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悬而未决的油箱门,是车企放下体面白刃相见的根源

悬而未决的油箱门,是车企放下体面白刃相见的根源

汽车与驾驶 959浏览 2025-06-13 IP属地: 未知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本质是为了让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健康的保持持续发展,但这场论坛却再次成为白刃相见的战场。

导火索还是悬而未决的油箱门事件,在长城举报比亚迪常压油箱两年后,相关监管部门对比亚迪存在问题的车辆以及油箱始终处于冷处理状态,而这种冷处理,也让处在激烈竞争中的汽车企业备受煎熬。一部分车企,积极响应国六排放,果断采用高压油箱从而降低污染物排放,但却承受着较高成本;而另一边,自称可以通过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从而达到相同环保标准,所以可以使用常压油箱。

其实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也会迷惑,不就是排放么,就算用高压油箱,到一定的时候也得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为什么用常压油箱就有错?

这种理解其实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偷换概念了,导致混淆了大家的判断标准。

整个国六排放测试过程就像一场考试,他有自己的限定时间,在限定时间内,测试车辆排的放物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而且测试过程中会直接外接一个已经达到饱和的碳罐进行测试。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碳罐已经饱和,如果要降低排放,只能将燃油蒸汽压在油箱里不让蒸汽参与发动机工作,但为什么其他企业用高压油箱才能达到的目标,比亚迪使用常压油箱就能达到。

这也就成了油箱门事件的核心争议点。

围绕这个争议点,两家车企分别做了测试,最初也不是找茬的态度,而是是本着对同级别车型拆解学习的态度去做测试,这在车企其实非常常见,一家就是长城,另一家就是这次重庆论坛上突然发声的吉利。结果两家企业的测试结果都显示,比亚迪通过采用常压油箱,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的做法并不能达到国家排放要求。

那为什么比亚迪送测的车辆就可以顺利通过,而第三方检测就不能通过。

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多了,但归结起来就一个原因,监管部门严重失职。正是因为这种监管不到位,导致同一场和僵尸玩躲猫猫的憋气比赛中,其他车企必须从头憋到尾才能不被僵尸发现;但比亚迪却可以在中间喘口气也不会被发现,又或是在游戏开始前,比亚迪已经知道要进行这场憋气游戏,从而进行了特别准备。

所以,再看到油箱门事件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用,反正发动机都要启动,那高压和常压还有什么区别?或者我自己打开油箱盖释放了燃油蒸汽也会造成污染,这种转移话题的方式来混淆视听。

毕竟这项测试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时间固定。要在固定的时间内,排放出小于等于国家标准的排放物才算通过检测。所以检测时间之外,就算自己把油箱的油全抽出来给倒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跟检测本身没有关系。

油箱门事件始终悬而未决,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薄弱,另一方面也使得激烈竞争下的汽车企业积怨加深。

同行相仇本是自然现象,但监管不力却相当于火上浇油。

要解决这个事情,要么监管部门从严执法,要么相关部门能够制定一个切合国情的排放标准,从而让所有企业都能处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与驾驶 1.7万粉丝    223作品 关注 品汽车文化,聊汽车生活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