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特斯拉最近降价的“信息”,又在网上传开了。
在4月18日的时候,网传特斯拉要迎来一波更大的降价操作,降价之后,可能买一台特斯拉Model 3只需要18万元左右的价格。但很快,这个信息被特斯拉否定了。为什么外界会对特斯拉有这种“猜想”?
其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燃油车的降价。这间接的给特斯拉带来了一些影响,不是从销量上,而是影响到了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清楚,特斯拉的车型Model 3已经是大概六七年前的产品,到现在也该轮到换代的时候。期待它降价的人,本来就多;燃油车一波降价,之后,期待特斯拉Model 3降价的人,越发的多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在今年第一个季度的销量、营收不太好;也因为它的车型到了换代的节点;更是因为它有降价操作这种习惯。所以,几方面因素凑到一起,就有一种特斯拉要把“临期”车型清仓甩卖的感觉。
显然,特斯拉没这么干,而且距离传出的信息中提到的“本周六(4月22日)”也过去了几天时间。那么现在,特斯拉是否在吞下自己降价造成的“苦果”?又是否还会继续降价?
特斯拉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总收入约2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净利润约25.13亿美元,同比下滑超24%。在营收增长的背后,是特斯拉在今年一季度内新车交付量提升导致的,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全球共计交付电动车超42.2万辆,同比增长36%。
但,它的利润下滑超过24%。
外界普遍认为,特斯拉的一季度销量增长,是得益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全球主要市场逐个迎来降价。2023年开年到现在的4个多月时间,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宣布了6次降价。分别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还有欧洲多国调整过价格,涉及的车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主要销售车型。
例如1月6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对Model 3与Model Y进行大幅降价,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到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降幅2万至4.8万元左右,并且出现了中国市场Model 3价格历史新低。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收入确实增加了,但真正到手的钱反而是更少了。毛利率从去年一季度的29.1%大降至19.3%,而且低于分析师此前给出的21.2%的预期。虽然财报里解释了利润降低的原因,有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上涨等,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更低的销售价格”。
然后,总结一下马斯克在财报会上的解释。首先,马斯克认为2023年到2024年的经济情况不乐观,消费者负担不起现在的车型价格,所以选择降价;其次就是消费者会为了经济情况考量,减少这种买车的大笔支出,所以降价抹平消费者这种心理。
第二点,是利润率水平的下降,但下降之后还能保持接近20%的利润,马斯克想的是目前可以追求更多的销量和更大的市场,可以在之后用软件来收取更大的利润。马斯克之前也说过“可以零利润卖车,靠软件赚钱”的想法。
但显然,投资人并不买账马斯克这种说法。在特斯拉这一季度财报发布之后,盘后股价立马跌超6%。特斯拉会停止降价么?不会。
在进入4月后,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掀起新一轮降价潮。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丹麦、新加坡、德国、中国香港、美国等市场已官宣降价,涉及车型主要为Model 3和Model Y。在美国本土市场,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9.1%至49990美元;Model Y高性能版降价8.5%至53990美元;Model 3后轮驱动版降价7%至39990美元,最低售价已经正式跌破4万美元。
如果,还这么降下去,值得期待一下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利润率会表现如何。可能现在投资人想的是,特斯拉也会有赚不到钱的时候?如果继续降价,摩根士丹利给的分析是很难继续维持20%利润的最低底线。
上面提到的4月新一轮降价,唯独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降价的消息。全球多个市场接连降价,唯独中国市场目前还没动静。先看清几个问题,当投资人觉得降价不妥的时候,马斯克依旧选择降价,也就是说,马斯克对于特斯拉目前的价格、利润率表现,还算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依旧有降价的空间。
但对比之下,美国本土和中国市场的车型价格上,依旧是国产特斯拉的售价更有优势。拿Model 3后轮驱动版为例,美国3.999万美元(27.5677万元)、中国22.99万元、中国香港34.12港元(299.668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美国4.999万美元(34.461万元)、中国31.19万元、中国香港41.59万港元(36.527万元)。综上,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国内的特斯拉Model 3和Molde Y是价格卖的相对便宜的,是低于全球平均价格的。
这其中的原因,是特斯拉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全球最具成本效益的工厂,说明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特斯拉产品相比于其他生产工厂更具有利润优势。所以,理论上来说,马斯克没理由在中国市场继续给特斯拉降价了,价格已经够低了。
不过现在让特斯拉有些难堪的,是,消费者已经开始期待着它的下一次降价了。关于这次降价,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更高了,尤其是在上一次特斯拉辟谣降价后不久,官宣降价的操作,这一次等着降价的人更多了。
但是,或许这次特斯拉关于降价的辟谣,是认真的。
把条件一一列举:
特斯拉一季度全球跑销量,营收涨了,但利润率降了,在20%左右徘徊,依旧是赚钱的;
国际多个主要市场,4月开始继续降价,可能一季度销量没达标,继续刺激销量;
国内市场价格已经近一个季度没有变化,这次没有跟随国际市场进行调整;
Model 3准备今年内换代,谍照已经曝光,可信度较高;
传言,国产Model Y可能要出口北美市场,目标一个季度9000台(特斯拉未予置评)。
首先来看,国内市场卖的两款车的售价,不算高,继续降价即便销量跑起来,利润率也大不如前。而且可能已经开始筹划国内Model 3换代的事情了,包括生产线改建、清掉库存零部件等,如果这么一来的话,就更不急于降价了,国内卖不掉的可以出口到海外市场。之后还有可能,是用有着成本优势的Model Y去出口北美市场,换一波利润。
对于消费者们期盼的特斯拉国内继续降价,18万左右买Model 3,可能不会出现了,现在的特斯拉想要销量也想要利润率。而国内消费者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斯拉不降价就不买的心理状态,如果只降价几千元,买账的人或许还是少数,未能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而他们的预期应该是万元以上的降价幅度。
这对特斯拉来说,如果追求利润率的前提下,简单;但现在利润率岌岌可危,马上破20%的底线,这个时候不敢拿价格开完笑了。
现在国内消费者的期待情绪已经非常高了,特斯拉这次要真“不放血”的话,销量反馈应该会很真实的下跌,否则你们更盼不来它的降价。
途胜L 11.98万起!这才是真值一口价!
“天涯海角·盟誓山河”三亚蜜月之旅浪漫启航
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 21.4 万辆出口量、117.27% 的同比增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英国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销冠,上演 “中国汽车旋风”,比亚迪以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 21.4 万辆出口量、117.27% 的同比增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英国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销冠,上演 “中国汽车旋风”,比亚迪以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谁会傻到去开智驾呢?都说了是辅助功能了
4月28日到5月4日这周的新势力销量榜单虽迟但到,整体格局大洗牌
2025年5月7日,理想汽车推出“理想AI Talk第二季——理想VLA司机大模型,从动物进化到人类”,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重点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VLA司机大模型的作用、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关于隐藏式门把手,魏建军又说了大实话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韩系动向1571】EV3领衔!起亚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创新高!
40台江淮悍途皮卡批量交付中国邮政,共助乡村振兴!
五一假期带来的消费市场火爆,再次证明了中国巨大的内需消费潜力。
近日,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泽润新能,代码:301636.SZ)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公司即将登陆A股市场,新能源光伏行业即将再增添新军。
2025年4月21日,上海Studio 88 Space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北京现代品牌战略沟通会暨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全球首秀。这场活动不仅揭幕了北京现代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布局,更以一款凝聚匠心与科技的新能源车型,向全球展示了其“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最近,问界M8部分车型的出厂合格证电池类型和车辆上市时宣传不符,在网上引起了大量关注。
“外观小巧,内在强大。”这是大众汽车50年前为全新车型Polo提出的广告语。1975年5月初,这款两门小型车正式上市,没人预料到它会畅销全球——五十年时间、六代车型、无数荣誉奖项、累计销量超2000万辆,Polo成为小型市场的标杆,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
电动小钢炮新选择,不妨看下MINI JCW
宝骏汽车“人骏合一”理念闪耀国际顶级赛事舞台
今天,我们继续出发!抵达内蒙古深处的秘境马兰湖,在星空下扎营,感受边塞的苍凉与壮美,也看到了令人心痛的现场~最后一天,在计划反穿阴山峡谷返回巴彦淖尔的时候,却在旅途的最后一站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