有可能衰落,财报是过去的成绩单,战略才是未来的通行证。

也印证了那句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场没有终局的马拉松中,唯有持续进化者,才能最终穿越周期。

唯一确定的是,未来的战局只会更加精彩。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518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