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AGUI看车 3128浏览 2023-04-26 IP属地: 福建

2023年是上汽大通发展的新节点,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是上汽大通重要的里程碑。上篇文章我们提到了上汽大通MAXUS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但是反观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日渐式微,多少令人感到惋惜。不过事实上,上汽大通这两年在乘用车领域的动作不算少,甚至可以说是频频推出新品。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大家”只有“大”,产品众多销量却少得可怜

前不久,上汽大通将全新打造的新能源品牌MIFA的中文名正式命名为“大家”,不仅寓意着新能源产品将聚焦“大家庭”出行,还想展示其“大家风范”。但细数“大家”系列的车型,大家MIFA 9、大家MIFA 6、大家MIFA 5等产品,我们会发现其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几乎没什么水花。今年1-2月份,定位于“大家庭旗舰电动MPV”的大家MIFA9累计上险量不到200辆。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以现在这样的表现,想必是完全称不上“大家”的,是否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当然,上汽大通也强调,这个做“大家”并不是标榜自己,而是希望在这个细分市场带来领先的产品、技术与价值。不过就拿其最新推出的大家MIFA 9来说,从其目前的产品力与品牌力来看,和市场中的其它产品,如传祺M8、腾势D9、别克GL8、丰田赛那等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自然在销量上难有起色,而这也不是其单单推出一个品牌“大家”就能解决的。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除了“大家”系列之外,上汽大通还有大量乘用车产品,销量却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拿2022年乘用车具体车型上险量来看,大通G50上险量为16487辆,同比下滑26.56%;大通G20上险量为3785辆,同比下滑42.82%;大通G10上险量为3284辆,同比下滑54.27%......几乎款款腰斩。SUV市场,虽然车型众多,但同样惨淡,2022年甚至没有车型月销破100辆;就连新推出的SUV领地2022年上险量也仅仅为46辆。产品多,但卖不动,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成为了上汽大通乘用车的大痛点。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玩不动个性化,上汽大通的C2B只是炒作?

这样的弱势表现,除了本身产品与品牌力等问题,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便是上汽大通的C2B模式。虽然说C2B的出发点是好的,让用户来定义自己的产品。但是汽车的设计毕竟是有较高的专业门槛的,大多数用户没有成熟的设计经验,最终的产品也就很难可靠,之前甚至还有过车辆无法总装的尴尬状况。虽然后续官方对其有所优化,但是对于用户而言依然门槛太高,遇上“有选择困难的”更是难以解决,也就鲜少有人真的搞定制。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事实上,C2B模式对于上汽大通自身来说也有些“吃力不讨好”,毕竟高度个性化的方案对于品牌的供应链、生产线、渠道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这或许也成为上汽大通连年亏损的一大原因。为什么保时捷等品牌能玩得起定制化,是因为其单车利润足够高,显然上汽大通是做不到的。这也让上汽大通的C2B的个性化定制玩成了形式主义,仅仅成为了一种炒作的资本。

上汽大通“大家”系列只剩下大,一个比一个卖得惨,已名存实亡?

写在最后

事实上,对于上汽大通国内乘用车来说目前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一再推出新品却迟迟未见起色,甚至推一款扑一款,大量的产品却支撑不起销量,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分分钟都有可能被淘汰。虽然目前其商用车以及海外市场可以算得上风生水起,但是乘用车板块的缺失,必然成为其弱点,恐难以支撑其长久的发展。玩不动C2B、又推出新能源品牌,上汽大通还有什么招数可以自救?我们尚未可知,但可以知道的是,留给其的时间实在不多了。

(文/Cc;审/凌云众生)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AGUI看车 1.8万粉丝    7418作品 关注 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汽车自媒体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