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万辆,是特斯拉给今年定下的交付指引量。
要想实现这一跨级的目标,除了积极根据成本调整售价之外,增添更多的车型配置也成了满足更多细分用户的关键手段。
与去年不断地在车型上做减法不同,今年的特斯拉,又开始让自己的车型武器库变得充盈起来。
时间倒转回 2022 年 8 月,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停止接受 Model 3 全轮驱动长续航版的订单,在被问到缘由时,马斯克答到:「订单等待的名单太长了,我们会在产能爬坡之后继续接受这一车型的订单」。
这一等,就是 9 个月。
北京时间昨天,特斯拉在美国官网上悄然恢复了 Model 3 全轮驱动长续航版(下文称 LR AWD)的订购入口,但大家发现,虽然名字和官图都相同,但是车辆的关键配置很明显发生了变化。
全新 Model 3 LR AWD 起价为 47240 美元,最高时速 145 英里/小时(232km/h),0-96km/h 加速 4.2 秒,但与这些参数相比,最引人注目的肯定是它目前标称的续航成绩:325+ 英里(523km+)。
这一个加号,正在暗示着这一版本的实际续航尚未通过 EPA 的标准测试,而与之前的 2022 版车型比,成绩数字也并不一样。
325+ 英里(523 公里)的最长续航,是在使用 Model 3 最标准的 18 寸轮毂的情况下取得的,但即便如此,在于 2022 年款的 358 英里(573km)比,也下降了 50km 的续航,占比约 9.2%。
当升级至 19 寸轮毂时,新版 Model 3 LR AWD 的续航水平下降至 310+ 英里(499km)的水平,同样,和 2022 版 334 英里(534km)比,下降了 35km,占比约 7.2%。
虽然 Model 3 LR AWD 依然是特斯拉产品序列中整合续航和价格两个关键因素之后最超值的车型,但续航参数的变化也让它与一些自家车型之间出现了微妙的重叠。
要知道,当前的 Model 3 Performance 在美国官网上的续航数据是 315 英里(507km),这还是使用 20 寸轮毂的情况下,没有太大道理 LR AWD 车型和它的差距只有这么小。
而更有意思的是,同期在售的 Model Y LR AWD 车重更大,车重更高,但是续航里程反而更长。
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结论,新 Model 3 LR AWD 换装了新的电池。
另一个关键信息也给了我们一些联想的方向,全新 LR AWD 只能得到 3750 美元的美国联邦税收减免,根据目前实行的最新规则,这说明这辆车的电池不符合至少 40% 的电池关键矿物需要在美国(或 FTA 国家)开采或加工以及至少 50% 的电池组件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这两个关键要素。
一开始很多人期盼着它是换装了 4680 电池的希望应该是扑空了,由于目前特斯拉自产的 4680 电池都产自美国,和这一优惠政策对不上。
而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可能也不大,一些车辆专家表示,之前的 Model 3 RWD 标准续航版本上已经装满了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的能量密度下,不太具备给车内再装下更大容量电池的可能。
因此,包括 Troy Teslike 在内的一些特斯拉行业分析者指出,新版 Model 3 LR AWD 应该使用的是 2170 电池,只是供应商来自美国之外。
不过这个问题的谜底不会让我们等待太久,到了 6 月,它就会开始自己的交付。
绕来绕去,一款畅销的特斯拉,永远离不开价格这一关键因素。
全新 Model 3 LR AWD 的起价为 47240 美元,算上 1640 美元的强制性成本,再抵扣联邦税收抵免之后,为 45130 美元。
相比 2022 款的 57990 美元,这几乎有 25% 的售价优势。
但别忘了,其他配置的特斯拉也在降价。
特别是其它美国产特斯拉车型可以得到高达 7500 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的情况下,要知道,现在一辆 Model Y LR AWD 到手只需要 44380 美元,这甚至比这款 Model 3 还要低,而且高概率几年之后出售二手车时的残值还会更高。
因此,我觉得这个配置的出现,其实更多的作用是在让大家更多审视其它配置车型的价值所在。
比如,很高概率喜欢 Model 3 的用户会发现 Performance 车型的差价只有一千多美元,但性能上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而一步到位选择 Performance 这一 Model 3 家族的旗舰车型。
还有很大可能,这些用户会发现其实 Model Y 的车型性价比一下子高了起来,类似同样是今年开发订购的 Model Y 全轮驱动标准续航版,也要便宜几千美元,除了续航略短之外,可以得到更大的空间和更先进的 4680 电池技术。
当然,这一切分析,都可能只是特斯拉官网标错了数字。
就在上个月,特斯拉在加拿大官网上线了 Model Y RWD 车型,结果引发了当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与在售的澳大利亚车型参数相比,加拿大官网的数据显示整车重量增加了 389kg,且最大充电功率达到了 250kW。
结果在大家纷纷猜测电池变化的原因背后,原因只是数字被标错了。
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的积压订单数量都在稳步减少,希望这些加入战场的新车型,能够让特斯拉尽快回到「Waitlist is too long」的状态。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