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比亚迪推出9.98万起售的秦PLUS DM-i冠军版,引发了市场不小的关注。而我们从比亚迪官方处了解到,2023款秦PLUS EV冠军版也将于4月7日正式上市。新车将提供墨玉蓝外观配色和暖阳棕内饰配色,并且将搭载e平台3.0相关技术。
我们都知道,此前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的推出,上市7天时间,订单量就突破3万台。那么,2023款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的到来,是否也能复制DM-i版本的销量趋势?
从官方发布的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外观图来看,新车前脸沿用了比亚迪的“Dragon Face龙颜”家族式设计语言,因为是纯电车型,所以对中网进行了封闭式处理,进气格栅区保留在了下方。车头中间的镀铬饰条连接两侧的大灯组,其中还包括辨识度比较高的LED日间行车灯,前机盖融入了四根线条使车头呈现一定的视觉集中效果。整体看上去,新款的秦PLUS EV前脸有些比亚迪汉的既视感。
车身侧面,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车身腰线从前翼子板延伸到车尾。另外B柱、C柱进行了黑化设计,车窗四周进行了镀铬饰条作为装饰。从官方图来看,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使用了多幅式的双色轮毂。
车身尾部,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使用了贯穿尾灯,在上方有比亚迪的英文标识,下方有比亚迪“EV”的纯电标识。
内饰方面,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与秦PLUS DM-i冠军版设计风格保持一致,换装了8.8英寸的悬浮式液晶仪表,并且提供10.1英寸和12.8英寸两种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并且可进行自适应旋转,车机中配备了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另外,内饰增加了暖阳棕配色。
目前在售的比亚迪秦PLUS EV车型提供100kW和135kW两种电机功率,使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NEDC工况续航分别为400公里、500公里和600公里。根据此前申报信息,新款比亚迪秦PLUS EV将搭载最大功率150kW的电机,续航可达到600km。另外,该车将搭载e平台3.0相关技术,像是八合一电动力总成以及热泵系统等。
截至目前,官方并未对外透露比亚迪秦PLUS EV冠军版的最终售价,而在售的比亚迪秦PLUS EV售价区间为14.18万-17.88万元。在秦PLUS DM-i冠军版的上市后,其价格和配置的优化使它的销量出现了较大提升。那么,秦PLUS EV冠军版是否会复制前者的操作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暴雨天通勤有多狼狈?打工人太懂了!但有了比亚迪,一切都不一样了!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辆自动驶来,不用冲进雨中、不用淋湿衣服,真正实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这就是比亚迪的遥控驾驶功能! 其实为了解决用户的出行痛点,比亚迪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易三方技术让车辆转弯掉头更......
在合资品牌长期称霸轿车市场的过去,国产中大型轿车举步维艰,月销量常常只有几十到几百辆。但比亚迪汉打破了这一局面!上市5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且均价超20万,成为首个销量破百万的国产中大型轿车 ,堪称中国品牌在20万级赛道的一座里程碑。
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特斯拉#单踏板模式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比亚迪这次又上大分了!要知道,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嘘自家的智能辅助驾驶有多牛,可一旦真出了小事故,不是甩锅就是跟保险公司扯皮,实在难堪!
销量暴跌,市值缩水,老板作妖,四面楚歌。
天神之眼B能自己过ETC了,首批就是腾势Z9GT跟腾势Z9,话说比亚迪今年路线好坚定啊,就没变过
比亚迪智能泊车保障政策助力消费者信心提升
430万辆见证传奇,全新一代速腾L开启A+级轿车新纪元
享界新LOGO发布,与用户共塑豪华新范式
新能源时代,合资反向出口潮迎来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老车比新车还贵?还不好买?保险公司凭啥拒保
上市五年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比亚迪汉产品力到底有多强?
今年大概率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历史上新能源渗透率过半的元年。
大喜报!王传福C刊发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再出大彩
江淮皮卡:上半年全球销售3.29万辆,国内国际双线飘红
法式六边形战士护航暑期 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
能够让智能驾驶超越到老司机之上的要素,除了华为的强大实力储备厚度,还有一以贯之“以人为本”的态度。
众所周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
比亚迪正式交付客户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D9,并在泰国工厂下线了首辆泰国产比亚迪驱逐舰05。出海泰国三年,比亚迪以“交付9万辆”的卓越速度,成为比亚迪出海的重要标杆,在泰国市场的持续拓展又一关键节点。
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