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厉害了,电动汽车可以无线充电,边走边充了?

厉害了,电动汽车可以无线充电,边走边充了?

电动湃 5626浏览 2023-06-26 IP属地: 上海

无线充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日常用的智能手机、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小功率设备都已实现“无线充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如果汽车也可以无线充电,即停即充,甚至边跑边充,这样不就解决了电动车现在的一大痛点?

其实,关于电动车无线充电的技术,确实已经存在了,我们一同探个究竟。

国外很多车企早已开始了车辆无线充电的技术探索,像是BBA、特斯拉都在2017-2018年左右宣布了自家的无线充电规划。

日系车甚至更早一些,丰田、日产、本田等在2010年左右便开始了无线充电的技术研究,目前主要在样车上配置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展示。

就是近日,工信部印发《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中有2个关键信息备受关注,一是将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功率上限提高至80W(目前多数为30W),二是该管理规定也适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

很多人说,电动汽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无线充电这项技术虽然并不新鲜了,但仍然是各类电子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

学术一点来说,无线充电就是指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又叫无线电能传输或者无线能量传输,主要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射频、微波、激光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

当前,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主要是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

电磁感应式,指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对附近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随之产生电流,这就是我们初中课本上学到的“电磁感应”。

磁共振式,则是发生端能量遇到共振频率相同的接收端,由共振效应进行电能传输。

简单来说,在停车位上设置初级发电线圈并让线圈通上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磁场,即谐振磁场,当装有接收线圈的车辆停到该位置上时,车辆就会接收到能量从而实现电量转移。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一般用在固定车位上,在车辆长时间停放的状态下进行充电。这也是目前有可能大规模量产的方案。

而磁共振式,指的是在移动中为车辆充电,前提是要对道路设施进行大规模升级,所以成本就相当高了。

广西电网前几年与当地公交公司合作,计划打造了一条无线充电公路,使公交车在公路上行驶“边走边充”,但最终公路造价花费几十亿元人民币,成本高昂,效率又不够高,最终不了了之。

2021年,在江苏同里新能源小镇示范区内,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缓缓行进在“三合一”电子公路上。据了解,这种电子公路,集无人驾驶、路面光伏发电、路下无线充电三项功能于一体,在公路表面铺设新型透明混凝土柔性材料,这里的无人驾驶的公共巴士也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并全部依靠太阳能供电。

汽车无线充电的概念并不新颖,但由于标准、成本、效率等问题,始终没有真正商业化落地。

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该充电方式减少了用户插拔充电枪等操作,可以改善充电体验,还可以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向电网放电,在夏冬季、节假日等用电高峰时段提供电力保障。

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群介绍,无线充电能效基本和有线充电接近,而且无线充放电系统,同样支持快充、慢充等不同需求,以及和多种车型的智能适配。

在吉林长春,一款无线充电汽车已经实现商业化量产,并且车辆可以在泊车充电中实现全程无人化,车辆停止后自动进入充电状态。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机械臂正在模拟异物进入车底的情况,在测试中,当无线充电汽车检测到异物进入车底时,电池就会自动停止充电。

电动车无线充电要考虑到环境、距离,还要考虑辐射范围等多种因素,如暴雪、雷雨等恶劣天气该怎么办,又如居高不下的造价成本问题,都需要继续研究解决方案。

发展的道路必定是曲折的,但马克思他老人家说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相关的配套及补能措施都将会跟随升级。

终有一天,可以达到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出行模式,为智能驾驶搭配自动泊车和无线充电。

真正实现出行全过程智能化、规模化的无线充电也就不远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23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