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观点丨多少车企过度营销自作自受 迟早让自己无路可走

观点丨多少车企过度营销自作自受 迟早让自己无路可走

车文轩 4浏览 2023-05-24 IP属地: 吉林

郭德纲在采访里如此解析艺术:艺是你的能耐,这是基础,如果连艺都没有,说明你是艺术这行里的混混。所谓的术就是把这个艺卖出去,把艺卖出去,把钱收回来。

这么理解,车企的“艺”就是把车造出来,就是造车能力,“术”就是把车卖出去的能力,也就是营销能力,在如果卖车这方面,各家车企算是绞尽脑汁,甚至过度营销,哗众取宠的来吸引消费者,最后的结局就是让自己无路可走。

这不,最近朋友圈又开始传播一轮海报:是MAZDA CX-50行也,四线跨越珠峰上市会开启发布倒计时的海报。


看到海报,我特别特的想知道,马自达CX-50行也,和珠峰能发生什么关系,是CX-50行也征服了珠峰?从珠峰一向高傲的姿态看,这事不大可能,原来是4路人马最终在海拔超过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会师,这么做的意思是啥?想证明马自达CX-50行也具备了什么其他代步车辆不具备的功能,还是想告诉用户,开马自达CX-50行也来珠峰越野吧,很爽的?

还有一种猜想,借助珠峰的名头蹭流量,证明自己家的车在上山爬坡上的能力超凡脱俗?

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其实,蹭珠峰流量的车企也不止马自达一家,还有一些国产品牌,也愿意拿珠峰做文章,什么跨越、什么征服的,都是玩个文字游戏,来表明自己的车与其他车型的与众不同。

这就是一种过度营销。

首先说,这些车型不是特种车辆,不是专门针对登山而研发的越野车型,而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城市代步车型,或者说得更高大上一些,叫轻越野车型,选购这样车型的用户,这辈子有没有机会遇到像上珠峰这样的地形,这问题太简单了吧。


那车企宣传这种能力到底为了啥?我的理解,过度的宣传节油或者舒适性什么的,会被用户轻易揭穿,而宣传这种用户很难遇到的场景,那就是自己说啥是啥了。

脑补一下这样的包袱:你学过英语么?没学过!那就好办了。

但话说回来,真要是有人感兴趣,车企能保证普通用户开着这样的车型,经过像珠峰那样的极限路况时,车辆以及车上人员的安全性么,如果不能保证,为啥还要做这样的宣传?这不是误导消费者么?

强调自己的城市SUV具有越野性,没问题,但跑到珠峰去强调,有点用力过猛了吧。

还有更有名的事件,车企S用这种城市SUV来跑沙漠,咱不说接近角和离去角的事情,就拿现场说事,实际参加活动的人都看见了,汽车陷进沙海里,干“刨”也无法脱困,最后还得靠救援来解决问题,可这些画面和描述,肯定是不能出现在宣传中的,宣传的片子,都是汽车如何在沙海中纵横驰骋的。


一样的道理,就那车真的适合沙漠越野么?如果用户看了宣传自己跑去沙漠越野,出了问题,厂家是不是有错误引导的责任。

生产一款适合城区道路行驶的车,不丢人,为啥非要搞出点不同的调调,证明这是一辆全能的车,想给用户完美的产品,你就在产品上下功夫,而不是采用过度营销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沙漠、珠峰这些地方都用完了,不知道车企还能用啥地方来证明自己车辆的不俗,这种过度营销就是自作自受,到最后就会导致自己无路可走。

是什么产品,就好好承认自己是谁,消费者没有几个愿意开着自己的车去极限场地,因为都知道,拿着镰刀砍大树,它就不是那样的工具。


分享一个小插曲,教我女儿绘画的老师,听说她的女弟子要去学街舞,就极力地反对,说一个需要内敛,一个需要奔放,小孩子很难在两者之间自由穿梭,搞不好两边就都耽误了。

说得有道理,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矛盾的,越野需要的大马力,和城区需要的低油耗,还有座舱内的品质用料,和我们购车时要求的低价格,都是矛盾体,只能缓解无法解决。所以,在碰到车企过度营销的时候,用户也只能擦亮眼睛,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别人家说啥就信啥,花10多万,还以为能买到了百万级豪车,有那个便宜,车企自己捡,还轮得到你。

你还知道哪些过度营销的案例,咱们在近期盘一盘?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文轩 1163粉丝    1588作品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6年,专注汽车行业的一群自媒体人!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