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后,二季度形势明显好转,整体保持稳健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1312.27万辆,同比增长8.84%。其中,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和中国品牌乘用车成为市场的三大亮点。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
2023年上半年,中国发展新能源企业汽车行业产销分别进行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可以增长42.4%和44.1%,市场资源占有率已经达到28.3%。6月份,新能源发展汽车企业产销数据分别进行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可以增长32.8%和35.2%,市场资源占有率已经达到30.7%。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推动。一方面,政策引导仍在持续发挥作用。国补虽然退出,但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在需求端提供了激励;双积分政策收紧,在供给端加快了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产品力和消费者偏好也在不断提升。随着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的发挥,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下降,驾驶体验、用车成本等产品因素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机。此外,市场竞争也在促进产品价值的快速改善。2022年中国经济市场上不仅仅在售纯电动汽车车型发展就有超280款,2023-2025年料将迎来更密集的产品进行投放。
德勤汽车行业2023趋势及展望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渗透率大概率不会进行快速进入一个平台期,而是有望得到进一步稳步提升,到2025年超过40%。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市场进行结构也由“哑铃”型逐步转变为 “纺锤”型。从价格范围来看,10-20万元已经取代0-10万元成为销售范围最大的产品,占销售额的44% 。德勤认为,主流文化市场和高端产品市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场的主要新增来源。
汽车出口逆势高增长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汽车出口202.3193亿辆(193.1271辆) ,出口增速继续保持在75% 的强劲水平。海关进行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1-5月 汽车企业出口贸易金额2667.8亿元 (出口产品金额83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8%)。从出口市场均价来看,逐年不断提升。2021年出口市场均价是1.6万美元,2022年汽车企业出口产品均价1.8万美元,2023年上升到2.0万美元(含商用车发展得出的均价)。
出口驱动力仍然是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和在欧美市场的突破。这也是在俄乌危机下,中国汽车取代了国际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了出口增量。出口企业总量中,83%是乘用车,14%是各类大型货车,2%是大中城市轻型动力客车,1%是特种车。2023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75,346辆,占出口总额的34.99% 。其中包括乘用车新能源650489辆,占比新能源企业汽车产品出口95%。
从整体发展出口市场区域看,欧洲占出口企业总量193万辆的39%,亚洲占出口贸易总量的32%,北美洲占出口经济总量的12%(含墨西哥),中南以及美洲占出口产品总量的8%(不含美国墨西哥),澳新占出口业务总量的6%,非洲占出口商品总量的4%。从单一一个国家发展地区经济市场看,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转口美国贸易)、澳大利亚、英国、沙特 是中国传统汽车企业出口产品总量的TOP5,出口量增长分别为287466辆、158268辆、119904辆、10991辆、90025辆和87232辆。从单个国家来看,该地区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出口市场(675,346)、比利时(转口贸易)、英国、泰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位居前5位,出口分别为113,627,69,985,66,321,43,974,39,974和37,851。
德勤预测,2023年我国传统汽车企业出口仍将保持一个强劲,逆势增长。过去两年,中国车企纷纷提升企业海外公司业务的战略发展地位,加大教育资源管理投入,加快出海步伐,随着在海外的品牌文化培育、渠道搭建、模式不断创新及产品信息技术打磨,中国车企明年有望进一步学习提升海外认可度,抢占全球金融市场份额。德勤认为,总量增速放缓、产品进行结构不断调整将是近期出口服务贸易的主要通过特征。新能源汽车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中国品牌乘用车稳定发展
202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476.2万辆,同比增长9.7%,市场占有率稳定在50%以上。其中,比亚迪、长安和吉利分别以103.6万台、59.8万台和56.1万台的零售销售量位居前三甲。中国品牌乘用车在继续保持传统优势领域(如SUV)的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展现了强劲实力。
中国品牌乘用车之所以能够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力不断提高。中国品牌乘用车在设计、技术、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品牌乘用车在电动化、
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成果,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三是品牌力不断提升。中国品牌乘用车在海内外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四是市场布局不断优化。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不断深耕,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行业展望
2023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通胀居高不下、能源危机、环境问题、芯片短缺等,这些都可能对汽车需求和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随着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性、产品的多样化与创新性、消费者的理性化与个性化、市场的成熟化与规范化,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德勤认为,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汽车企业应将重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打造“两化”与“三链”,重塑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二是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深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破欧美等核心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三是提升产品力和消费体验,投入使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服务于关键信息产品结构特征的技术创新研发,直联用户,创造整个渠道的无缝体验,实现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运作,提高品牌忠诚度,实现客户价值的转化。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