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分享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工业与消费品检验检测机构处处长王瑞峰参加并讲话,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为活动致辞,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冬昶主持活动。来自汽车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媒体以及消费者代表近4万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
王昆在讲话中表示,维护消费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未来,中消会将继续与中国汽车行业砥砺同行,深入开展健康汽车技术研究,共同推动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的完善,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讲话
王瑞峰在讲话中指出,汽车产业治理体系必须顺应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化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在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规范检验检测等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总局职能作用,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工业与消费品检验检测机构处处长王瑞峰讲话
冯屹指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转型升级,汽车企业应针对消费者健康用车需求,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车内健康水平,切实保障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中汽数据将在中消会的指导下,与相关机构一起,促进汽车产品质量提升,推进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致辞
成果一:《中国汽车行业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为打造权威的健康汽车研究平台,破解消费者选车用车健康疑虑,助力行业技术进步,2022年7月,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的指导下,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牵头发起了“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并于同年9月,发布了《健康汽车技术规则(2022年版)》。以此技术规则为基础,中汽数据对我国汽车行业的车内健康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形成了重要研究成果。本次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从车内健康感知调研和车内健康行业现状两方面开展研究。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秀旭发布《中国汽车行业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中汽数据对在2022年有过车内健康问题投诉的477位用户开展电话调研,用户范围覆盖全国184个城市,调研车型覆盖自主、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等主流汽车品牌。从用户关注点来看,受访用户关注度排名前三的车内健康问题分别为致癌风险、颗粒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从用户关注度高、感受最为直观的车内气味、过敏反应、空气净化、抗菌抑菌以及智能健康配置5个方面,开展深入分析。
(1)车内气味。在车内气味类型方面,受访用户反映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气味类型依次为皮革味、塑料味和橡胶味,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8.7%、38.8%、20.3%,且超过半数的用户认为车内的气味是复合型。在车内气味来源方面,受访用户表示,排名前三的气味来源部位为座椅、仪表板和空调,占比分别为25.7%、14.4%、14.3%,且近一半的用户认为车内气味来源于两个及以上的部件。在车内气味出现时间及场景方面,67.9%的受访用户反馈,购车时车内就已经存在难闻的气味,且超五成的用户反馈车辆在各种工况状态下都会出现异味。在车内气味问题对用户的影响方面,用户认为车内气味对乘客及驾驶者的健康、心情以及驾驶感受影响较大。从气味等级与推荐度的关系看,随着用户对气味等级感知的上升,用户对于该品牌的推荐度将大幅下降。
(2)过敏反应。6.5%的受访用户反馈,曾在车内出现过身体过敏情况,考虑到我国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这个比例也不容忽视。成人、老人、孕妇和儿童都存在过敏情况,且成人占比最高,这可能是因为成人的用车频率较高。
(3)空气净化。“高效空调滤芯”是用户最接受的空气净化方式,在受访用户中占比42.6%,同时,自清洁空调、负离子和等离子净化器等其他空气净化配置,也受到了用户不同程度的关注。
(4)抗菌抑菌。超过四成用户认为定期对车辆清洗消毒即可,但受访用户对于购买具有杀菌功能的车型接受度也比较高。从车主类型来看,新能源车主对于搭载空调杀菌、紫外线杀菌功能的车型更感兴趣。
(5)智能健康配置。用户对于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和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同时远程净化和健康关怀服务也受到了车主的关注。从车主类型来看,新能源车主对健康配置花费接受度更高。从用户获取健康信息来源来看,汽车垂直服务平台是用户获取车辆健康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车企官网,接近三分之一的用户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车辆健康信息。
车内健康行业现状研究中,中汽数据基于《健康汽车技术规则(2022年版)》,面向市场关注度高的28款车型开展研究,结果可代表行业车内健康性能现状。结果显示,在致癌风险方面,常温和高温条件下,28款车型数据均满足要求,表明汽车行业对苯和甲醛的管控效果良好。在VOC八项物质方面,按照健康汽车技术规则指标要求,常温和高温条件下,有两款车型的乙醛指标有待提升。在致敏物质方面,43%的车型符合健康汽车指标要求。在高风险气味污染物方面,25%的车型符合健康汽车指标要求。在典型气味污染物方面,39%的车型符合健康汽车指标要求。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浓度方面,64%的车型符合健康汽车指标要求,28款车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最高浓度达到指标要求的3.5倍,有较高风险。在气味性能方面,21%的车型符合气味客观强度指标要求,常温条件下,有8款车型的气味客观强度不超过3.3级,高温条件下,有6款车型的气味客观强度不超过3.8级。39%的车型符合臭气浓度指标要求,常温条件下,臭气浓度超过20的有4款车,高温条件下,臭气浓度超过20的有17款车。71%车型的符合气味类型指标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气味类型为皮革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车型中出现了鱼腥味、溶剂味和刺激味。所有车型均符合气味愉悦度指标要求,表明此项指标企业管控较好。在主动健康配置方面,满足主动健康指标的车型占比86%。
成果二:首批“中国健康汽车”典型案例发布
依据《健康汽车技术规则(2022年版)》,中汽数据遴选出了首批“中国健康汽车”,分别是:凯迪拉克LYRIQ 后驱长续航尊贵版、上汽大众ID.3 2022款 Pro极智版、博越COOL 智慧型1.5T、领克09 EM-P远航版、蔚来ES7 2022款75kWh。以上五款车型代表了我国车企在车内健康性能方面的优秀水平,来自上述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健康汽车开发方面的先进经验。
首批“中国健康汽车”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材料工程技术总监刘树文分享先进经验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门经理柯胜蓝分享先进经验
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整车性能及测试中心副主任李莉分享先进经验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整车工程部高级工程师张晨珂分享先进经验
成果三:车内健康“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启动
在车内健康领域,有一些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为集合行业力量共同攻克难题,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中汽数据启动了车内健康“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邀请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参与研究工作,为我国健康汽车的技术进步贡献力量。首批技术攻关项目共两项,分别为《甲醛等关键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和《负离子等车内环境治理技术的安全性能研究》。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专家刘伟作报告《车内健康“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方案》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健康汽车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高水平、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未来,中汽数据将在中消会指导下,联合科研机构、汽车上下游企业等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汽车技术研究,促进车内健康水平提升,满足消费者健康出行需求,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smart超级精灵日即将启幕 EHD超级电混首发:每一程,比增程更成
尽管外观备受争议,但凭借着不错的质感以及租电方案不到8万元的起售价,蔚来萤火虫还是获得了相当不错的销量,甚至产能一度告急。
比亚迪天神之眼获超百万用户:安全普惠 + 技术迭代成关键
全球首届豹友大会,方程豹两周年与豹友共绘用户生态新篇章
12分钟充电至80%,岚图发布超混新技术缓解车主“补能焦虑”
越野车市场迎来“iPhone时刻”
我们只在电视里看到身价翻倍,但这样的故事却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
近期,网上发布了2025年1-7月百万级豪车销量榜,从榜单的表现来看,国内的豪车市场仍由传统德系品牌所主导,在前十名车型中,路虎、保时捷
Model Y凭借品牌光环和均衡性能,一直是家庭用户的心头好。但若将目光投向15万级市场,极狐新阿尔法T5 630神行版同样藏着不少惊喜——从抗高温续航到健康座舱,从越级空间到户外拓展能力,堪称暑期自驾游的“全能搭子”,让每一程都轻松又安心。
别再被汽车品牌的 “伪用户盛典” 忽悠了! 8月16日日郑州赛车场,方程豹两周年直接掀翻行业套路——这哪是庆典?分明是 “豹友狂欢炸场现场”! 那些只会摆花架子、念套话的品牌,赶紧来学学!这场 “向前 链接 超越” 的局,从骨子里就写满 “与豹友共同探索每一份热爱” 的狠劲儿......
世上恐怕没有哪种商品的使用环境,比汽车更严苛多变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日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岚图最新发布的岚海智混还有啥亮点?
混动汽车燃油箱真实容量偏差大,燃油箱容积偏差率没有限制吗?
在科技与汽车深度融合的时代,智能化转型如汹涌浪潮席卷整个汽车行业,高阶辅助驾驶技术成为引领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年8月,华为乾崑智驾装机量达成百万里程碑,这一节点标志着中国汽车智能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真11.98万元起的全新途胜L,合资品质和性价比全都给!
7月轿车销量|销冠又双叒叕是星愿?纯电精品小车火爆仍延续
大眼橙拿下TCL华星独家“120Hz高刷屏”,C3系列或重塑1LCD投影新格局
领克900穿越黔西北:一场旅行与性能SUV的完美融合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