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因专供中国市场,且在2008年上市时,采用十年前诞生的PQ34平台生产,而非更新一点的PQ35,所以被许多网友诟病。“德原朗”也成为众多网友对朗逸的一种调侃方式。
那么PQ34到底是不是原罪?产自PQ34的朗逸,到底名不副实还是物有所值?为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产自PQ34平台的朗逸试驾一番,或许能找到最客观的答案。
首先,还得感谢上汽大众到2023年仍在生产PQ34平台的朗逸。
虽然MQB平台的朗逸已经诞生,但因为PQ34平台成本已经被摊的很薄,且通过该平台生产的朗逸车型始终保持热销,所以上汽大众并没有在MQB时代朗逸到来的时候,彻底停产PQ34朗逸,而是选择继续生产,并对其改名为经典朗逸和当前的朗逸启航。
作为一款使用同一平台连续生产了15年的车型,朗逸启航的外观在2013年之后就基本定型。此后只是小幅改动,并没有做过彻底重新设计,所以车辆外观,我们并不需要过多赘述。它的外观设计符合一款家用轿车的基本需求,大气但不时尚,中庸但不过分老气,没有亮点也成了它最大的特点。
但在刚坐进驾驶室的一瞬间,他陈旧且塑料感极强的内饰氛围,还是让人有些不太适应,相比外观,朗逸启航的内饰氛围有更强的年代感。坐进驾驶位,摸着塑料感极强且较细的方向盘后,这种年代感来得更加强烈,品质二字也彻底远离朗逸启航。以上,就是朗逸启航给驾驶猿留下的静态感受。
虽然驾驶猿对他内饰的普通程度有提前预期,但没想到还是会有些失落,因为朗逸启航的内饰,真的太过简单,且塑料感过于浓重。
启动车辆上路后,轻踩油门,这台1.5L发动机带来的感受与激情无关,但这也属于合理表现,6AT变速箱并非为了驾驶而生,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是他更注重的性能表现。
在低速行驶阶段,这款车型也并没有带来什么优秀的转向手感,转向过程中,它的转向手感甚至还会有一丝发涩,虽不至于像塑料之间直接摩擦那样发涩,但也并不像当前主流A级车那么顺滑;转动方向盘后,车轮没有给方向盘什么路面反馈,只是接受了方向盘的转向指令在机械执行。
轻踩油门,变速箱的换挡动作几乎觉察不到,正当驾驶猿认为朗逸的变速箱调校颇具功力时,一阵急刹之后的再加速,让这款变速箱原形毕露。再加速的时候,感觉变速箱动作有些慌乱,想要升挡,但较大的油门开度又让变速箱降挡,变速箱在零点几秒的闯动后,还是坚决执行了降挡动作,这种表现让大众像个造车的新手。
这个时候,驾驶猿在想,朗逸启航凭借这种动态表现,到现在还能卖出去,品牌加成因素的确太多了。
当车速逐渐攀升,风噪路噪明显增大,但原本没什么沟通感的底盘,却能让人直观感觉到它非常稳健,就算在比较急的S弯道进行快节奏转弯动作,这台车的表现依旧稳健。而且整车给人的信心非常充足,就算再提升一些速度,这幅底盘在应对弯道的时候仍非常自如,只是较软的悬架调校和温和的转向调校,让车身跟随性不是特别积极,但这并不影响底盘的优秀表现。而这种通过底盘传递给驾驶者的信心,却并没有挑逗驾驶者进一步开快的意思。整个底盘的表现,就像穿着拖鞋背心进入高档商场的广东佬,他的装扮并不会激发柜员的促销激情,但看到比较贵的东西,他却能轻松拿下,转身后只留下柜员错愕的表情。而坐在朗逸启航车内,高速驾驶后的驾驶者,就像那个满脸问号的柜员。
正当我因为这种稳健的高速表现,逐渐认同朗逸启航的时候。前方路面出现了很多破损,而且凹坑较大,驾驶猿一脚重刹,在靠近凹陷的地方,为了不让避震弹簧因刹车惯性压缩,导致底盘触地,所以驾驶猿抬起了刹车。不过当时的速度仍有些快,本想着车辆底盘会和路面有所剐蹭,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朗逸启航的底盘轻松通过破损路面,而且较软的避震弹簧还能很好的过滤路面颠簸,来自路面的冲击,被化解的相对柔和,并没有硬碰硬那种生硬的感觉,走烂路的感觉,甚至有几分普拉多那种摇摇晃晃的味道。
这时,驾驶猿对朗逸启航这款车的表现产生了极高认可度,因为这种看似平整,但突然出现凹陷或凸起的路面太常见了,而朗逸启航无论在应对高速,还是这种破损路面的时候都非常从容,况且表显油耗始保持在百公里6L到7L上下。当这些优势综合在一起,朗逸启航拥有比较宽阔的市场前景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上汽大众选择继续投产朗逸启航也就显很容易被理解。
虽然朗逸启航在动力和智能化程度上不占优势,但多年来积累的正向口碑,让这款车成为一个不会错的选项。当优惠后8万多元起售的朗逸启航和众多配置更高的自主品牌放在一起,谨慎一些的消费者,为了不做错选择,必然会选择已经有良好口碑积累的朗逸启航。
因此,朗逸启航能够连续使用PQ34平台生产这么多年,也有自己的道理,虽然是中国特供,但上汽大众摸清了多数国人的核心需求:就是一辆车可以没有驾驶激情,隔音静谧性不一定非常突出,但高速必须得稳,油耗必须得低,空间要满足基本需求,并且底盘还要稍高一些,能应对部分村道。在连续生产多年,无限摊薄PQ34成本后,上汽大众也能将朗逸启航售价相对压低,此时生产平台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朗逸启航能满足多数国人的核心需求,且售价相对合理。
总结:
朗逸并没有在“德原朗”和“中国特供”的调侃和攻击中倒下,反倒因为机械素质过硬,同时抓住了国人的核心需求,所以其销量一直名列前茅。从此也能够看出,特供并不一定全是弊端,朗逸因为特供,在中国市场走得更远。但像铃木、菲亚特、雷诺之流,却因为坚持自我或经营不善,从中国市场彻底消失,其实作为非牛马之类的普通汽车品牌,在多数时候,销量远比“原汁原味”来的更加重要和实在。
4月,零跑汽车月度交付量站上4万辆大关,达41039辆,同比增长173%。
月销65024台,同比增长32%,一汽丰田续写最美4月天
柯洁吐槽哪款车的智驾并不重要,重点是其错误认知或可能误导观众
17.99万元起,捷途旅行者加长版沈阳发布
五一避开人潮,来西安车展埃安展台 “薅黄金”!埃安 “黄金周抢黄金” 活动火热进行,埃安 APP 下单即享每日抽奖,400 份金贴、4 张金钞等你抽,下定、提车双重抽奖机会,买车还能抱走黄金!现场金贴、金钞打卡点超吸睛,氛围拉满。
以用户为魂,一汽大众领航中国汽车新征程 智慧座舱赋能便捷,双终身质保彰显担当: 一汽大众上海车展用实力演绎用户至上的品牌温度
鸿蒙智行“全家桶”亮相安徽车展,人气爆棚!
五一购车必看!问界 新M7的限时6.06万权益,到底值在哪?
#哈弗全系换新一口价、#哈弗H6换新一口价、#哈弗H6闭眼入不亏#哈弗H6、#放驾计划
从领克09到领克900,升级的不只是配置,更是造车思路。
撞了网约车 没那么简单
宁德时代推动换电标准化,换电和闪充并非只能二选一。
风云A9、探索06、艾瑞泽8PRO、风云T9等明星车型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关注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4月SUV投诉数据,本月SUV投诉指数为6397.3,环比下降43.71%。
一汽大众带来概念车ID.AURA、全新揽境以及智能座舱。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更触动我的是,一汽大众的吴总讲到一汽大众品牌要服务于消费者,这也是对2000万用户信任的最好回应
2025年4月车企/品牌销量和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发布
现阶段,合资新能源比国产车更便宜的趋势已经形成,2025年下半年,还会更激进。
车位被“海狮”霸占,车主报警求助,结果海狮竟是海里的?
紧急叫停更新!小米SU7 Ultra刚限制马力,次日就认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