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电池作为电动车核心部件之一,电池包的安全性很大程度决定了一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基础。对于当下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来讲,电池的安全性不言而喻,电池安全依然是行业的痛点和难题。
广汽埃安在2021年3月发布了弹匣电池,其是一项专门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系统性技术。最初的弹匣电池经过数次针刺实验,充分验证了其在安全性方面的实力,如今该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2.0版本,广汽埃安也针对最新版本的电池进行了一项更为严苛的电池安全性实验。
3月30日,埃安发布了全新的弹匣电池2.0,同时还针对该电池进行了全球首次的枪击实验,据官方阐述,此次针对弹匣电池的安全性实验难度堪比“载人登月”,将电池安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首个电池包枪击实验
此次弹匣电池2.0枪击试验是迄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试验,该实验具体就是由人在15米处对预留射击开口的满电电池整包用步枪进行射击,最终看电池包是否会发生热失控现象或直接起火燃烧,从而判断其整体的安全性。
目前国标动力电池安全试验的标准包含针刺、跌落、燃烧、冲击等,其中针刺是最高的电池车规级安全标准,它要求电池在被8mm钢针穿刺后5分钟不起火,尤其是针刺实验,目前只有极少的电池包能够通过,其中就包括初代的弹匣电池。
相比针刺实验,此次针对弹匣电池2.0开展的枪击实验能够模拟更加严苛的场景,当子弹穿透电芯时,速度可达针刺的97.5万倍,创口直径是针刺的7-8倍,可瞬间击穿多个电芯并造成热失控和爆裂性破坏,与传统的针刺实验相比对电池包的要求更高。
实验中的弹匣电池2.0整包在遭受如此近距离的枪击后,未发生起火和爆炸,拆开电池系统外壳后,整体结构完整,仅有三个电芯爆裂性损坏,静置24小时后温度恢复至常温,这也是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在枪击试验中实现不起火、无爆炸。
弹匣电池2.0的安全秘诀
能够突破如此严苛的实验测试,弹匣电池2.0究竟有怎样的安全秘诀呢?首先,为了加强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弹匣电池2.0开发出“超稳电极界面”技术,该技术通过具有超高稳定性、超高耐热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大幅增加电极界面韧性,同时由于复合集流体材料的应用,可以让电芯在热量聚集时快速坍缩,避免持续短路。
除此之外,埃安还在弹匣电池2.0的电解液中加入了耐氧化阻燃剂,高温激活后,可捕获燃烧反应的自由基,能够彻底断绝持续燃烧的条件,电芯即便发生热失控,其升温速率也能降低20%。
不止如此,埃安还与中国航天合作,开发了拥有隔热和相变吸热双重功能的阻热相变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将整体的隔热性能大幅度提升40%。此外,弹匣电池2.0还配备了双层冷却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电芯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冷却,整体冷却效率可提升80%,同时还降低了75%的上壳体温度。
从这些技术上看,即便其在各方面已经做到无懈可击,埃安还是给弹匣电池增加了最后一道保障,为电池包配备了专业的“消防队”。埃安的工程师为弹匣电池2.0配备了电芯灭火系统。它利用低熔点合金构成了灭火腔,在非常小的高度空间上实现了灭火剂的储存,灭火剂能够瞬间精准喷淋到该电芯上。
如果说上述都是弹匣电池2.0的被动安全技术,那么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开发出第六代云端电池管理系统就是这套弹匣电池的主动安全技术。第六代云端电池管理系统记录了超60万台车辆、1300TB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数据,大幅提升了自放电异常、冷却异常、电连接异常、隐性绝缘故障等故障的识别能力。
结语:
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整包安全才是行业保障电池安全的终极目标。弹匣电池2.0之所以能够完成如此严苛的枪击实验,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是一个从电芯本征安全提升、到被动安全强化、再到主动安全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术,其不仅树立了电池系统安全的新标杆,也指明了动力电池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
皓影如何以全能破局新势力围剿?
比亚迪4月智驾车型销量断层领先,重塑行业格局
4月份全国热销,消费者为何如此偏爱?
合资正增长独苗,一汽丰田Q1销量飙升的三大王牌!
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比亚迪更坚定出海决心!
第10000辆腾势N9整车下线!科技豪华赋能,领跑高端SUV市场
连续8周破千、10000辆整车下线:腾势N9成高端SUV市场现象级爆款
4月智能驾驶辅助车型销量排行榜出炉 比亚迪智驾全维度领先
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比亚迪领跑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榜,全民智驾战略成效显著
从 “天神之眼” 到全民智驾,比亚迪如何构建智能驾驶护城河?
比亚迪全域一千伏的超级e平台,除了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400公里的兆瓦闪充,以及快充变超充、超充变闪充的双枪快充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优势?
第10000辆腾势N9整车下线!科技豪华赋能,领跑高端SUV市场
新款雷克萨斯RZ发布:内、外设计有代差,续航是硬伤?
从 “天神之眼”到全民智驾,比亚迪如何构建智能驾驶护城河?
小型SUV市场正在被消费者和车企同时抛弃。
2025年小客车指标配额16万个,其中年度配额10万个,增发新能源指标6万个。增发的指标全部面向申请新能源指标的无车家庭配置。
4月销量8.4万辆,比亚迪宋家族持续霸榜中国SUV销冠
这是一段消化过去低效资产的阵痛期。
比亚迪以213325辆的销量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旗下王朝/海洋系列贡献190617辆,方程豹、腾势等子品牌分别售出9068辆和13519辆,以2025年2月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