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拖累了长城?
上海车展无疑是最近汽车圈最热门的话题了,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各种新车、新技术频频亮相。而这其中,长城作为传统自主品牌,携近30款产品强势登陆展场。数量之多,阵容之强让长城一时风光无限。但是在这背后,却是长城道不尽的心酸。
就在上海车展期间,21日晚长城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其销量除了皮卡保持了同比增长,其余子品牌均大幅下滑。要知道长城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160万辆,一季度的22万辆仅完成了不到15%。
除了销量,长城的业绩数据更是令人咂舌。财报显示,长城汽车首季实现营收290.39亿元,同比下滑13.63%;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89.34%;扣非净亏损2.17亿元,同比下滑116.65%。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长城,到底是被什么拖了后腿?
一方面是曾经SUV市场的“国民神车”哈弗H6已风光不再,一季度销量仅4.8万辆。而长城过于依赖哈弗品牌,一旦哈弗品牌销量下滑,对长城整体销量都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则是这个被魏建军堵上姓氏的魏牌,在第一季度的销量仅3403辆,成为长城汽车跌幅最大的子品牌。
更关键的一点,是长城这两年来的新能源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整个一季度,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2.78万辆,这个数据甚至还够不上某些新能源车企一个月的销量。是因为长城入场太晚吗?我想并不是。
一个是其产品布局的问题,这两年长城发布的新车不少,但却没几辆能打的。而且车型又少,像哈弗品牌下的大狗、赤兔、神兽等同级产品过于同质化,不仅形成内耗,消费者也容易审美疲劳。另一个就是长城另类的产品命名问题。消费者无法从产品名上看出产品的定位高低,虽然车型名字出圈,但也让长城的优势变得黯淡无光。
即便这条新能源路长城走得并不顺畅,但它依旧没有放弃。
就像这次上海车展中,长城汽车的智能新能源战略成果强势亮相,近30款产品中有超过15款产品都是智能新能源。无论是搭载全新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枭龙MAX、魏牌的双旗舰车型,还是坦克带来的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长城炮带来的山海炮PHEV,都体现出长城向新能源转型的决心。
就长城的新能源战略成果来看,其一季度的低迷或许只是一时的,通过智能新能源产品矩阵,长城或许能实现触底反弹。
长城汽车的销量何时能实现增长,其实并不好说。但今年是属于长城汽车的“起跳之年”,对长城来说,认清自己才是正确的出路。而在新能源这条道路上更是要快速布局,直视自身问题,或许还有赢的可能。
从中国到世界:比亚迪7月领跑全球多国新能源车市
33.99万豪华新能源MPV 全新GL8陆尊焕新上市
7月比亚迪海外市场再传捷报!单月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暴增 159.5%!
神盾金砖电池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推出的自研自产动力电池品牌,整合了原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技术,覆盖纯电与混动两大平台,具备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级混动三大系列产品。其以“超安全、超快充、高倍率、超耐用”为核心性能标签,尤其在安全性能上树立了行业新标杆。
旅行小房车 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 超级置换抢购价10.99万起
神盾金砖电池成功挑战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
艾力绅焕新上市:谁都能开,哪都能去,啥都能容!
早上9点繁杂的上海早高峰,一圈结束后我甚至怀疑换成我自己开,能不能比它更快?通行效率拉满,所有的避让、避障、非规则路口通行丝滑连贯,需要停车battle的场景彻底消失。
比亚迪销量多处开花
鉴于单车均价持续提升,长安汽车的盈利性进一步向好。
插混技术大突破!纯电续航超360公里,岚图汽车岚海智混技术发布即量产
472.41 km/h,仰望 U9 赛道版问鼎全球电车极速纪录
比亚迪7月海外劲销8万,同比增159.5%,多国稳夺新能源销冠
补贴停止车市疲软,为何比亚迪销量依旧领先?
从中国市场第一到在全球多国拿下新能源销量冠军,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正加速显现。
船夫哥戴墨镜交车,方程豹个性化品牌实力破圈!
比亚迪7月海外劲销8万,多国稳夺新能源销冠
透视智己L6:以用户实测为镜,照见品质短板与竞争力突围
2025年8月26日 今天,别克品牌宣布:豪华新能源MPV——全新GL8陆尊正式上市,共推出智享版、尊享版、奢享版三款配置车型,售价33.99万元~39.99万元。全新GL8陆尊全系均为豪华艾维亚版本,大幅提升豪华质感,并提供紫气东来、极光银、珍珠白三款车身色,以及霞紫月白、......
权益拉满、豪华满配,广汽昊铂HL增程版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